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有限,李旌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审理此案,只有先把初期的调查报告交给了甘继慎,并在报告上附注自己的猜测意见。甘继慎在拿到他的报告后,把他夸奖了他一番,说查出真相后,要去指挥官那里为他请功。
然而,甘继慎把这份调查报告交给陷阵军团指挥官陆柯后,就没有下文了。过了两、三个月后,传来了朝廷准备与鲜卑开战的消息。李旌闻之大惊,鲜卑人越境劫掠这事明显疑点重重,怎么能不调查清楚就把罪行轻易的推到鲜卑人身上,还要开战。
李旌找到甘继慎,劝他再仔细调查。甘继慎却支支吾吾起来,对他说,这事朝廷已有结论,不需要再深入调查。
李旌不甘心放过真凶。一次,军团指挥官陆柯来前师找甘继慎商议军务,他趁空隙时把自己的意见对陆柯说了一遍。不料陆柯大怒,没等他把话说完,就拂袖而去。
此举不仅激怒了陆柯,连带甘继慎也对他不满。不久之后,便把他从身边调走了,被列入了闲置人员名单。
在很长一段时间,李旌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直到与鲜卑之间的战争爆发后,他似乎才有所觉悟。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留在陷阵军团则永无出头之日。
幸亏他是韩擒的外甥,在军中也有一些人脉关系。他猛然想起,怒火军团中军官是韩擒的旧部,早几年自己与他就认识,关系还不错。于是厚着脸皮写信,请中军官帮忙把自己调到八军团来。
调动一个闲置人员,对于手握人事权的中军官来说只是小事一桩。去年,李旌终于被调来怒火军团。他刚到军团总部报到,刚巧王世充也到总部去要侍从官。中军官知道李旌以前做过甘继慎的侍从官,就把他分配到王世充的手下。
张锐一边听李旌说,一边感慨不已。心想,早就怀疑鲜卑人挑衅的事件是陆柯等人安排的,今天听闻李旌一席话,就更加确信无疑了。李旌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还追着叫陆柯调查真相,也难怪陆柯气恼他不识相。
张锐深为李旌感到可惜,也认为他只做侍从官会影响他的前途。于是,问李旌道:“阿风,你想过没有,去别的地方任职?”
李旌先是一怔,而后反应过来,面露喜色地说:“小弟早就想换个地方任职,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如果大哥能帮忙成全,那最好不过了!”
张锐沉吟了一下,又问:“你是想担任参谋之职,还是想下部队带兵?”
李旌眼中大放希望之光,说道:“小弟愿意带兵打仗。”
本来,李旌如果说想担任参谋,张锐打算把他调入飞骑军。让他先在范明手下担任参谋官,等以后自己调范明去上都后,再让他接替范明飞骑军前师参谋长的职务。
既然他说愿意带兵,那就只能留在八军团。他是步军学院毕业,来飞骑军担任参谋尚可,但担任骑兵将领则不合适。只能找个机会,给王世充打声招呼,放李旌下去当个营长。他相信,凭借李旌的才能,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有出头之日的。
张锐把这个想法跟李旌一说,高兴得李旌手舞足蹈,连声道谢。张锐又趁机问李旌道:“我看王世充与来护儿等人的关系似乎不好,其中原因你可否知道?”
李旌道:“这事在八军团内部谁都知道,就是大哥不问,小弟也准备找个机会对你说明。”于是李旌,便把王世充与来护儿等人的恩怨详细地说了一遍。
以前,王世充只是薛举的副将。薛举与前任西部战区参谋长许铭球是同乡,私交非常的好。几年前,西部战区前任统帅韩擒不满许铭球的能力和人品,用刘武周撤换了他。对此,薛举私下说了几句怨言,不料有人给韩擒写了一封告密信。韩擒叫来薛举问询,薛举为人老实,对韩擒直言不讳,说自己的确说了那些怪话。韩擒大怒,下令罢免了薛举的职务,右师师长之职由王世充接任。
后来有传言,说那封告密信就是王世充写的。在整倒薛举之后,一次王世充的一个心腹酒后失言,自己暴露出了此事实为自己的得意之举。八军团的将领们大惊,终于看穿了王世充阴损的面目,都很鄙视他的为人,不愿与他交往。
后来八军团从西部战区撤回内地休整,军团指挥官也到了退休的年龄。本来,前师师长来护儿无论资历、军功,都是新任军团指挥官的第一人选。就连来护儿本人也认为,军团长之职非自己莫属。
然而,八军团指挥官退休都快两年了,军团一直没有接到朝廷对来护儿的任命。直到现在,军团指挥官之职还是空着的。
据传言,来护儿没有接任军团指挥官,也是因为太尉也接到了一封告密信。信上说,来护儿是韩擒的铁杆心腹,对朝廷撤换西部战区统帅之事心怀怨恨。皇帝、太尉不满韩擒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来护儿既然同情韩擒心怀不满,朝廷当然不会放心让他担任八军团指挥官。
后来又有传言说,这封告密信也是王世充写的。因为,就在大家都认为是来护儿接任军团长之职时,他还在上窜下跳、四处联络关系,想争取到这个位置。
不过,他最终也是白忙活。一来,他在朝中也没有过硬的关系,二来,他的能力在八军团的所有将领中属于中下水平,谁也不放心把这个重要的职务委任给他。
王世充这次的告密,不仅是自己和来护儿都没有如愿当上军团指挥官,而且还顺带害了李宽。李宽本来是怒火军团左师师长,鉴于来护儿升任军团指挥是基本铁定之事,于是前任军团指挥,把李宽提前调到前师与来护儿接交工作。
可后来朝廷没有回复军团的提议,李宽再想回左师也无可能。因为,他来不久,左师师长已经被前任指挥官任命给他人。无奈,李宽只能屈就在前师担任副师长。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来护儿、李宽、薛举三人都对王世充痛恨入骨。只是没有具体的证据,才没有公开与王世充翻脸。
说到最后,李旌道:“这次王将军是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您的身上。为此,他可是费了一番心思。”
“什么希望?”张锐不解地问。
李旌笑道:“升任八军团指挥官的希望啊。”
张锐更加疑惑,道:“由谁升任八军团指挥官是由朝廷说了算,他对我报什么希望?我又不能升他的官。”
李旌嘲笑着说:“大哥虽然不能直接晋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