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的认输了,一点也没有江湖人的豪气。
既然对方已经服软,张锐也不便再逼,叹了口气说道:“阁下不愿与我比试,也许是顾忌我的身份,我今日不穿军服而来,就是想以平民的身份与阁下一战,现在看来也是不能如愿了。也罢,我老实的告诉你,我今日来并不是想抢这个天下第一地称号。我是想来问阁下几个问题。”
王秉真道:“请讲,小人自当据实回答。”
“阁下是否杀过人?”
王秉真茫然地摇摇头说道:“小人当然没有杀过人。”他不明白张锐的含义,心想,这帝国法律放在那里不是看着好玩的。如果杀了人,不是抵命,就是要判重刑。自己怎敢杀人?
张锐笑了笑又问道:“阁下可曾参加过大汉军队?”
王秉真回答道:“小人,十六岁的时候,曾经去报名参加过军队,可是考核的时候,没有被入取。”王秉真说的是实话,当年他被那个行脚僧掠去之后,最初几年也曾经也逃走过无数次,但是每次都会被那个僧人追上再抓回去。
一次王秉真想到,自己如果参加了军队,僧人便不可能追到部队中去抓自己。于是又找了个机会逃走,去城里报名参加军队。可惜的是他没有被大汉军队录取,刚刚出了出城,又被僧人抓了回去。此后他再也不逃,老老实实的跟着师傅学艺,这才练出一身地本事。他虽然不明白张锐为何问他这些事情,但还是据实回答。
张锐提了这两个问题之后,便没有再提问,只是笑着说道:“我大汉军队中,人才济济,英雄辈出。在前线成百上千地杀敌,没有一人敢称自己是‘天下第一’。对这个名号,我也自认不敢担当。在我看来,这世上,只有我们的大汉军队敢称天下第一,除此之外,没有人能担得起这个称号。”
张锐说道这里,对王秉真行了一军礼,说道:“今日话已至此,我就告退了。对于扰乱了你寿辰庆祝,我感到抱歉。”说罢转身而去。他走过地地方,那些江湖豪杰,纷纷让出一条道来。
张锐与亲兵们离开很久之后,呆立的王秉真突然口吐鲜血。众人惊呼一声,几个弟子抢步上前准备扶他。不料他挣脱他们的手,快步走到那块匾额前面,双手高高地举起它,用力的摔倒地上。那块匾,被他摔成了两截,接着又被他踩成了数块。
王秉真疯狂地踩着匾额,嘴角留下的血迹,一滴滴落到匾额的碎片上,染红了金色的大字。
------------
第九十三章 西苑
第九十三章西苑
汉元791年5月8日,陆后用过早膳,在宫女们的服侍下换好了衣装。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她不戴凤冠,云鬓上只缠绕了一串珍珠,身着白纱长衫,襟上系着一串茉莉花花球,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彩饰。
陆后特别偏爱素净的衣衫,主要因为同乐喜欢。数年前的一个夏日,她淡扫蛾眉,身着白衣在后宫休憩,偶然被同乐看见,看腻了浓妆艳服的同乐感觉眼前一亮,赞叹道:“还是素女妖娆!”女为悦己者容,陆后便常常身着白色或淡彩衣衫,霞披凤冠也尽量简约别致,更显端庄脱俗。
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宫女们簇拥着陆后的凤辇来到明河宫。到达时宜妃已在宫门迎候,她只对施礼的宜妃微微点了点头,直接进门去见同乐。
同乐刚用罢早膳,正在书阁内听杜衡念奏折,见窗外陆后袅袅婷婷行来,眼睛一亮。陆后是聪明之人,见同乐正在听奏折,便折返退出,与宜妃小声闲聊。
一刻钟后,同乐走出大殿。陆后这才上前行礼,同乐道:“平身吧,昨日说好一早去西苑赏花,现在也该动身了。”杜衡闻言,高叫着:“起驾!”
早已准备好的车辇行到同乐身前,同乐拉着陆后之手同登上车,一同乘辇出了皇宫。皇宫外恭候已久的数千近卫军骑兵,见到帝辇出宫,立刻将其围在中央,一行出了上都西城,浩浩荡荡往西苑进发。
一路上,同乐问道:“为何伯安今日不同去西苑?”伯安是陆后之子,也是当今太子。今年只有十四岁。
陆后言道:“回陛下,伯安昨夜传话给臣妾。让臣妾转告您,说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有完成,过几日再去西苑向您请安。望陛下不要责怪他。”
同乐苍白的脸上露出微笑,拍着陆后的手说道:“伯安聪敏好学,朕夸奖他还来不及,怎么会责怪他?他能养成谦恭好学的好习惯,都是你教导有方。朕还最感欣慰的是你为朕生养了一个好儿子。”
说起太子,陆后也是满脸春风。她进宫十余年来。育有一儿两女。伯安是她唯一的儿子,也是同乐众多儿子中地长子。身份地位决定了他生下来就是太子的命,而且他既聪明,又好学,深得陆后的喜爱。
年满十岁,伯安离开了皇后的长乐宫,单独居住到在太子的明德宫。他很有孝心,知道母亲记挂他。每天都会派人将自己一天的安排都详细告知陆后。太子乖巧懂事,这让陆后更加疼爱他。每每有人在她面前夸奖太子,她都会异常欢喜。
太子孝顺、乖巧也深得同乐的喜爱,对他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两人一谈起太子,总有说不完地话题。一路上到也不觉闷气。
行将中午之时,车辇到达了西苑内的永和门。同乐在前,身后跟随着陆后、宜妃等十余个嫔妃以及一大群宫女、太监,缓步进入苑中。
昨夜细雨蒙蒙。今日又是春光明媚,苑内空气格外清新。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浅水池塘碧波荡漾,一尾尾红色的鲤鱼来往穿梭,乐此不疲。
近段时期朝廷诸事顺利,同乐的心情不错,一时兴起,决定来西苑居住几日。他已经好几年没有来过西苑。今日心情放松,兴致颇高。
西苑一步一景,景随步移,同乐怎么也看不腻。杜衡催过几次请他用膳,都被拒绝。直到下午两时,同乐才感到有些疲乏。这时,他看见一个青藤架下摆放着一张藤桌,四张藤椅。太阳光透过青藤。洒落下来。仿佛像是千万颗珍珠抛撒下来。
同乐对身后之人道:“皇后、宜妃、丽妃,留下陪朕坐坐。其余人都散去吧。”
众嫔妃闻言施礼,款款而退。同乐来到青藤下,坐在一把藤椅上,然后对陆后等人说:“坐,坐,都坐下。”接着又仔细环顾四周,仿佛看不够西苑的美景。
只见青藤架外,还有一道疏篱,正对着籐桌处有一扇柴门。柴门半掩,门框上绕着缠松,竹篱上爬着牵牛籐。门内立有一块太湖石,旁边放着一张檀木琴桌,上面摆放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