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1)

她的1979 银河灿烂 1811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40章

  草长莺飞的时节, 进步工业园区正式动工。

  陈兰君特意换了一天课,与姐姐凤君共同来参加开工仪式。

  虽然忙得团团转,但老亮还是坚持过来与陈兰君姐妹打了个招呼。“来了, 时间还挺早,来, 到台上坐。”

  老亮很清楚,不论是提出这个概念, 并且第一个掏钱投资的陈兰君, 还是在香江奔波,仅花费一个月时间就将一期工房全部卖出去的陈凤君,对于进步工业园区的建设,陈家姐妹是立了大功的。

  虽然并不能从经济上直接给她们回报, 但老亮把这份情谊记在心里。时间那么长, 总能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找到机会, 回馈这份情谊。

  寒暄了几句,老亮被另一个喊去处理别的事。

  凤君在陈兰君耳畔悄悄问:“我们真的能在台上坐?”

  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明明……感觉自己还是个小企业呢, 又不是什么正经的国企领导, 竟然也能成为座上宾?

  陈兰君笑着指一指台上:“放心啦,你看,连姓名台签都有, 安心就坐,不会有人赶你走的。”

  主席台靠边的位置, 摆放有她们姐妹二人的姓名台签。一看就知道这是老亮特意让布置的人放的。

  她轻轻推着凤君的肩膀, 将她带到指定的位置。

  开工仪式在户外,座位嘛也很朴素, 但架不住有特殊意义。

  陈兰君压着长裙裙摆,就坐在台上,目光瞥见旁边的姓名牌,先是一愣,而后笑起来。

  “你怎么了?忽然笑这么高兴?”凤君不解。

  陈兰君侧一侧身,示意她看旁边摆着的姓名牌:“姐,你瞧。”

  大红色的纸张,黑墨清清楚楚写明三个大字:“邵清和”。

  旁边竟然是邵清和的座位。

  凤君了然,哼了一声:“他来,你就这么高兴。”

  “才不止是为这个呢!”陈兰君用愉悦的语气说,“你还记得,送我上大学那年,在穗城看过的那场剪彩仪式吗?”

  凤君想了想:“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啊,对!”

  她一拍手掌,说:“出席那场剪彩仪式的,有邵清和对吧?”

  “没错。”陈兰君笑着点头。

  她仍记得那时候的场景,人群喧嚷,台上竟是天之骄子,而邵清和置于中心,占尽日光辉煌。

  那时候,心里就在想,要到何时,自己也能如此,受万众敬仰。

  她望一望旁边写有“邵清和”的姓名台签,又瞧一瞧自己面前的“陈兰君”姓名台签,心里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

  独自微笑了一阵,领导并邵清和都来了。

  乱糟糟的场面,人头攒动,邵清和一来,人虽在与领导打招呼,余光却在找陈兰君的身影。

  最后,目光轻轻落在台上。

  她怎么,笑得如此畅快?

  虽不知所谓何事,但瞧见她开心,他竟也奇异地感到快乐。

  “来,我互相介绍一下,小邵总,这也是香江的企业家,陈凤君、陈兰君。”

  陈兰君起身,一张脸眉眼弯弯,她伸出一只手,微笑打招呼:“小邵总好。”

  这样的姿态,明摆着是避嫌。

  在公共场合,她一向注意,不会与他过度亲密。

  邵清和尊重她的意见,便也一如往常,缓缓伸出手:“幸会,兰君小姐。”

  只是握手的时间,稍稍长了几秒。

  旁边的老亮眼睛微微放大,面上不显,心里却已经开始嘀咕:和陈凤君打招呼就是“陈小姐”,到了陈兰君就是“兰君小姐”,连握手都要多握几秒。

  哼,还是资本主义大少爷的作风,花花公子。

  老亮心里把陈兰君当器重的侄女看,见状,立刻寄过去,往前一步,硬生生把邵清和的手抢握过来。

  “小邵总,请这边坐。”

  陈兰君偷笑。

  这是把邵清和当流氓防着了。

  邵清和无奈地向她投来目光,像是在说“没办法”。

  总之,两人并肩而立,一共在台上参加了这一次进步工业园区的开工仪式。

  陈兰君戴上安全帽,为正梅集团的工厂地基挖了第一铲子土。

  鹏城速度名不虚传,伴着春风,工人们加班加点、热火朝天忙建设,连夏秋的台风,也最多只能延迟几日的工期。到冬日,众人穿上外套之时,最新投建的几座工厂正式交付。

  园区中心,左侧的黄金位置,就是正梅集团的厂房。

  虽然工期急,但是建筑质量可一点都不马虎,三层的厂房非常结实,配套的办公楼与员工宿舍皆是清一色的红砖风格,美得很大气——不好看才叫奇怪了,她是完全照抄的邵清和工厂的图纸,而邵清和的工厂图纸,是特意请国外知名建筑师设计的。

  因园区中心这两座毗邻工厂的风统一,不知是谁先带头喊“双子厂”。

  “砖头卸载双子厂前坪广场了。”

  “等下去双子厂前面领物资。”

  ……

  久而久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叫双子厂。

  陈兰君请了鹏大建筑系的老师和学生,一同来验收,检查无误之后,痛快地签字付尾款。

  钱款汇出,账面的资金少了一点。

  谢天谢地,只是一点,整个账面的影响不大,不至于像正梅集团初创时,钱一花出去,米缸就空空如也,只怕断炊。因此凤君签字也很痛快。

  陈兰君调侃她:“我们的欧朗台转性子了。”

  凤君笑着说:“还说呢,你以为我愿意像老妈子一样管着你用钱?只是怕工钱发不出来。眼下马上就要到结算日了,各个子公司的利润都要汇过来,我怕什么。”

  是真富裕了,单是“运动力”饮料,按照财务人员的预计,年利润应该有两千多万,按照五五分成,少说也有一千多万汇到正梅公司的账上。

  另一个大头,是在香江名声鹊起的幸食记,也有几百万的利润。

  零零散散加在一起,足够购置新的工厂机器以及新工厂后续的各项开销。

  陈兰君说:“等钱到账,第一件事是把年终奖给工人们发下去,大家都很辛苦,拿一个厚厚的利是,好过年。”

  “行,我知道的。”

  关帐结算的那一日,陈兰君正在鹏大上课。

  正讲到一半,忽然瞧见玻璃窗外,竟然站着凤君,脸色很不好看。

  情知有异,陈兰君掐着点下课,走向凤君。

  “怎么了?”

  凤君低声说:“运动力那边打来的款,只有七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