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章(1 / 1)

丑女芳华 阿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老姐姐,要不然我们在李子沟的地头上,只怕只有忍气吞声的份了。不过,害的老姐姐这么和人打了一架,身上有什么不好受的地方没?”

“没,没有,”菊大娘看了眼逐渐散去的众人,抿着嘴笑了,带上与她这个年纪部大相符的得意,轻松说道,“我早就看那个李明化家的不顺眼了,不但是我,村里不少人也有这个心思,今天趁着这个机会,我正好可以冲上去大大方方的锤她一顿,也让那些心里憋着气的人趁机过过手瘾。这么多人呢,我还能吃了亏不成?再说了,那李明化家的这几年养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扶的,就我一个人也吃不了亏。”

菊大娘说着,抿着嘴再次笑了起来。

娘听着菊大娘的话,再想着方才那些急着凑上去拉偏架的媳妇婆子们,她也跟着笑了,顿了一下,才又带着担忧的继续说道,“话虽这样说,李明化家毕竟是李子沟的大户,又在县城里做着生意,老姐姐为了咱们的事挑了这个头,将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担心,……”

“有什么好担心的,”菊大娘抬手拍了拍娘的手背,“她要是真有那么大的气性,他们母子当场就发作了。要不是她自家的儿子都觉得她理亏,能这么含含糊糊的算了么?要认真说起来啊,李明化家这当娘的不咋地,她儿子却也不是那不说理的,要不然他们家的生意也不会这几年越做越好了啊。老妹妹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着呢。”

菊大娘话音刚落,身边就响起了一个闷声闷气的闷哼声,“哼,这样的娘,能养出多好的儿子来啊,他,他今天不过是怕了咱们人多罢了。不过,要是他敢秋后算账,咱们家三兄弟呢,还能跑了他?!”

在场的人都是一愣,李永拴向来是个闷葫芦,除了大山投了脾气在一块有说有笑的之外,在别人面前可向来是寡言少语的,更别说当着云芳等人的面这么发狠的数落李锦容了。

菊大娘首先反应了过来,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连着说着,“好,好,好,三儿这话说的好,他李明化就是比咱们银钱多罢了,他一不是里正,二不是乡老的,咱们可不怕他,我可是有三个儿子呢。”

看着菊大娘兴高彩烈的说着李明化家的事情,仿佛他不是这十里八村里最富裕的人家,只不过比一般人家稍微富裕一点的样子,娘知道菊大娘这是在安自己的心呢,她满是感激的反手拍了拍菊大娘的手背,却也没再说出了什么担心的话来。

把菊大娘送回家了,天色就有些渐渐的暗了下来了,菊大娘也不再虚挽留了,她催促着云芳一家人上了马车,还是让李永栓和大山坐在车辕上赶车,马车稳稳的驶出了李子沟。

一路上有些沉闷,只有小石头看着气氛尴尬,不时的凑上几句的趣,不至于让气氛完全的冷了。

待到回到松坡屯,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大山担心天黑路上不好走,执意的要留李永栓歇息一晚再走。看得出里,菊大娘替蓝家出头和李锦容家打了这一架,对大山的触动很大,虽然他的话少了,可是待李永栓的情分却更重了。

第二天,吃过了早饭,李永栓消消停停的赶着马车回了李子沟。

爹已经从娘的嘴里听说了事情的经过,一家子赶了一个集,不但遇上了李玉珍两口子,听了那毛翠柔的闲话,大山也看上了一个漂亮姑娘,最后还和李锦容家来了一次大对决,爹的脸上一直沉着,不知道琢磨些什么。

打发了李永栓,爹把娘喊回了里屋,有些郑重的说道,“眼看着大山一天大一天的了,云华也定了亲了,大山的亲事,……”

爹的话越来越低了下去了,娘已经明白了爹的意思,他这是听了自家儿子在集市上的表现有些担心了。娘也知道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赶紧给大山说门亲事,可这事哪是这么容易的,他们把花婆子死死的得罪了,再加上一个毛家,他们还不定怎么臭大山呢,而自家儿子又伤了一条腿,好好人家的姑娘哪里这么容易寻的啊?

虽然他们刚刚接了张管事那笔生意,可是以后做下来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而且就算这事顺顺当当的做成了,也只是一笔生意,又不一定不是可以长长远远做下了营生,人家嫁姑娘,总要看到实实在在的。

心思转了几转,娘想起了云华给她透过的口风,还是压低了声音把这事和爹说了一遍。

爹听了半天没作声,‘吧嗒’、‘吧嗒’的嘬了好几口烟袋,才点了点头,“华儿说的也是歌办法,过了年就打发他们几个去看看,就是不成,也只当去走亲戚,探探那边人们的口味,也算外面那些腌了一个多月的大萝卜找找路子了,要不然以后还要抓瞎的。”

------------

166 口风

见当家的没有反对,娘的脸上现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来,说话的声音里也透着高兴,“他爹,这么说,你也同意这事了?”

“这种事还是要看缘份的,”爹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喜色,他思量着,又狠狠的抽了几口烟袋,才慢悠悠的嘱咐道,“而且,这事情千万不能在大山那漏了口风,依着他那个性子,要是提前知道了,不定要闹出什么事来呢。”

“嗯,”娘应了一声,想起了的自家儿子前段时间的沉默,她重重的点了点头,认真的说到,“我知道轻重的,大山那里绝不能漏了口风,我,我也会好好的嘱咐芳丫头、华丫头那两个丫头的。”

娘心里存了事,晚上就到了云华、云芳姐妹两人的房间,娘三个亲亲热热的聊了起来。

娘已经跟爹统一的意见,说话也就直接多了,她细细的问了那个叫桂花的人的情形,云华把她知道的都一点不剩的说了出来,娘三个又仔细的权衡了再三,直到大半夜了,才困极了睡去。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八了,是蓝家和张大年管事约定了交第一批萝卜条的日子,蓝家一家人格外的重视,一大早就起了身,准备早早的吃了早饭,把萝罗条盛好了,等着福祥老铺的伙计上门取货。

没想到,蓝家这边刚刚吃了早饭,还没等动那些腌着萝卜条的大瓷缸呢,张大年就亲自带着人上门了。

面对蓝家人愕然的眼神,张大年一边摸着自己脑门上的细汗,一边苦笑着解释道,“上一回你们让带回去的一碗萝卜条,我本想拿给我们东家尝尝,没想到一下子得了我们老东家小孙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