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间空出来,有货就去铺,没货还得在空间老实种地的好。
那媛见李想答应了,非常高兴,于是第二天上午,她们祖孙三代一起骑车上学去了。
那媛上午有两节大课,直接就把李想领进了教室,大家看到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站在讲台旁边,都是一脸惊讶,暗自猜测她的身份。
因为今天要当小老师,所以李想提前打扮了一下,她没有梳时下流行的蝲蝲蛄辫子,而是干净利索且没有任何发饰的完成了她最钟爱的丸子头。
而后穿上合体的白衬衣黑裤子老北京牌儿的黑布鞋,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带色儿的装饰品,看起来既朴实又干净,让人一看就稀罕。
等所有人都到了阶梯教室,李华也在其中,她的室友一眼就认出了台上的小女孩儿。
“呀,李华,那不是你闺女吗?咋跟那老师站在一起?”
李华神秘的朝她们笑笑:“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好了,现在开始点名,今天由我的小助手代替我点名,喊到的同学请起立。”
被点名的李想端着明朗俏皮的笑容拿着点名册上了讲台,全程用英语做了一长溜的自我介绍,完后开始用标准的伦敦腔点华国人的人名,这么有趣的点名还是第一次,所以大家一时之间有些反应不及。
可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个个的全都被李想流利的英语口语所惊.艳。
就连李华本人,也因为太久没有听到女儿的英语,有一点点的陌生,她甚至感觉,她的口语比以前更好,更流利了。
这是必然的反应,毕竟丽莎和李莎两世,都在美国留的学,不管是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她都能完美的消化并转化为华国人能够听懂的方式转述出来。
李想虽然是助教,可那媛却将这一节课全权交给了李想,而她也想摸清楚这些学生在什么程度,于是就从最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
也不需要全部的人都介绍一遍,毕竟人太多,时间不够,于是她就照着点名册点名,点到名字的要站起来介绍自己,而后根据他们的发音以及语法进行了解和指导。
在这个过程里,五花八门的口语口音让李想意识到,他们的英语水平,还不如八.九十年代的初中生,2010后的小学生,想要在大学四年里达到口语四级的水平,真不是一般的困难。
大概那媛也是因为这个,才想到把她领过来当助教。
其实这也不怪他们基础差,最主要还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和无奈,好在如今的形势会越来越好,日后他们的成长空间还将有所提升。
一节课过得很快,她在口语介绍的过程中,分阶段的讲了他们的错误语法和发音,俗话说的好,一开口就知有没有,她好听的英语发音,立时收获了不少的粉丝,哪怕是下了课大家也不舍得走,好学的请教。
其中问的最多的就是,“小李老师,你的口语怎么能说的这么好,为什么我们怎么练都觉得味道怪怪的呢?”
李想就说她是跟着收音机学的,但这些学生里,有听过收音机上的英语朗读,他们总觉得,那些人的发音还不如李想的好听,标准。
那媛适时的打断他们:“因为你们缺少语言练习的环境,想要口语好,就得敢开口,什么时候你们敢到公园里大声朗读了,什么时候你们在我的课堂上只用英语说话交流了,你们的口语就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不要羡慕别人,因为别人也是努力之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她才十三岁,你们总不能被她比过吧?”
有男同学自暴自弃的哭丧着脸:“那老师,我们就算一天二十个小时说英语,也比不上她啊,这小李老师简直就是语言天才啊,她是说的真的好,比您的口语都标准。”
话音一落,察觉到不对,想要补救,那媛却是笑着摆手说。
“没事没事,你不用解释,你说的是事实,所以我现在也打算跟你们的小李老师从头开始学,努力提高自己,今天起,到期末,她每天上午会过来帮我,你们抓住这次难能可贵的机会,过了这村儿可就没这店儿了哦!”
喜欢重生娇妻有灵田重生娇妻有灵田。
------------
【838】空间规则
接连两节课上下来,李想简直就成了学生眼里的小天才,对她更是崇拜的不行。
尤其她不但能调动课堂气氛,还会用英语对他们做各种各样的辅助练习,那标准的伦敦腔只要一开口,就会惹得同学们注意力百倍的竖起耳朵听,听的过程中还会自我做对比,看看自己的发音到底是哪里存在差异。
因为人气太高,同学们甚至积极主动的要求她加课,可是却被小李想拒绝了。
“对不起啊各位同学们,我下午和晚上都有事,只能上午过来,在这里给大家道个歉,总而言之记住一句话,口语需要联系,不要害怕开口,也不要怕别人嘲笑你,勇于开口才能说好,记住了!”
等李想迫不及待的从阶梯教室里跑出来,才想起自己没有给外婆和妈妈打招呼,她一想到那么多人挤着,头都要大了,于是也顾不上打招呼了,先一步的走去了自行车棚区。
出了学校的大门,她拿着杜涛先前给自己积攒的,还有她手头本来就有的,大概一千多斤的酒票,在北京城的各大供销社里转悠采买。
只买好酒,比如西凤酒,五粮液,茅台,这个时候的价格在六七元一斤上下浮动,北京城多大啊,她也不嫌麻烦,反正有自行车,有票,基本上一个地方买一箱,是的,你没看错,就是一箱。
要不说这钱和票不经花呢,你挣着难,可是花着却是相当容易,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她骑着自行车转遍了北京城大大小小的供销社、商场,将一千二百多斤的酒票全部花光光了。
一千二百斤,按照每斤七块钱来算,她花了八千四百多块钱。
酒票没了,酒就买不了了,只能后续慢慢挣了,空间里加上她以前几世屯下来的酒,70-90年代的,大概有上万斤,五六十年代的最少,七八十年代的一般,八.九十年代的则最多。
比起后世的收藏价值,当然是五六十年代的最佳,可惜这个年代的最不好找,哪怕是他们黑市收上来的,也不过一二十斤。
要说这个年代什么最具收藏价值,应该就只有酒了。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五点多,她这边刚进门,李招娣就抱着自己的儿子黑娃过来,上来就给她跪下了,“哎呀,你这是干啥啊,赶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