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远远观望,不能亲手翻阅。这也不能怪罗马人吝啬,因为许多真迹都是纸草卷,都已破朽不堪,即使馆内的罗马学者,也是用托盘托出,不敢用手去触碰,更别说让外人用手触摸了。稍有不慎,这些珍品就会碎掉。
张锐看着这些历史真迹,心里无比感叹。因为他知道,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东西就会永远消失了。
前世历史上,亚历山大图书馆经受过两次浩劫。第一次是火灾,据说凯撒是放火凶手之一,那次浩劫使亚历山大图书馆中的真迹减少了一半。
第二次更是灭顶之灾。当时征服埃及的阿拉伯将领阿慕尔进军并占领了亚历山大后,有学者曾斗胆进言希望保存这些珍贵历史典籍,阿慕尔不敢擅自作主,只能向上请示汇报。得到的答复是:伊斯兰教是全世界唯一的教义,如果与我们传授的教义内容一致,那它们就无存在的必要;如果与教义不一致,那就更该毁掉。
正是这样的答复,让亚历山大图几乎全部被毁灭。阿慕尔命令手下士兵,将亚历山大图搬到城中4000个浴室去,用这些价值连城的书籍烧热水供人洗澡。据说,几十万书籍整整烧了六个月才被烧完。
他前世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曾经唏嘘不已,不知那些洗澡的人知不知道,提供给他们洗浴的热水是用燃烧人类前辈的心血之作当燃料。如果知道的话,不知他们的内心是否愧疚?
也正是那次浩劫,各种历史学说、科技图书失传,整个西方文明进程几乎完全停顿下来。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得到一点恢复。而后世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直到1955年才得以重建,规模可能不逊于现在的图书馆,但里面的藏书量和珍品却永远无法和现在的这个图书馆相媲美。
所幸陪同的罗马官员看见汉使节对“本国”文化如此感兴趣,心里有说不出的骄傲。于是命图书馆的人,赠送许多书籍给张锐。
这些书籍虽然不是珍品真迹,但也是现在著名罗马学者照着真迹抄录的手抄版本,极有价值。张锐毫不客气地收下了这些珍贵的礼物,并回赠了带来的大量丝绸、瓷器,还以自己的名义,捐给图书馆五千金币。
图书馆的学者们本来是哭丧的脸,这些作品可是他们辛辛苦苦抄写的,说送人就送人了,心里正在不爽。忽然见张锐回赠了这么多汉朝珍品和钱币,心里也舒坦起来。随后把镇馆之宝,荷马的诗稿也拿出来给张锐欣赏了一番。
张锐见到了荷马的真迹,也是在心里大叫值得,别说出五千金币,就是出十万金币,能亲眼看到这无价珍宝也是千值万值了。
随后的几天,张锐等人又去游览了亚历山大王宫、大灯塔等亚历山大城著名建筑。
在亚历山大王宫张锐看到了一系列克利奥帕特拉的画像,从克利奥帕特拉一世到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其中令张锐最为关注的,就是被人称为“埃及艳后”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从画像上看,她的确如后世人形容的那样光艳照人。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美貌是无可质疑的,她先后将凯撒和他的手下大将安东尼迷惑,并且都为他们生了儿子。只是她最后遇到了一位将事业看得比美人重要的屋大维,拒绝了她诱惑,只同意可以保留她的性命,但是必须要她以战败国王的身份同去罗马,并终身囚禁在那里。
张锐对这位埃及女王也很同情,同时也很欣赏她的刚烈。克利奥帕特拉不想被活着被罗马人展览,选择了自杀。她的死,也意味着埃及王国的灭亡,从此埃及变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克利奥帕特拉虽然在人生、政治上都很不幸,但她的不幸遭遇却也引得世人同情。即使是将她毁灭罗马人,也仍然承认她是埃及的女王,将她的画像和历代女王并列。
亚历山大灯塔在前世是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建筑,它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是橄榄油和木材。整个灯塔的面积约930平方米。
塔楼由三层组成,灯楼最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阳神站立姿态的青铜雕像。聪明的设计师还采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夜夜灯火通明,兢兢业业地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无比的安全感。
亚历山大灯塔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建筑之一,不过现在亚历山大灯塔经过了几个世纪沧桑,已经变得有些老朽了。前世历史上这座灯塔是在公元14世纪时,遭受的一场罕见的大地震中消亡的。但在这次地震之前,它已经是处于半倒塌状态。
张锐在登上灯塔时看见,灯塔第三层的八根石柱中,有三根已经断裂倒塌了。心想,这座灯塔就像现在罗马帝国一样摇摇欲坠,虽然顶部还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但根基已经松掉了。只要稍微来一场地震,它便会永远从世人的眼中消失。
数日后,在罗马官员们的婉转的催促下,张锐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埃及,踏上了去罗马本州的航程。
------------
第五十四章 罗马
第五十四章罗马
汉元796年7月26日,汉朝使节团终于抵达罗马帝国本州的那不勒斯港。那不勒斯城在汉帝国的名声响亮,大汉商贾人尽皆知。但许多汉人把它当成罗马城的外港,但那不勒斯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它建于公元前600年,旧称帕拉奥波利,公元前326年被罗马征服后才改名为那不勒斯。
罗马的两位执政官吉维尔.卢古鲁斯和艾米里乌斯.马林以及二十位元老院元老都到了那不勒斯港,隆重欢迎汉使节团。为了表示对这次汉朝使节团的到访的重视,还为汉使节团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如此庞大的汉朝使节团出使罗马还是近百年来的头一遭。数以万计的罗马人,还有少数汉商汇聚港口,争相目睹汉朝使节的庞大阵容。当罗马人看见数百穿戴整齐、威武强壮的禁卫军护卫下船时,都惊叹不已,而汉商则倍感骄傲,高声欢呼。
“夫人,您一路辛苦了。”吉维尔.卢古鲁斯一边说着流利的汉语,一边恭敬地朝冼夫人行礼。
“卢古鲁斯大人,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冼夫人微笑回礼。她与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