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发生了政治,想必现在一家子正在商量这件事情,这是看到他没有这个面子又把老头子给抬出来了。
穆国兴笑了笑;贾处长就认为他家老头子是个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吗?论级别,现在贾副总理和穆国兴是平级,更甭提穆国兴还有着正国级的老爹,和那位德高望重的老爷子了,穆国兴说是要去帽儿胡同,其实就是在告诉他,你想和我谈,就要摆正自己的态度,否则的话我是不会理你的。
穆国兴猜的一点也不错,贾署长就是在贾副总理家里打的电话,看到儿子放下了电话,贾副总理问道:“穆国兴怎么说?”
“他说要去帽儿胡同,没有时间,如果有事的话,请您给他打个电话。或者说开政治局会议的时候当面谈!”
贾副总理叹了口气:“这个穆国兴厉害啊,说起话来是滴水不漏,人家这是不想和我们谈。”
“其实这件事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因为小孩子打架惹起来的吗?只要是说开了也就没什么了。”
“说开了,谁去说?去怎么说?人家见都不见我们一面,你又怎么去解释?我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找了几个人想通过他们和老穆家通融通融,结果人家都给借故推脱了。老穆家是一家子什么人物,上一次穆国兴差点被枪杀,穆老就敢找上一号的门,一号也只能陪着笑脸说好话,你那个儿媳妇怎么就能招惹到人家呢?”
“他们家的背景大又能怎么样?总要讲道理吧!”
“什么叫道理?你的儿媳妇要讲道理就不会让保镖动手,也不会把警察给召了去,更不会出动卫戍区的纠察,现在不是讲不讲道理的问题,而是一个面子的事情。你不惹着人家怎么着都行,惹着人家了,你不拿出一个态度来能行吗?真也不知道你这几年的官是怎么当的,又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其实贾署长也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但他总认为像老穆家那种家庭的人,是不会揪住这件小事不放的,更不会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的,打个电话去解释一下,或者说请穆国兴出来坐一下事情也就了解了,却没想到穆国兴根本就不理他这个茬,就是把老头子搬出来也不行,再加上老头子这一番点拨,贾署长也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了。
人到了一定的地位,在人情方面就看到的很淡了,主要就是看是不是志同道合,施政理念是不是一致,没有撕破脸皮的时候什么都好说,可是一旦撕破脸皮,那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一方不把一方彻底制服是绝对不肯善罢甘休的,现在自己的儿媳妇主动招惹了人家,以老穆家的强势劲,这个面子是无论如何也要挣回来的。
“要不我亲自上门赔礼道歉?”
“你的面子恐怕不够大呀,你才是一个部级干部,人家家里最低都是副国级,你就是找上门恐怕人家也不会让你进的,自取其辱不说,还会让人家笑话。”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办?”
贾副总理叹了一口气:“我是教子不当啊,该受此辱,事到如今我也只能豁出我这张老脸了!”
两千三百一十九章全面考虑
人到了一定的地位,在人情方面就看到的很淡了,主要就是看是不是志同道合,施政理念是不是一致,没有撕破脸皮的时候什么都好说,可是一旦撕破脸皮,那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一方不把一方彻底制服是绝对不肯善罢甘休的,现在自己的儿媳妇主动招惹了人家,以老穆家的强势劲,这个面子是无论如何也要挣回来的。
“要不我亲自上门赔礼道歉?”
“你的面子恐怕不够大呀,你才是一个部级干部,人家家里最低都是副国级,你就是找上门恐怕人家也不会让你进的,自取其辱不说,还会让人家笑话。”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办?”
贾副总理叹了一口气:“我是教子不当啊,该受此辱,事到如今我也只能豁出我这张老脸了!”
中央警卫局副局长魏刚给穆国兴打来了电话:“首长,新年好,给你拜个晚年!”
穆国兴笑了:“呵呵,魏大哥好,私下里咱们就不要什么首长不首长的了,我还是当年那个穆国兴,您还是我的魏大哥!”
魏刚心里一热,久在官场中混,见多了世态炎凉,一些人只要是升了官,看到自己的级别高过别人了,马上就会翻脸不认人了,现在像穆国兴这种人可是越来越少了。
“首长虽然这样指示了,但是规矩不可废,今天给你打电话是有件事情向您请示。按照有关规定,你应该有一个侍卫长,全面负责你的安全工作!由于年前的工作比较忙,这件事情一直没有提出来,明天就要正式上班了,我想在明天的会议上把这件事情尽早的定下来。”
“我身边的警卫你都认识,这件事情就由你们来考虑吧。”
“首长,这是您的侍卫长,还是有你做决定比较好。我的意思是,隋桥明同志受伤之后,已经不能再执行正常的警卫任务了,是否考虑一下他的转业问题。其他的五位同志,三个转为你的贴身警卫,其他两个作为机动警卫力量,就还跟在你的身边。”
穆国兴心中一动,“魏局长,桥明同志是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受伤的,希望你们能够考虑到这个问题,至于他今后的安排吗,就由我个人来负责好了,我原则上同意你们对其他五个人的安排意见。”
“对首长的指示我将在明天的会议上进行传达,我个人认为,刘明新同志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是否考虑由他担任您的侍卫长,军衔授大校!”
穆国兴思考了一下:“魏局长,虽然按照有关规定我的侍卫长应该授大校军衔,但是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一次拔的太高了对于他今后的发展也不是太好。我的意见是,他们六个人同时授上校之后,再考虑隋桥明的转业问题,侍卫长也不要单独授大校了。”
魏刚很快就明白了穆国兴话里的意思,他早就知道刘明新等六人是穆国兴的徒弟,不单独的给刘明新提大校,也是穆国兴这个当师父出于一碗水要端平的考虑。要是单独把刘明新提大校,再让他担任侍卫长,其他的几个徒弟虽然是师兄弟,嘴上不会讲什么,但是心里肯定会有一些想法,这对以后师兄弟的相处是很不利的。
放下了电话,穆国兴对钟灵说道:“魏刚打来电话,说要考虑隋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