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9 章(1 / 1)

快穿之娇妻有灵田 云沐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果果你误会了,我是觉得,他落得今的下场,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兰果深吸一口气,“误会什么误会,他就是懒得,你还想给他找借口?如果我是你,是绝对不会回头的,好马还不吃回头草呢,如果娘执意要回去,那你可以下去,不过,你将来可不要去后悔。”

兰茵最终下车找了几个人把他拖到医馆,本想花点钱治治,谁曾想大夫却说。

“这个人不行了,五脏六腑都已经破裂,救不了了,这位夫人心善,还是不要花这些冤枉钱了。”

一听此人没救了,兰茵傻了眼,正好这个时候马德醒了过来,看到站在他面前的人,他恍惚间以为见到了自己的娘子。

他痴痴的笑了:“真好,我家娘子来接我了,我家娘子来接我了,茵茵,对不起,莲儿,爹对不起你,放心,我马上就来陪你们,再等我一下,就一下下。”

三天之后,城外乱葬岗,母女三人跪在一个新坟头面前,眼睛红肿。

“果果,我没想到,他这些年都在找我们,呜呜,他竟然在找我们,找的人都绝望了,才一次又一次的干出那等傻事,就是想临死前吃个痛痛快快的饱饭,可是这些年,竟然没有一次实现,他的体早就被打的伤了根本,他知道自己活不久了,所以索破罐子破摔了,”

“以前他,”兰果的询问,兰茵垂泪摇头,“之前婆婆霸道,可是我们夫妻俩本没有多大的问题,他也还算能干点活,虽然有时候会偷耍滑,懒一点,但你说到他头上,也会听,那年灾荒,他以为官兵带我们走是治病,根本就没想到是杀了我们,后来他知道找过去,还扒了坟,却始终没找到我们的尸体,所以他理所当然的认为我们可能还没死,颠沛流离之中婆婆得病死之后,他的希望一点点破灭,整个人也废了……”

------------

第600章 流落民间的真凤凰(28)

真没想到,事实的真相竟会是这样,她还以为这个人从开始到现在都是个渣呢!

原来他也记得,自己曾是个父亲。

本想着在自家山头上给他寻个风水宝地,将来迁坟,不想兰茵却拒绝了。

“不用了,人死如灯灭,到哪儿也是一把黄土,即便他有这样那样的难和苦,他抛弃我们是事实,孩子们已经改姓,姓兰不姓马,把他安葬在这里,逢年过节来上柱香,烧点纸,已经报答了他的生养之恩了……,”

兰茵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很清楚马德落到今下场,和他的懒惰分不开关系,纵然他有再多的理由,也改变不了他因懒惰而沦为乞丐的事实。

如果他一心寻找她们,真正的把她们母女放在心上,一定会好好的干,努力的干,怎么可能会让自己沦落到这个下场?

说好听点儿是为了她们,实际上还不是自己把自己给作没了?

夫妻多年,她还能不了解他是个什么德行?

所以他临死前的话,她听听转述给孩子们,意在美化点他在孩子们面前的形象,免得她们长大知道自己的爹死在懒惰上面,说出去落了脸面。

至于她这儿,呵呵,到底有了疙瘩。

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化掉,但是现在疙瘩还在,没那么容易就淡忘。

当然,兰茵的这个想法,也一并瞒了兰果,兰果不认识以前的马德,自然兰茵说什么就是什么。

是以,在孩子们面前美化前夫哥的形象,是包括兰果在内的仨孩子。

处理完马德的后事,关门五天的会宾楼再度开门营业,很快夏去秋来。

进入秋季之后,会宾楼又推出了新的菜系。

面,各种各样的面,比如重庆的小面,河南烩面,兰州拉面,武汉干面,北京炸酱面等等。

除了面食,还有冒菜,不过冒菜已经不算是主流菜,而成了面食的搭配菜。

品种的多样化,预示着她们家的小店逐渐形成规模,因为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平民路线,是以卖得都是这些底层吃食,也不是没人问她们家为什么没有炒菜,但兰果觉得目前她们的人数和能力,已经达到了上限。

换言之,塘县的会宾楼,后就会朝着面食和冒菜方向发展,不会再开辟出新的菜系。

年底算账,面食自然不如冒菜赚钱,所以大半年下来,她们净利润达到了三千多两。

不管是十字绣还是苏绣,也卖出了不少,积攒下来也有一千两银子。

这还是酒楼找了人之后,兰茵和兰草还有她有了时间,才能抽空去绣,如果不是时间紧,只怕单是绣品这一路,走的也很顺畅。

6月小麦收获,亩产竟只有几百斤,平均下来五百来斤已经算是丰收了,可怕的古代收成,难怪老百姓总是吃不饱。

她种了七十亩的小麦,收获三万多斤,扣除税收,也就剩下两万多斤。

麦收之后开始整理田地,之后她就将空间里的玉米种和已经发芽的红薯苗挪出来。

三十亩种红薯,四十亩种玉米。

大棚蔬菜经过这半年的摸索已经初具规模,当季菜会比外面提前一个月收获,反季菜经过她灵泉水的养殖也收效显著,但收获的蔬菜她都没有卖,留着冬天做冒菜的食材。

一家人忙忙碌碌的过的倒也充实,时间一晃五年过去。

十三岁的兰果已经出落得漂亮动人,这张脸长得太招摇,她不得不终以男装示人,甚至不惜在脸上贴了一块儿粉红色的胎记丑化容貌,只为屏蔽掉那些碍眼的眼神儿。

这五年,兰果不但在塘县站稳了脚跟,就连东海那边也置办了产业。

塘县这边赚的钱,基本上都投入到了东海造船。

五年下来,前后也赚了叁万两银子,但这些银子她们大部分都造船用了。

好在这些钱没有白花费,看着眼前气派的大船,她打心眼里高兴。

于是从十三岁这年年初开始,兰果就坐上她的船,领着二十多名船员,每两个月往返一趟的运送海鲜到内陆销售。

不过三个月就打开了市场,而能让她这么快这么稳的就抓住机遇,多半是因为她家的海鲜比别人家的新鲜。

别人家的海鲜哪怕是大夏天,到了目的地起码得死一半儿,可是她家的呢,因为仓底有活动的海水每灌入输出,即便没有灵泉水和空间,也能保持海鲜的鲜度,是以总是刚到岸,就能抢购一空。

一般出海一次,成本在千两左右,但是到达目的地,价格就会翻翻,换言之,她这一趟走下来,扣除人工和其他开支,能赚两千两银子。

当然,这是摆在明面上的,因为她的船只能运送这么多海鲜。

但她空间大啊,所以每次出海,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