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提亲(1 / 1)

第102章 提亲

  ◎许绍元对这个女人的在意远甚于旁人◎

  许绍元说罢。

  良久, 朱枋的目光还凝在他的脸上。

  回想认识许绍元的这些年,他好像真没怎么见他动过情。更何况,许绍元本就是个波澜不惊的性子, 喜欢或厌恶, 都比旁人表现得温和。所以此时他算不算动情他也不敢完全确定。

  即便如此,有一点他绝对不会看错,许绍元对这个女人的在意远甚于旁人,那双眼睛里隐隐浮动的星火是不会骗人的。

  这就好,他原还担心许绍元有旁的心思,不成想他竟是为了女人,朱枋暗暗舒了口气。

  他此刻倒是觉得许绍元更亲近了些。人有七情六欲, 才有软肋,才好把控, 他许绍元若是一心只要权力,才实在可怕。

  “......你既然这么惦记这姑娘,为何不早日上门提亲?”他微笑着问道。

  他原是不希望许绍元与沈家走得太近的, 但这个女孩既然是沈望的女儿, 那便另当别论了。先前听许绍元说过,沈望早年和沈家闹翻, 自立门户, 这女孩儿想来是在蓟州长大,与沈家应是无甚感情。若她嫁给许绍元, 那必是与夫家一条心的, 说不定还能令许绍元因这桩姻亲而更加了解沈茂的举动。

  许绍元苦笑:“那姑娘还在服孝呢, 下官怎好在此时提出来。”

  “那又如何, 如今不都是孝期里定了亲事, 过了孝期就完婚么, 连言官都不会说什么......你若是不好意思,要不要我帮你去求皇上赐婚?”朱枋一脸的热忱。

  许绍元略一怔。太子年岁大起来,真是比从前还要审慎多疑了。

  “......多谢殿下一番好意。下官还想先问问那姑娘的意思,她性子犟,下官怕强拗的瓜不甜,还是下官自己请人去问问吧。”

  朱枋眸光闪烁,思忖了片刻道:“也好,难得你这么体恤一个姑娘家,就按你的意思办吧。沈伯实的事我会让都察院酌情处置。”

  沈茂被关进来有几日了,却是死不招认,单凭那个行贿之人的一面之词很难定罪。另一方面,许绍元于他而言非常重要,而偏偏许绍元既不贪财,又已经接近权力的顶峰,倒不如借着此事加以笼络。

  许绍元见太子答应,郑重行礼谢过他,二人便一起出了文华殿。许绍元不方便陪着他往里走,便揖手送他离开,而后径直往东华门的方向去。

  还没走出多远,身后便有人唤“许大人留步”。

  许绍元循声望去,见唤他的是近前伺候朱枋的内官,姓周。周内官方才随朱枋一起朝北走,此时跑回来追他,想必是朱枋有话要传给他。

  “许大人......”周内官有些虚胖,跑了几步便喘个不停,“殿下说......难得许大人有中意的姑娘,殿下越想越替大人高兴......殿下等着喝许大人的喜酒。”

  许绍元笑容一滞,太子的试探竟还未结束。他随即笑道:“许某明白,劳烦公公帮许某多谢殿下关心。”

  他以为这内官传好了话,便会回去,不料他竟要送他出宫。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旁的事,周内官忽然又说了句:“您这回可是救了沈大人,想必您要是让人上门提亲,沈家得对您感恩戴德的。”

  许绍元笑道:“周内官此言差异,此事是殿下明察秋毫,不想冤枉忠臣,沈家若是感恩,也该感念殿下的恩德才是。”

  以他对太子的了解,既然太子打算放沈茂一马,必是要沈茂记一个人情的,想来不会向沈茂提起他。他先前也没有答应小姑娘,她更没有透露她原本的身份,沈茂应当不会联想到他身上。

  周内官听他这么说,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哎呦,看咱家这张嘴。”便抬手往自己脸颊上拍了拍......

  卢成已经早早在东华门外候着,见四爷出来便迎上去。他先前被四爷差遣到蓟州去打听申公子前些日子找到的那个乞丐,上午刚刚返回京城,便急匆匆赶到这里替卢新候着四爷。

  “四爷,小人回来了。”

  许绍元走得很慢,感觉到他凑到近前才侧过头来看向他,随口喃喃了句。

  “......嗯,回来就好。”

  “......”卢成觉得四爷这话说得有些奇怪。而且四爷明明在瞧着他,但好像又不是在瞧他,眼睛里少了几分锐利,多了些混沌。

  四爷竟然有心事?他觉得四爷脑袋里每天要过几百件事情,每件事情他都能迅速想出应对的办法,因而不会有哪件事滞留在他心里,也自然不会有这样晃神的时候。

  此时,许绍元已经从思绪中抽离出来,便问卢成在蓟州查到了些什么。

  “回四爷,那个乞丐姓蔡,单名一个平字。他是蓟州人,是两年前蓟州卫垛集的新兵。去年沈将军在关外殉职,当时带上了蓟州卫这两年垛集的几百个新兵。那些新兵几乎都死在关外,此人竟然活了下来。想来此人是没有再回去服役,就逃到京师来了。”

  许绍元仔细听着,想到那小姑娘为了找这个逃兵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又将这个逃兵庇护在她的南货铺里,立时生出许多联想。小姑娘做了许多不寻常的事,上次偏偏要去北颜就是其中一件。去北颜的事他不大揣测得清楚,不过她找这个逃兵蔡平,想来是为了知道她父亲出事时的情形......但这些事情,早都写在奏折里了,难道她对奏折里的说法存疑?

  他此时还顾不上这事,便压下不提,吩咐了卢成一件更要紧的事。

  “你去何仙坊的那间南货铺问问,下个月初一,她能否出来见一面。”

  卢成略一顿:“......是,小人这就去。”

  以往都是申公子来找四爷,自打上回申公子把四爷一个人扔在酒楼里,四爷就愈发上赶着了。四爷与申公子的关系还真是惹人好奇......

  卢成传的消息,青岚当日下午便接到了。

  她也很是意外。毕竟从前都是她去找许先生,许先生何曾来找过她。两人几日前才见过面,他若又有了急事也可以让人带话,却只是要求和她见面。

  其实上次见面的时候,她便觉得许先生有些奇怪了。他给她梳头的时候就是,他把手覆在她头上的时候也是,他看她的眼神就像是他心里积累了许多的情绪却没有向她表露,只有如此才能稍作疏解。

  但是,她和他已经如此熟络,有什么话是不能对她说的?

  不过反正只是见面而已,和他聊聊天也没什么不好,她便还是如先前一样,提前去请示了秦氏。

  胡婆子正好在院子里忙活,秦氏交代她下个月初跟青岚过去,她连连应下,待青岚走后,她便急忙将此事告诉了常清。

  “小姐,四小姐月初又要出去了,奴婢这次还跟着么?”

  常清想了想:“你上次说看见她打扮成男人的样子进了一家铺子,还和一个男人很是亲近,你没瞧错吧?”

  “绝对没有!”胡婆子差点就指天发誓了,“奴婢那时为了看清正脸,还专门跑到她们前面去往回看,差点让四小姐发现,奴婢吓得心都快跳出来了。”

  常清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你先不要对别人说起,让我好好想想。”

  她想要的既不是让沈青岚受罚,也不是让沈青岚坏了名声连累沈家、连累她。她还需等待一个时机,将此事用到刀刃上。

  ......

  这几日,沈家大门紧闭,极少待客。沈茂入狱的事也早已传开,这种时候也无人想和沈家沾上边,除了文清一家来探望过之外,客人寥寥无几。

  门外连日安静,连门房的小厮都渐渐松懈起来,靠在廊下打瞌睡。门外有人敲了半晌,也无人去应门。还是一个正巧经过的小丫鬟听见了动静,才把那犯懒的小厮拍起来。

  “......谁呀?”那小厮不耐烦地喊了句,外面的人不说话却还在敲,听上去有气无力的。

  那小厮被敲得无法,走过去忽地把门打开,外面那人竟一下子扑倒在地上。

  小厮见那人一身绯袍,吓得把人扶起来查看。那人干干瘦瘦,满脸胡子拉碴,小厮正想问他是哪位,才赫然认出来,那正是自家大爷沈茂。

  家里的顶梁柱平安无事地回来,整个沈家立时沸腾得像热油锅里滴进了水,众人一个个如蒙大赦,几乎就要弹冠相庆了。

  沈茂被小厮背回了峻茂馆,众人或出于关心或处于礼貌,纷纷跑过来探望,全被秦氏给挡了回去。除了大房的人以外,只有周氏得以看看儿子的模样。

  沈茂睡了好长一觉,第二日下午才迷迷糊糊地醒了。秦氏亲自伺候他沐浴、更衣,让人给他梳头刮胡子,收拾得如往日一般干净利落。

  然而沈茂往炕上一坐,依然是直不起腰来,一张脸青里透着黄,双目黯然全无一点神采。秦氏想起丈夫身后那一道道青紫的淤痕,忍不住吧嗒吧嗒地掉眼泪。

  沈茂突然被抓进去,又突然被放出来,一家人只觉得是老天有眼,还了大爷清白,谁也没想到旁的。青岚亦不例外。许先生拒绝得干脆,应当与他无关。

  文清的母亲宋氏听说沈茂回来了,和文清一起赶过来探望。宋氏又私下将秦氏叫到一旁说话。

  “万幸妹夫平安回来了,不瞒你说,我们这些日子也陪着你们揪心。先前你说要来找我,是不是要谈清姐儿的亲事?我这些天除了担心妹夫,就在担心这事呢。”

  秦氏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想把这两个孩子的亲事定下来?”

  宋氏一拍大腿:“那是自然!你也知道我一直喜欢清姐儿。不怕你不爱听,我先前真怕因妹夫的事,侯爷会不同意这桩亲事。所幸现在妹夫清清白白地出来了,我想尽快把这事定下来,心里才踏实”

  秦氏自然是高兴地不得了,待宋氏走后,便将此事告诉了常清。

  常清听罢,呆愣地盯着母亲瞧了一会,才抚着胸口吐出一口气来,眼眶都有些湿润了。她盼着这一日已经盼了太久。

  “......可是,四姐姐还在前面拦着呢。依父亲的脾气,她若不定亲,便轮不到儿定亲。”

  秦氏抿了抿唇:“你爹出事前,倒是有三家上门来问过她的事,我那时候觉得都不太满意,就还没应他们的话。”

  常清哎呀叹了声,摇了摇她的手臂:“四姐姐条件也不怎么好啊,咱们干嘛挑剔人家!表哥他样样惹人眼,又是新科探花,万一某日被哪个世家捉了婿,那可怎么办!”

  秦氏猛地抬起头来,闺女说得甚是有理,反正岚姐儿的条件也说不上好,不如趁着那三家还愿意,从里面挑个最好的给她不就行了。

  秦氏比来比去,选中了张家。张家大爷是山西布政使,一方之长,而张家在京内京外也有不少产业,可以说是尊荣、体面、钱财一样不缺。

  她早先就觉得张家的条件最好,所以早就和相熟的太太打听过张家少爷的情况。

  结果不打听还好,一打听才知,这位张大少爷实在不成器,举业不成不说,未娶正妻便先养了两房外室。

  这回,秦氏狠了狠心,反正这些事情都是她悉心打听才知道的,若是不打听,那张家看上去也挺好。

  她便差了一个丫鬟去给张家送口信,请他们家大夫人这两日有空的时候来家里一叙。

  安排完这些事,她心里踏实多了,便躺到竹榻上,让方才给她打扇的刘姨娘给她揉腿。她是用惯了刘姨娘的,只要在自己的院子里,即便有富勤家的能伺候她,她也还是会让刘姨娘也在一旁伺候着。

  刘姨娘乖巧地应了,揉到秦氏睡着才悄悄退了出去。

  她回到自己的西厢,见儿子应芳在读书,便附到他耳边,说了几句。

  “快去告诉你四姐姐!”

  她感激青岚待应芳好,此时便是投桃报李的机会。

  应芳嗯了声便一路跑到青岚的小院子,将张家的事和秦氏的态度一五一十告诉青岚。

  青岚听得心惊,没想到大伯母已经选定了人家,她想来想去,眼下要避开这桩亲事也只有一个办法了......

  请示过周氏之后,青岚和庆安一起去了姨夫家。周氏感激刘家先前帮忙打探消息,并无二话。

  姐弟俩问候了姨夫之后,青岚便将知言叫到了跨院和他谈事情。

  “哥,这回是火烧眉毛了,你一定得帮我!”

  “帮你什么?”

  “......你让姨夫找个人,这两天就上我们祖家提亲。”

  知言惊得目瞪口呆。

  院外有个人正朝这边走来,此时却停住了脚步。

  作者有话说:

  9pm发,10pm改字

  感谢在2023-07-17 22:00:50~2023-07-18 21:02: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兔兔还是一个宝宝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