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 章(1 / 1)

的愣小子一定会对自己死心踏地的。?!想到这奕匡心里忍不住窃喜。

只是奕匡永远都想不到老头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要是原来的冯相荣突然被奕匡捧到高位上去,肯定会对他的提拔之恩心怀感激,说不定还能真的为他死心塌地的卖命。但是现在的冯相荣可是从后世来的,可是以推翻满清为己任,根本就不能为他卖命。

“奴才以为不如把左季高左宗棠从福建调任回朝廷,重新把左季高调回到军机处。调任冯子材为闽浙总督,冯相荣为福建巡抚。”奕匡道。

“你说什么,庆郡王你说调任冯子材为闽浙总督,奴才还勉强同意;但是你让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当任一省的巡抚那未免也太儿戏了吧。庆郡王你该不会是又收了人家的大礼才拼命为冯相荣说好话吧。”额勒和布失声说道。

礼亲王世铎,和醇亲王奕譞也出声赞同道。毕竟让一个毫无连五品官员都不是的一个小将一下子提拔到正二品的官位,这这些人的眼中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慈禧看着跪在地上的奕匡心中闪过一丝疑惑,猜测着奕匡的心里的真实想法。“奕匡,就算那个叫冯相荣的小将给大清立下了大功,朝廷也不可能一下子提拔到正二品的巡抚一职上吧。”

奕匡提起精神朗声道“太后,你也知道自从大清和法国交战以来,大清的顶梁柱的左季高忧心战事身体越的虚弱以至病倒。太后体恤,派了太医给左季高就诊过。应该也知道太医说过,如果左季高不安心养病的话恐怕活不过今年了。

只是福建马尾惨败传来,左季高顾不得病体,坚持要到福建福建督办闽海军务,虽然左季高挽救了战局;但是他的身体却被拖垮了。太后,左季高乃我大清的顶梁柱,大清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这左季高要是走了,谁来接替左季高挑起我大清的梁柱,在西方英法俄侵犯我大清之时又有谁可以站出来,挡住英法俄之军队?靠李鸿章的淮军,太后恕奴才直言,李鸿章的淮军也就配在那些泥腿子面前逞逞威风。要是让李鸿章和英法俄之军队交手恐怕未战就已胆怯了。到时候大清是不是又得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以求和平呢?

同时太后,这左季高走后大清还有什么人可以制衡的住李鸿章及其淮军吗?大清的军事大权能不落到李鸿章的手中吗?到时要是李鸿章生出个什么异心,朝廷还能靠什么治的李鸿章吗?

天佑我大清,天佑我爱新觉罗氏。这左季高走后,给大清送来了个冯相荣。太后奴才以为,这提拔冯相荣为福建巡抚并不为过。

同时奴才以为得在冯相荣担任福建巡抚以后制造冯相荣和李鸿章的矛盾,并且刻意的偏袒冯相荣以让心思狭隘的李鸿章记恨冯相荣,让他们二人结仇。这样下李鸿章和冯相荣二人才会老老实实的为大清效忠,不至于生出什么异心来。”奕匡平时昏庸的头脑今天难得的聪明了次,句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同时奕匡也很客观的道出了李鸿章的淮军是靠不住的。

听了奕匡的话后,慈禧这才想起太医就诊左宗棠时下的诊断。回想起前几日自己派人随左季高去福建照顾他身体的陈太医的的奏折中写道左季高的病情已经回天乏术,非人力可为了,要朝廷早做准备。左宗棠要走了,走了也好,这个汉人太强硬,太无拘束,甚至在万寿圣节也不参加行礼。同时这大清的栋梁就要走了,自己就得再找一个人来扛起大清的梁柱。只是可惜的是这李鸿章和他的淮军实在是不争气啊,确实向奕匡说的那样没办法挑起大清的顶梁。

作为清朝的真正掌权人,慈禧知道不能让手下的大臣太过于亲密,必须让他们心怀间隙,这样下面的大臣才不会达成一块,架空自己。如果一派的势力占了上风,那么自己就得出手扶植处在下风的另一派,直到两派重新达到平衡。这样自己才能让下面的奴才时时刻刻的把自己放在心里,讨好自己。因此自己该准备给李鸿章找个对手,不至于让李鸿章的淮军肆无忌惮的展,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慈禧上上下下认认真真的打量跪在地上的奕匡,突然觉平常显得昏庸无知的奕匡还是有一点的脑子的,至少知道在心里防备着汉臣,让他们心怀间隙,不至于打成一片欺压朝廷,同时扶持弱的一派,打压强势的一派,以利于满人的统治。

ps:呼唤推荐票

------------

第四十六章 如愿以偿

“奕匡啊,想不到你还能想到这层啊,哀家果然没有看错你。(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正好你们几个军机大臣都在,你们觉得奕匡的提议怎么样啊?说说你们的想法?”慈禧的的话像是正在询问跪在地上的大臣,但是她的语气却深深的透露着一股命令的味道,那种说一不二的霸道。

跪在地上的其他几个军机大臣明显的对奕匡今天的惊人之语颇感意外,什么时候只会捞钱被人讥讽为庆那公司的奕匡居然有这等见识,看来平时这小子的昏庸愚昧都是装出来的啊。

听到头上传来的问话,跪在地上的的几个军机大臣心里对慈禧的话感到很不屑。

先不说奕匡的提议非常的有道理:此时朝廷正应该借左季高未死之前,李左二人的政治平衡还未打破,尽快的扶植起冯相荣以让左季高病亡之后让其取代左季高之为和李鸿章对抗;就算是奕匡的话毫无道理,一派胡言,你慈禧太后都同意的事情,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敢不同意,前任王党的军机大臣可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就算是你拿着刀架让这些这些视慈禧如天的奴才拒绝慈禧的命令恐怕都没有一丝的可能。?“奴才附议。”跪在地上的几个大臣不约而同的道。(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看到地上的大臣们明白自己的意思后,明智的同意了奕匡的话,慈禧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迷人的微笑。“那好吧,就按奕匡说的话办,你们几个拟下旨,把冯子材调任为闽浙总督,冯相荣调任为福建巡抚;至于左宗棠”说到这慈禧的脑海中又现出了那个生性傲慢,态度强硬的汉臣“调任左宗棠回军机处吧,同时下旨让他回到京城后好好在家养病。”

接着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