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 104 章
◎许绍元不禁莞尔:“我想娶她为妻。”◎
翌日下午。
沈茂正拖着步子往礼部的院门走。
他在都察院受刑的伤还未痊愈, 稍一用力,整个腰腿牵拉得痛。那日都察院突然将他放出来,无人来接, 他身上又没银子, 只好自己走回家,真真是把一辈子的罪都受了。
他好不容易挪出了礼部,便见一辆马车刚刚停到院门外。
原以为是哪个已经回家的僚属回来取东西,却见马车上走下来的那人年轻英朗,穿一身炽艳的绯色补服,脸上挂着和煦的笑。
“许阁老。”他忙忍着疼上前行礼。
人家虽小他十好几岁,又与他同品, 但人家是阁老,他还是得先行礼。
许绍元还礼:“沈大人行动不便, 还是宜多告几日假好好休息......不过见到沈大人真是许某走运,许某正有件事想请教沈大人。”
“阁老客气,请但讲无妨。”
“我有一位亲戚, 上次在雅集上见过沈四小姐, 想托许某问问您家这位小姐可有定亲?”他含笑问道。
沈茂虽有些意外,却也说不上惊讶。上次雅集之后, 已经有好几家托人上门打听过青岚的事。
“虽是有几家人来问过家中侄女的事, 但家母似乎还在考虑,所以侄女的事尚未定下来。”
昨日秦氏从松龄馆回来, 就一直哭丧着脸。她说张家恐怕是不成了, 还得再找, 后来就一头扎进闺女的房里去, 一晚上都没回来, 也不知道这娘儿俩是怎么了。
“原来如此。”许绍元眸光晶亮, 随即拱手向沈茂告辞。
沈茂看着他的马车远去,觉得自己这侄女也是越来越出息了。原以为许阁老是要来礼部办事,顺带问她的事,但看这个样子,许阁老竟像是专程为她的事来的。
......
许绍元回到家,头一件事是去给母亲连氏问安。
连氏看话本正看到紧要处,听到儿子的脚步声也舍不得移开眼睛。
许绍元便安静地坐到炕桌另一侧,边剥盘子里的松子,边饶有兴致地看母亲脸上变幻的神色。
良久,连氏皱着眉叹了口气:“唉,怎么能喜欢他呢!”便将那话本没好气地往炕桌上一扣。
许绍元将刚剥好的一小堆松子朝她推了推。
“这书是有什么不对?”他噙着笑问。
连氏摆了摆手:“也没什么,是这写书的瞎写......你今日心情好像不错,还有空帮我剥果仁了?”她捏了一小撮松子仁送进嘴里。
许绍元想了想道:“您现在还和哪家的夫人常来往?......儿子可能得请位媒人。”
连氏嚼到一半嘴停了,含糊道:“......请媒人?你要提亲?......给谁提?”
许绍元见母亲激动,不禁莞尔:“上次跟您说的那位姑娘,儿子想娶她为妻。”
连氏急忙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好啊!好!......我早觉得你对那姑娘不一般,你早该找人提亲去了!”
儿子的眼光肯定错不了,何况她也只是盼着有个他喜欢的人陪陪他而已。
她仔细想了想道:“......永定侯夫人?要不然......曹国公夫人?”
许绍元抿了抿唇:“您觉得长公主如何?”
若是文清请人提亲,恐怕是会请一位公爵夫人的。
连氏先是一愣,随即不住地点头:“......还是长公主好!你在宫里伴读的时候她就挺喜欢你的,找她应该可以。”
跟长公主一比,那几个公候夫人算得了什么。她就知道,儿子对那女孩儿不是一般的喜欢!
即便是官户之间嫁娶,请媒人请到公侯夫人已算是顶天了,儿子居然想请长公主。要不是她知道儿子的性子,真以为他是要跟谁较劲似的!
“我问你,你既然这么喜欢她,怎么早先不去提亲,这会才想起来?”
“您是知道的,儿子比她大不少,早先又不想与她家有太多的牵扯......可近日儿子替她家里人向太子求了情,太子疑心不减,偏要看着儿子与她成亲才能放心......”
连氏在脑袋里捋了捋:“这里面的事我是不大明白,不过你原就是喜欢那姑娘的,不是么?”
许绍元苦笑了几声,脸上带了些愧色:“喜欢又如何......儿子说起来也算她的长辈,而且她那么年轻,儿子真是......”
连氏看他的样子,幽幽叹了口气。良久才心疼地拍拍他的手。
“......怪我呀,你这个脾气怪我。你爹甩手走人的时候,你才十岁,我那时候脾气又不好,管不了事,那几房的人还欺负咱们孤苦。你小小年纪,又要读书,又要管着家里的事,又要防着那些人。明明是个孩子,却跟个大人似的。凡事你是先想着能不能做、怎么做最好,最后的最后才是你自己喜不喜欢、愿不愿意......
“但是儿啊,娶媳妇这事,你得任性一回。你不要管那些个虚的,就只问自己喜不喜欢。你这还算运气好,人家姑娘还没许了人家,这要是再晚些日子,有你后悔的!”她使劲戳了戳他的手臂。
许绍元含笑点点头:“儿子谨遵母亲教诲,不过......还是得先问问她的意思。”
连氏眼前一亮:“问是要问的,不过她若是犹豫,你就把太子非要你们成亲的事告诉她。”
许绍元含笑摇了摇头。
他出了连氏的院子,把家里前前后后打量了一番。
他们这一房与其它几房之间唯一的通道就是整个霖园的前后门。这倒是正好,日后沈青岚来了,前后院她可以随意用,也不用担心旁人说什么。她这么喜欢玩,他可以围着前院那个太湖石给她挖个池塘,种些睡莲,养些鲤鱼、乌龟之类的。日后她若想摸田螺、捞鱼什么的,在家里也能玩。
后面么,可以把他的小院里一侧的厢房改成书房。他把前院的书房搬到后院来,让她把她的书也搬过来,他便可以光明正大地瞧瞧她都喜欢看些什么书。
或者,干脆前后院各放一部分书,她喜欢在哪里看书写字,他就陪她到哪里看书写字。
至于他的卧房么,虽然不大,但是通透明亮,她应当会喜欢的,而那张拔步床又足以遮光,她想赖床也可以。
他随便走到哪里,都仿佛已能看到她在那处的影子,家里各个平平常常的角落都因此变得鲜活、可爱起来。
他走到廊下,正盯着那太湖石出神,有个小人儿悄无声息地跑近了,一把抱住了他的大腿。
“哈!爹爹!”小人儿咯咯笑着,仰起一张粉嫩嫩的脸看他,“吓到了吧!”
许绍元猜到是桐儿,回身把他抱起来:“等你母亲来了,可不能这样吓她,知道么?”他皱着眉凶他,嘴角却流露出笑意。
“......桐儿要有母亲了!”桐儿反应了一下,兴奋地扬起下巴,脑瓜顶的冲天鬏都跟着颤了颤,“......可为何不能这样吓她?”
“因为她一定会反过来吓你,她可比你厉害多了!”许绍元抱着桐儿举了几次高,朗声笑起来。
原本他还有些踟蹰,可如今认定了这条路,才发觉未来的一切竟都是令人欣喜愉悦的。他一向极擅节制自己的思绪、情感,那些不该想、不可想的事他都可以牢牢地压在心底某处,一辈子当它们不存在。
然而当他终于无需克制,他才发觉心里累积的期盼和渴望早已蓄积成一片汪洋。闸门大开,洪水倾泻而出,将他也淹没其中,让他觉得自己将将变成另一个人。
*
是日初一,距文清向青岚“提亲”已过了三日。
文清一大早从侯府出发去翰林院,快到中午的时候又从翰林院赶回来给母亲请安。
他敲了几次槅扇,等了半晌,也没等到母亲应他。自他从沈家回来那日起,母亲便病倒了,已经连着卧床三日,不肯见他。
大夫看过后,说母亲是情志内伤,抑郁不遂以至气滞血瘀。言外之意,说母亲是被气病的。
父亲早已为他找好了媒人,可碍于他母亲的病,迟迟不敢请媒人去登沈家的门......
“母亲,那儿子就自己进来了。”
他刚要去推槅扇,一个婆子打开槅扇走出来,带出一股子药味。
“少爷,夫人说不想见您,您还是晚些再来吧。”
“可我总要看看母亲如何,才能放心。”
那婆子叹了口气,把他拉远了些:“大夫不是说了么,夫人这是心病,最怕人家违她的意。您此刻进去了,夫人问您能不能退亲,您说不能,那她不是更生气!”
文清虽不甘心,却觉得这话有理,若是母亲问起,他不可能骗她。即便骗得了她这一日,日后又当如何。
他觉得异常疲惫,扶着柱子在廊下坐了好一会,才起身离开。
那婆子见他出了院子,才让人将院门暂时上锁,叫小丫鬟赶紧给夫人泡茶,又让厨房的人将夫人的饭菜送来。而后她又将窗户、槅扇全部打开,散尽里面的药味......
文清已经向翰林院请了两个时辰的假,原本打算的是看望母亲之后去和青岚说说他这边的情况。虽说约定了五日,但是如今已经三日没消息,他怕她担心。
现在母亲见不成,他决定直接去找青岚。还是按上次一样,他先到松龄馆,向周氏请示。
然而周氏才刚歇下,无法见他。好在周氏身边的苏嬷嬷告诉他,四小姐才去了大兴隆寺上香。
他正要离开沈家去大兴隆寺,却被人叫住。叫他的人是常清。
“表妹......已经吃过了么?”
文清有些尴尬,前几日母亲生气的时候说她早和秦氏商量好了,一直以来她们都是希望他娶常清的。
常清看上去很是憔悴,一张精瘦的脸倒比原先更小了一圈,脸上的粉黛也遮不住愁容。
“表哥,是要去找四姐姐么?”
文清只好应是。
“那正好,我正担心四姐姐,想去瞧瞧她,表哥若能及时找到四姐姐,我就放心了。”
“表妹她怎么了?”文清一听立时紧张起来。
常清见他如此,指甲险些扎进肉里去。
“表哥先别急......”她绵声安慰道,“是这样,和四姐姐一起出去的婆子说四姐姐常常偷偷离开大兴隆寺,装扮成男人去那附近的一间铺子。常清怕四姐姐挨罚,不敢将此事告诉长辈,但又担心四姐姐被外面的歹人欺骗,所以......”
“那铺子在哪?”文清等不及她说完便问。
“哦,就是玉石桥边的河堤上,有家铺子叫——品珺阁。表哥可要快着些,我实在担心四姐姐。”
作者有话说:
下一部分不大好截断(主要我好多还没写出来),只好先放到这个位置。另外以前注释过,再来一遍哈:儿子不是亲生的~~~~~~~~感谢在2023-07-19 21:15:32~2023-07-20 20:41: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兔兔还是一个宝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