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4 章(1 / 1)

快穿之娇妻有灵田 云沐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摸着天亮之前这煤就烧完了,届时你用这个铁钩子把盖子拉开,然后用铁夹子把下面燃烧完的,没有红色和黑色的煤换掉,红色的在下面,燃烧一半的在中间,最上面放黑色,就像这样,这样子换,明白吗?”

“你不在这儿睡啊,这屋暖和,你也睡在这边吧?”

“不了,我不怕冷,花儿别给她捂的太严,当心憋气。”

“还有,一定要密封好,要不然容易煤气中毒。”

兰茵一听,有些紧张,将步骤再重复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大问题,才放兰果走。

兰果再回房间时,直接进空间睡去了,她不是不怕冷,她也怕冷的,不过她有空间,就没必要和她们挤在一起了。

空间的时间流逝的慢,兰果自然睡醒时,外面还黑乎乎的,看不见,依稀能够听到雪还在下。

她即刻起来准备食材。

首先就是做豆腐,原本她想直接买外面的,可是这天寒地冻的上哪儿买?

而且除了豆腐,她还想要豆腐皮、豆干儿、豆筋儿,到卖豆腐那儿还得细说半天,干脆自己做。

做豆腐可不是件容易事,要是搁在外面,更难,即使她力气大,所要花费的时间也很多。

但是空间有电动的机器啊,全的,根本就不需要她费那么大劲儿。

仔细阅读了说明书,打开发电机,将昨天泡好的豆子按照比例一股脑的倒进机器里,开始磨豆浆……

打磨豆子的时候,她将地里的白菜、萝卜、青菜、土豆、鸡、鸭、鸡血、猪血、牛、各种干货、丸等等等,该清洗的清洗,该切片的切片,最后的最后,才分门别类的拿竹签子串起来,按照食材的类别摆放到大盆里。

当然,弄这些的时候,会根据机器的提示音儿去摆弄豆腐的制作过程。

基本上那些食材准备妥当,老豆腐也做好了。

第一锅一共做了六板,也就是一百二十斤的老豆腐,留下三板,剩余的三板她拿到空间外,放在雪地里等它自然上冻,这就是特色冻豆腐。

传统的老豆腐就是泡豆、磨豆浆、加水稀释、过滤、煮豆浆、点浆、压板成型、取下模板等八步。

而加水的目的就是稀释,以便获得原始豆浆,分离出豆渣。

过滤呢,就是把豆渣和豆浆分离。

煮豆浆是把豆浆煮开,用于点浆。

点浆则是加入石膏,使豆浆凝结。

压板成型就明白多了,直接将放置好的豆脑放入木质模子中,压出水分,做出豆腐,而后取下模板,豆腐就做好了。

水豆腐就是加水多一点,比老豆腐更简单。

第二锅浆汁儿她压缩成了豆腐皮。

豆腐皮是用豆浆点卤后,在棉布分层里,压榨出的豆腐模皮,双面有布纹。

它的制作方法和豆腐之前的工序一样,后面的就是点脑,打脑,泼皮,压榨,脱布,就是成品了。

点脑是很关键的,点脑的水平决定豆皮的质量,口感。

这些步骤和比例,她早就很熟练了,只不过以前都是传统工艺,而这次用的是机器,快是快了,可是比例还没掌握好,需要时间的调控,但是用于吃是绝对没问题的,毕竟是用灵泉水做出来的,口感怎么可能会差?

这一锅豆浆,她压榨出了三十多斤的豆腐皮,这个应该不老够,等今天白天有空了,她得多做一点。

第三锅她做成了腐竹,腐竹是将豆浆加煮沸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挑出后下垂成枝条状,再经干燥而成。其形类似竹枝状,所以称为腐竹。

《本草纲目》上说,颜色越浅的腐竹,营养价值越高。

不过后世老百姓买到的腐竹纯天然的几乎没有,都是加了各种食品添加剂的。

连歆有一个同学家做过腐竹,结果纯天然的颜色不怎么好看,豆制品嘛发黄发暗,所以反而没有那些光鲜亮丽的,经过各种添加剂调制出来的卖得好,久而久之,商贩们也根据大众需求,去添加各种防腐剂、食用胶啊什么的食品添加剂进去,就这样的腐竹,她空间也有很多。

所以有时候也不能说那些商贩无良,大多数都是顺应潮流诞生出来的。

在晾晒腐竹的时候,她先将空间里的存货,那种成袋子的腐竹找出来,一节一节的掰好,回头等需要了再浸泡。

除了腐竹,她还拿出了粉丝、方便面、粉条、土豆粉等等吃火锅的必需品。

空间地里她用菌丝发出来的各种蘑菇,也摘出来几大盆,清洗干净后,手动撕扯成大块儿,放入盆里待用。

这些菌类基本上都是现代常见的菌类,比如平菇、金针菇、香菇等等。

忙活了整整一天,空间外终于天微微亮,兰果赶紧将所有食材摆放整齐,出了空间。

兰茵已经醒了,她发现这炉子非常好用后,直接搁了个砂锅在上面,熬了一锅粘稠细腻的白粥。

在烧水的时候煮了四个白水蛋。

兰果则拿出一个白瓷盆,将从空间弄出来的紫苏叶切丝,倒入盆里,加入面粉,鸡蛋,搅和成糊状。

平底锅烧油,加入糊糊,鸡蛋饼就一张张的烙好了。

白粥的配菜则是她腌制的海带丝。

如此,营养又美味的早餐,就做好啦!

------------

第584章 流落民间的真凤凰(12)

一家人洗漱之后,都围坐在暖炉前,兰茵给每个孩子都盛了饭后,对着兰果说。

“你那个锅好神奇,居然不沾油也不沾面糊,看起来很好用的样子。”

兰果接过白粥,呼噜噜的喝了一口,软糯的口感让她瞬间眯起了眼睛:“真好喝。那就叫不粘锅。”

“就是有点小了。不过我瞧着做煎饼倒是刚刚好。”

“那可不,不光是煎饼,煎鸡蛋,煎香肠,煎炸烹调都很好使,娘喜欢的话,正好冬天咱们生了炉子,以后就在这煮饭吧,炒菜的话去外面厨房里炒,这里面就熬粥煮饭,要不然哪儿都是油烟味儿,对妹妹也不好。”

兰果考虑的周到,兰茵一点也不用心,想到昨晚睡觉暖烘烘的,对她就越发的感激。

“啊,对了,你在炉子里放的东西是什么,黑乎乎的,闻起来好香。”

兰果头一懵,赶紧那铁钩将里面的六个红薯捞了出来,不过因为烤的时间太长,外面都焦了,好在揭掉皮倒是不影响吃。

“姐姐,好香啊,这是什么,是吃的吗?”

兰果愣了一瞬,呆呆的看着手里的红薯,“你们不认识?”

兰茵也有些呆,难道她们该认识?

兰果顿悟,合着这是个没有红薯的朝代?

而后她拿出玉米,“那这个呢?”

“姐姐好笨啊,咱们不是吃过,你说这叫玉米。”

兰果一脸黑线,“我是说,我没告诉你们之前,你们见过这东西吗?”

兰草摇头,兰茵也摇头,一岁多的兰花在兰茵怀里兴奋的拍着小手,嗷嗷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