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1)

清穿之在四爷后院的摆烂日常 舜月 4641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93章

  在胤禛休沐的这几日, 除了待在蒹葭阁陪亦嫣娘俩以外,白天也去瞧瞧弘晖和弘昀这些孩子。

  刚哄完弘曜睡着的亦嫣出来瞧见,软榻上的胤禛似乎有些愁眉不展, 就担忧问:“怎么了?

  胤禛回过神,微微摇了摇头:“没事, 就是刚才我去瞧弘昀, 感觉这孩子现在性子越来越怕人了。”

  连他这个阿玛的问话都怕, 整个神态都瑟瑟缩缩的, 毫无从前的生气。

  亦嫣脸上浮现出一抹错愕:“怎么会?我瞧着弘昀那个孩子不是挺活泼好动的吗?”

  要不然了就不会如此贪玩了。

  胤禛若有所思道:“估计问题是出在李氏身上。”

  亦嫣惊诧道:“李庶福晋?”

  胤禛对亦嫣微笑道:“没事,我已经让人去私下了解,这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次日, 胤禛就从苏培盛哪里得知底下人的调查结果。

  当胤禛得知,李庶福晋以为他不去常宁阁的原因, 是出在弘昀身上, 便将怨气都撒在弘昀身上来,平日对弘昀两天不理, 三天不见的,顿时怒不可遏。

  孩子何其无辜?

  等他冷静过后,心里已做出一个决定。

  从前他是因为自己从小没怎么享受过母爱,就想孩子都待在生母的身边长久一点。

  所以他才想等孩子们十岁的时候, 再接他们来前院生活,如今看来, 倒是不适用在弘昀身上了。

  而且如今弘晖的身子,虽说还不算得康健,但重新上学也应是不成问题的。

  况且他也不能一直让女老师教弘晖, 得尽快找个科举出身的老师授课才是。

  可男子不能进后院, 弘晖也不能走那么远的路来前院, 那么他也只好接弘晖到前院了。

  所以他决定等今年过了年,忙完手头的事情以后,干脆也将弘昀也一起接来前院,免得他被李氏养废了。

  下了这个决定,胤禛又想到亦嫣会经常来往前院的,觉得这事也得告诉她一声,以免她在小辈面前不注意形象,又耍赖歪头在他怀里怪罪他。

  …

  亦嫣闻言很懵:“皇孙不去尚书房读书的吗?为什么要在前院读书?”

  胤禛疑惑地看向亦嫣:“什么尚书房?”

  他听都没听说这地儿。

  亦嫣解释道:“就是你们皇子集中读书的地儿啊。”

  胤禛这才恍然明白亦嫣说的是上书房读书,旋即一言难尽道:“我们弟兄的年龄相差大,大多数并不会在一块上书房读书。”

  就像太子就是由太傅授业,他们这些普通皇子就由各自的谙达教学,如果同岁的话,那倒是能只在一位谙达下授课。

  听了胤禛的解释,亦嫣了然点了点头,不过想想觉得也是,康熙孩子的年龄跨度那么大,这学习进度都不一样,怎么一块念书?

  这既然宫里也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那皇孙也不必进宫学习了。

  至于上书房,那估计后面一点的皇帝设立的吧?现在还属于清初,所以还没有。

  天哪,她竟然在胤禛面前犯了那么愚蠢的过错,胤禛会不会觉得奇怪她怎么冒出那么一个词来?

  也是她这些日子自在惯了,忘记自己不能暴露自己是未来人的身份了。

  亦嫣不动神色瞄了眼胤禛,瞧见他面上没什么异样,可能说上学也可以说成上书房吧。

  想到这里,暗暗松一口气。

  好险好险,好险她没有露出太多破绽。

  她可不敢挑战胤禛得知她是未来人后,还会像这样将她当成正常人。

  毕竟她和胤禛谈恋爱,可不是拿命去谈。

  看来自己得更加谨言慎行了。

  ......

  几天时间转瞬即逝,胤禛又得上朝了。

  他和十三阿哥下来朝,便听从康熙旨意来到乾清宫议事。

  两人一进到殿内,就发现三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都在里面,

  见此胤禛心里开始泛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果然康熙见到胤禛和十三阿哥都来了,便当众宣布,让六人接旨,然后共同合作一起彻查这一系列贪污的案宗。

  毕竟此事涉及的官员太多,人员越多越好。

  如今三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都隶属于太子一党,而八阿哥和十阿哥都是属于大阿哥一党。

  一边三人,刚刚好。

  接到旨意的胤禛不由眯起眼睛来,皇阿玛果然什么时候都不忘权衡之道。

  由于是胤禛和十三阿哥共同查账的。

  康熙安排的这次主审人员是胤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十三阿哥作为次审辅佐。

  胤禛对此也没什么意见了,只要能顺利追回赃款,充盈国库,他也不会在意这期间的党争之争。

  不过当他看到自己调查到的名单,上头少了三分之一,他内心无疑是悲愤交加的。

  他和老十三千辛万苦将这群狗官贪污的证据,都搜罗了起来。

  皇阿玛却放过如此多人。

  现在他不知自己那段忙得不知日夜的日子,到底有何意义?

  十三阿哥也感觉内心一片荒凉,还以为自己跟着四哥,终于能将这群蛀虫绳之於法了,却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没人比他和四哥更清楚,这些可恶的贪官为了哪点钱财,如何视百姓为草芥。

  十三阿哥最富有侠义之心,根本就接受不了。

  他快步跟上往宫门走的胤禛:“四哥,咱们怎么办?”

  胤禛眼神平静道:“能处置一批,是一批。”

  八阿哥那边。

  九阿哥:“八哥,账是老四和老十三查清的,所以皇阿玛明显更器重太子那边的人,这万一老三和老四仗着他们有两位主审,完全架空你这个主审,不让咱们参与,咱们该怎么办?”

  一旁的十阿哥嘀咕道:“老四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吧?”

  九阿哥扭头:“你小子,完全被老四策反了吧?”

  十阿哥急道:“什么策反?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八阿哥出言拦道“九弟,十弟说得不错,四哥现在比谁都更想抓住这群贪官,他需要我们,非但不会阻拦我们,反而希望我们的参与。”

  .....

  大肆查封贪官的这场戏,就在这么声势浩大展开了,一时间,京城上下人心惶惶起来,生怕会殃及池鱼,很多人家都闭门不开了。

  由于这次康熙派遣了六位皇子,大家分工合作,不出一月余,便按照名单上的人员抓拿归案,并且查封了他们的府邸。

  但康熙仁得,特地嘱咐让胤禛等人,不用将这些人的家属打入牢狱,只要拘在府上,不得外出即可。

  朝堂上,坐在宝座的康熙,问底下为首的太子和大阿哥,这群涉案的官员该如何处置?

  “保清,朕想先听你的见解。”康熙点名让大阿哥先回答。

  大阿哥心中一喜,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到了,出列拱手道:“儿臣私以为,胤祉等人虽然追缴回了许多赃款,但有些赃款终究是追不回来了,故而,儿臣提议,不如先将他们革职留任,让他们将功折罪,直到补清他们对朝廷的欠款。”

  大阿哥洞察圣心,自然能揣测出几分康熙真正的想法。

  康熙闻言满意点了点头。

  胤禛见状神色微变,十三阿哥露出了焦急的表情,正想开口,却被宝座上首的康熙一个眼神定住了。

  胤禛微微拉了一下十三阿哥衣袖,十三阿哥这才不甘心放弃了开口

  康熙没有继续说话,而是眯着眼看了眼折子上这批查处的官员,低头看向底下的太子:“那么,保成呢?你觉得应当如何处置?”

  太子拱手出列道:“儿臣赞同大阿哥所言。”

  大阿哥一副见了鬼似的看向太子,平日两人恨不得往死对着干,今儿太子怎么了?赞同

  一直面无表情的胤禛露出了些许焦虑的神情。

  康熙惊讶地看向太子。

  太子轻笑一声,随后不疾不徐道:“不过儿臣有一点不认同。”

  一旁大阿哥暗暗冷笑一声,他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康熙疑惑地嗯了一声,示意太子说下去。

  “儿臣认为先革职留任一段日子观察,再择贤能之士,对社稷仍然有功之臣留下,让他们将功赎罪。”

  毕竟只有能力的人,留下才有用。

  康熙明显很满意太子这个说法,开口说了声好。

  三阿哥察言观色,立马出来道:“儿臣附议。”

  见三阿哥出来支持太子的言论,胤禛却是定定一言不发地站在了原地。

  而康熙见胤禛并没有如以前那般,第一时间出来支持太子,便扬声问:“老四,你是还有什么见解吗?”

  胤禛闻言如梦初醒,随后他内心挣扎了一瞬,最后还是拱手道:“儿臣也附议。”

  十三阿哥有些茫然地望着胤禛坚毅的侧脸。

  为什么?明明四哥最痛恨这些贪官污吏,为何现在立马就转变了态度而出来支持太子?

  不过见胤禛如此,他作为太子一党也不能跟着照做:“儿臣也附议。”

  在座的其他官员面面相觑后,也都站出来拱手附议,霎时间声音一声比一声高。

  大阿哥暗恨自己怎么没想到这点呢?都怪他一时心急,想要保住自己的党羽了。

  既然朝堂上支持太子的声音最高,康熙就当即宣布就按太子所言去处办。

  胤禛和十三阿哥离开乾清宫后,便一言不发地往宫门外走。

  “老四,十三。”

  身后的太子扬声叫住了往前走的二人。

  胤禛脚步一顿,眼神纠结了一瞬,便转头看向身后的太子。

  “太子,可是还有事要吩咐胤禛?”

  太子儒雅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道:“无事,孤只是想和你说声,这次的差事,你和十三做的不错。”

  幸好是胤禛和十三阿哥着手去查的,否则他还真保不下那么多人。

  要是换作八阿哥他们去查,肯定会被大阿哥死咬着不放。

  此次他不仅保住自己的党羽,还得了名声,又帮皇阿玛追回赃款充盈国库。

  又重创了大阿哥那边,不可谓不大获全胜。

  所以他今儿必定得记上老四和十三一功。

  胤禛却只是平静道:“胤禛只不过是为朝廷效力罢了。”

  十三阿哥也道一句不敢领功,

  太子也习惯了胤禛这副不咸不淡语气,他昂头望了望蓝天,扭头对胤禛和十三阿哥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孤不该保住这些贪官。”

  胤禛眉头微挑,他的确是如此觉得。明明名单里太子的党羽,已经摘得差不多了,为什么却不严惩这批官员?

  而皇阿玛明知道这些官员的所作所为,为什么还这样轻轻揭过?

  十三阿哥脸上也是一脸愤愤不平的神色。

  太子也不怪胤禛和十三阿哥的对他的不解,毕竟他们是以臣子的视角看这事,而他是以大清为了的皇帝而看待此事。

  他微微叹息一声,抬起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四弟,十三弟,你们要知道,这天下的贪官那是杀不尽的,所以咱们只能将其物尽其用。”

  听到前朝这句名言,胤禛终于是忍不住出言:“只要有心,怎么不能?”

  太子见胤禛终于是肯和他说一句真心话了,就开诚布公道:“好,孤问你们,倘若都处置了那些官员,那些朝堂上空缺又有谁能一时顶上?而他们已花去的赃款又由谁来还?。”

  胤禛心想,普天之大,他们堂堂大清底下优秀的官员不知几何,上头没了,自有底下顶上。

  反而是底下还巴巴地等着上头的空缺,又怎么会缺人?

  至于那些赃款,如果让这些贪官继续留任,之前他们怎么贪来钱,就继续怎么贪,所以便是他们还上了,那也是拿朝廷里的钱,拿老百姓的血肉还上的。

  这笔烂账就当它死了也罢。

  这换作从前,或许他能眼不见心为净,可自从他深入了解,这些贪官污吏如何压榨百姓,他怎么能不对这群贪官深恶痛绝?

  所以他不能理解皇阿玛作为皇帝,太子作为未来的皇帝,怎么能这般不在乎朝堂损失?

  到头来,却只有他在暗暗着急。

  倘若是他当政他绝对不会姑息,等等,倘若他当政...倘若他当政.....

  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肆意疯长着。

  “老四啊。”

  太子的声音瞬间将胤禛从那股念头拉了出来。

  而太子见胤禛一直低头沉默,便以为他是被自己说服了,于是语重心长道:“老四啊,二哥是真心为你好,二哥呢,再和你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你若想要一个好名声,少不了要讨好那些文人,就连皇阿玛也免不了”

  皇阿玛为了一个仁字,曾经施恩多少账给那些人?导致那些账现在都还讨不回来。

  这次倘若皇阿玛或他真一点不顾及老臣们的旧情,执意将这些文官赶尽杀绝,那些文人必会在历史上留下你一笔,等日后千秋万代以后,你暴戾的名声是永远抹不掉了。

  想到这里,他看向低头不语的胤禛。

  老四这人虽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做事稳重,又踏实肯干,是块做忠臣的料,等他日他登基以后,自是少不了需要他的辅佐,所以,他现在不想因为和老四政见不合,而离了心。

  “所以老四,二哥希望你能好好想想吧。”

  胤禛内心一片凄凉;如若这名声是用百姓换来的,那他情愿不要。

  .....

  转眼又快到春节了,或许是此事差事完成地十分圆满,在腊八过后,康熙就给胤禛等皇子放了假了。

  所以胤禛这段时间都休沐在府里休息。

  亦嫣很是奇怪最近胤禛怎么有些闷闷不乐的?

  她从未见过胤禛这副模样。

  感觉不应该啊,毕竟前段时间康熙还赏下了厚赏,看模样他的差事应该办得挺得圣心的啊?

  不过亦嫣也不敢问,毕竟是朝堂上的事。

  只能和弘曜默默地陪伴在胤禛身边。

  而胤禛瞧见亦嫣担忧的眼神,不由一笑:“好了,我没事了。”

  他只是想不通自己怎么会产生那样的念头,这样和不忠又有什么区别。

  不管如何,太子都是他择的主君,即便是政见再不合,他身为臣子,也只能慢慢规劝。

  现在想通了以后,他便也不纠结了。

  而亦嫣见胤禛笑了,便扑到他怀里,歪头道:“那,爷,咱们去投壶吧?”

  一旁的弘曜听到,也扑了过来:“额娘,阿玛,曜儿可以玩吗?”

  胤禛伸手将弘曜抱在怀里:“好,一起,咱们一家三口都玩。

  亦嫣觉得单投壶,不够好玩,就说:“咱们设一个彩头,谁输了,谁背谁,在院子来回跑三圈如何?”

  胤禛这下也来劲了,挑眉:“输了不能反悔?”

  亦嫣昂头道:“但是我有一个要求。”

  胤禛:“说。”

  亦嫣道:“你的线得比我们娘俩远半丈,如何?”

  这有什么?胤禛好笑点头:“那就来吧。”

  说着便抱着弘曜起身了,亦嫣不甘示弱笑着追了上去。

  屋外下着鹅毛大雪,却是挡不住亦嫣一家三口对投壶的热情。

  弘曜举起一支箭,眼神亮晶晶道:“额娘,阿玛,我先投,我先投。”

  亦嫣笑道:“好好好,小朋友优先。”

  弘曜笑嘻嘻将手头的箭,掷向壶中,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没中。

  这回到亦嫣了。

  这段时间陪着弘曜玩,她也是苦练过的,所以她对自己的第一箭很是自信。

  果然,第一箭就中了贯耳。

  弘曜高呼道:“额娘中咯。”

  轮到胤禛了,他在亦嫣站的位置上,后退了半丈,准备要投时。

  亦嫣道:“确定半丈了吗?”

  胤禛颇为无语道:“你忘记我以前在哪儿任职了?”

  亦嫣讪讪一笑道:“爷,您投吧,投吧。”

  胤禛微微摇头,然后随后一掷,也是命中耳贯,还是亦嫣刚才中的一边。

  亦嫣心想这小子不是故意的吧?

  弘曜见父母都投,便开心道:“到曜儿了,到曜儿了。”

  而结果还是没中,亦嫣和胤禛也不明白,明明都没中过几次,却是日日都要缠着她和胤禛玩。

  亦嫣道:“好了,那到额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