最低限额。
不出半年,她就将她的连锁店开到了乡,为了成立自己的连锁网,她一个小小的女子竟是四处网络人才。
当然,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只买死契的人,换言之,要想跟着她干,就必须要卖身给她。
湘湘美食的名声打出去之后,就有源源不断的人送到她这边。
大多数都是家里人口多的贫困人家,由于她给的银子多,大家伙都乐意直接送到她这里供她挑选。
当然,还有一些乞丐啊、残疾退伍兵。
总之,只要你不是懒惰成性、品行不佳的人,她都能将他们安顿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就这样,她的团队在不断的扩大。
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是镇、乡、还是县,她都会将自己的团队带过来实地考察,亲自监工开铺子,装修,安排合适的人驻扎此地。
等她将这个县所有镇子都开上了自己的湘湘美食之后,就会带着人前往这个县隶属于的道,等将道内的所有县都遍布网点后,就会去府城,府城之后就是州,州之后就是省,最后才是权利中心京城。
当然,这个目标太遥远,可能要花费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幸而她还年轻,能跑的起。
她能跑得起,老两口就未必了,是以在他们的发家地翟镇的一切都步入正轨之后,她就让铺子里的人照顾老两口,而她则带着自己的闺女一边网络人才,一边游山玩水。
------------
第129章 湘湘美食满天下(19)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她的两个闺女打小就跟着她到处走,甚至还跟着学了不少武功,即使没上过一天学,学识却一点也不比那些大家闺秀差,由于她网络到的人才太多,那些好的人才,比如绣娘、女师傅、琴师都会被她留在身边。
时间长了,就都成了她的仆人,一方面教导自己的孩子,一方面还能教出更多的人才出来。
金字塔式的经营方式,让湘湘美食迅速的火遍整个天照国。
当然这期间,关于木炎的消息也时常的送到她手里,全国各地都有她的网点,他只要写上一封信,就会有专人送到她的手里。
开始她是没打算和这个精明的男人有任何牵扯的,但没想到他倒是个知恩图报的,在他考上举人之后就回家认了自己的父母为义父义母,美其名曰是自己明面上的义兄,实际上这人只不过不习惯没有家的感觉罢了。
因为有着这一层的关系,李湘湘也不小气,就内部宣布了他的身份,是以大家伙对他都十分的尊敬、客气。
她花了三年时间让天照国所有的县级乡镇都开起了她的湘湘美食,而木炎也不含糊,三年时间过去,成了举人。
又一个三年过去,她的湘湘美食开遍了整个道,木炎竟然考上了贡士,这下他们李家彻底扬名天下了,父母也跟着沾了他的光,被县令大人奉为金疙瘩不说,翟镇村的男孩,不管你条件有多差,都能有女孩儿排着队嫁,女孩儿更是夸张,从出生开始,就开始有人排队预定了
至于他们李家已经八岁的李婉兮和李婉清,那就更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
不过对于两个孙女的婚事,老两口一点也不担心,她们有做贡士的舅舅,有做亲娘的富婆,还愁找不到婆家
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这老闺女,转眼六七年过去,他们的闺女已经二十四岁了,虽然这些年东奔西走,她瘦到了一百三十斤,可对比这个时代的女子来说,她还是属于丰韵型的,唯一让他们欣慰的是,这姑娘瘦下来之后,是真的好看了不少,难怪俩闺女长得那么秀气,合着也有他们李家的血缘在呢
原本他们不想认木炎为义子,就是希望他们俩能结为夫妇,如此一来,李家也算是有后了。
可两个人对彼此都没啥感觉不说,还天南海北各据一方,这样的情况下,能擦出火花才怪了。
最后,老两口也没放弃,只承认木炎是口头上的义子,没有想着入他们家族谱,就是入了,也得是以女婿的身份。
对于老两口的坚持,其实湘湘和木炎俩人都知道,无奈俩人都忙啊,忙着完成任务,也忙着报仇。
是的,就是报仇,李湘湘之所以这么努力,宁愿费事不走来钱快的酒楼,而只选择这种连锁的小店,为的就是积攒绝对的人气和人力资源,为将来复仇埋下最深的一笔。
七年过去,她从一个人见人嫌的胖子,变成了有点姿色的丰韵贵妇人,又从名不经传的翟镇镇,走过道,到了府城,这期间的艰辛,怕是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一个人舔舐疗伤。
------------
第130章 湘湘美食满天下(20)
好在木炎的加入,加快了她的复仇计划,有他这么个未来的大官运筹帷幄,以及他的金钱辅助,很快就找到了权贵能走到今日的一些蛛丝马迹。
然而,越接近事情的真相,木炎和李想越觉得不可思议。
当时她就怀疑过这个权贵是怎样考上状元的,毕竟记忆中的那个权贵,并不算勤奋好学之人。
尤其他的学识只能算是一般,根本就没有可能考得上状元。
可是真相一来,才发现这内里的肮脏和可怕,以及对于权家人的呵呵,讽刺。
事情的真相很简单,也很老套,权贵早在考举人的途中,就被人掉包了,直挺挺去考试甚至走到今天的,是右相之子,虽然是个才子,但又色的很,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不知天高地厚的调戏皇帝的妃子,被告状之后,被皇帝直接下令处斩,但这是右相唯一的嫡子,他怎么能舍得
正好本家的一个人在当初权贵所在的书院读书,发现这个权贵和右相之子有点像,如果再易容乔装一番,基本上就能蒙混过关了,事情传到右相耳里,他立即就布置了下去。
于是,那个嫌弃糟糠之妻的权贵就这么被当做右相之子的替罪羊被人灌了哑药送到了天牢,被当众处斩了。
这次教训太深刻,又有自己老爹的耳提面命,右相之子不敢再吊儿郎当下去,好好的做了孝子和学子,走上了科举之路。
即使中间有回家的机会,也被他以学习为由拒绝了,所以这么些年下来,他的一些细微变化,大家伙都还以为是考上秀才、举人之后骄傲自负的一些表现,就连大手花钱的毛病,也想着是不是李家惯出来的。
他们哪里知道,李家支持的那点钱,根本就不够这货塞牙缝的,大部分的钱还是他爹给资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