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同手下一起投靠过来。这样一来,无形中为杨素增加了近十万的援军,还给对方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在这些答应投诚的北军将军中,有一个最近才投靠过来的人,他就是安国侯家主徐锦炘。
徐锦炘之所以要投靠上都一方,是因为青州之战后,元景山上表安乐帝要治他临阵脱逃的罪。安乐帝接到元景山的奏章后,就授命内阁调查此事。
刘炯等人稍一调查便清楚地知道了徐锦炘从界安城堡不战而退的事实,但对于如何处置徐锦炘,众人却意见不一。薛胄等一些人建议严惩徐锦炘,他们言称现在多数部队都是混编而成,纪律不严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正好可以借严惩徐锦炘,对各部起到警示作用,杜绝今后再出现临阵脱逃之事的发生。
而卢悦、郭凯之等家主系代表却拼命反对。他们理由是,徐锦炘从纷争一开始就宣布支持安乐帝,后来又带着家族护军来洛阳护驾,其对皇帝、朝廷的忠心可鉴。对于这样的人,如果稍有过错就一杀了之,将严重挫伤各大家主拥戴安乐帝的赤诚之心。
再说,徐锦炘不是行武出身,第一次参战谁都难免产生畏惧。有了一次经验后,相信他不会再犯。在青州战役的最后阶段,徐锦炘率部参加了对陆柯的追击战,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经过一番激烈地讨论,卢悦、郭凯之建议取得了多数人的赞同,报请安乐帝批准后,对徐锦炘最终处理是,罚俸一年,并调至信樊前线戴罪立功。
罚俸一年对一大家主来说完全是个不痛不痒的处理。尽管最终的处理极轻,但徐锦炘却感到颜面尽失,耿耿于怀。而虞士基探听到这一消息过后,立马派去得力人员对徐锦炘展开拉拢工作。许诺授予他天佑帝一朝的三品官职,如果他想继续领兵就授予他中将军衔,并担任乙等军团的军团长。
徐锦炘只是稍作犹豫便答应投诚。他一方面忌恨元景山借机报复他,一方面也恨内阁对他的处置没有给他留有情面。再有上都一方开出的条件,他就顺势答应了下来。
阴雨的三月即将过去,就在刘炯准备向信樊前线的部队下达进攻命令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强先在中路战场动手的竟然会是杨素。而这次失去先机后,他就再也没有获得过主动权。
------------
第一百一十六章 信樊会战(2)
第一百一十六章信樊会战(2)
从一早开始,雨就一直淅沥沥地下着,上都城像是披上了一层白色的雾纱。黄昏过后雨还没有停,远近的房屋在朦胧的水雾之中隐约可见,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一辆马车飞驰过东昌街,溅起的水花四处飞溅,直溅到街沿之上。幸亏街面上几乎没有行人,免去了一身泥污的下场。
马车从东昌街西头转进了一条小街道,在一座府邸的侧门处停了下来。大门紧闭,车夫朝门里吹了声口哨。口哨声一停,门微开了一条缝,有人从里面向外瞅了瞅,然后才开门迎接。马车刚刚驶入,门又“哐当”一声关闭起来。
门内是一条仅能通过一辆马车的狭窄通道,长长的望不到尽头。马车夫挥舞着马鞭驱使着拉车的两匹马全速奔跑起来,丝毫不担心前面有马车或仆童挡道。马车大约行驶出百米的距离后,车夫才缓缓地拉扯马缰。他计算得刚刚好,座下的骏马刚站住脚,马车就正好停在裹着铁皮大门前面。
这次,马车夫跳下马车,走到门前轻轻地敲了几下门。门内没有人应答,像是根本没人听见敲门声。马车夫没有继续敲门,而是在右侧门板上的某处摁了三下,只听“啪”的一声,被摁压的地方向外弹起一小块活动门板,露出一个小洞。马车夫从怀内掏出一块令牌,将它放入其中,然后回到了马车上。
过了片刻,厚实的大门居然“吱呀呀”地打开了。门里是一座面积不大的小院,四周的回廊上站着数十个护卫,手持刀枪弓弩,警惕地盯着缓缓驶进来的马车。
马车停稳后,从车厢里走下一老二少三个人。来到回廊上,老者将一块令牌递给的护卫首领。护卫首领查验过令牌后,闪开身子对着老者行了一礼,说:“大人请进。”
老者顺着回廊朝里走去,两个年轻人跟在他后面,一边走一边好奇地四下打量。他们越看越惊讶,因为他们所走过一路上,景物皆完全相同,两旁还有许多岔道,不知通向何处。走着走着他们便迷失了方向,如果不是有老者带路,他们还以为自己是在原地绕圈子。
七弯八拐走了好一阵,他们才来到一处与前面布置不一样的院落前。这里也有数十名护卫,在验过了他们的腰牌后,才允许他们进入。
“你们在这里等侯。”在进入二门前,老者轻声对身后的两个年轻人吩咐了一句,然后头也不回地进了门。两个年轻人立马停下,在门旁插手而立。
老者进了中院,就朝着大厅走出去,老远他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怒喝声——“废物、饭桶、就连死人都比你们强!…….”
老者闻声停下了脚步,他知道这是大人又在训斥部下了。遇到这种情况,他决定暂时别忙着进屋。
“狗见到陌生人还会叫两声,而你们呢?瞎了眼哪!多达五万人的大规模行动你们都没有察觉,养你们这群饭桶还不如养几条狗呢!…….”骂声振聋发聩,语气也越来越重。而挨骂之人都战战兢兢,谁也不敢吭声。
老人听出来了,这是虞士基在大发雷霆呢。而那些挨骂的是数十位监察院各部门的主官。上月北军十二军团突然出现在淮阴城下,并且攻下了城池。这突如其来的突袭导致陆柯判断失误,兵败青州。
情报失误,监察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陆柯并指责检察院失职,虞士基却坐不住了,他感到颜面尽失。在调查清楚之后,他解除了主要负责人的职务。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不过他的怒气仍没有消减,所以又把各部主官叫来训斥。
按规定,监察院各部门只负责本部应该负责的事务,对别部门的失误并不承担责任。但各部主官没有一人对虞士基的指责提出抗辩,都垂头丧气地任由他数落。
虞士基训斥了好半天,渐渐放低声音,他似乎也骂累了。最后,他对各主官说道:“俗话说,知耻而后勇。希望你们牢牢记住这次的的奇耻大辱,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