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5 章(1 / 1)

十殿阎罗之八阵图 傲雪18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怨念减少,可幽冥界却互相争权夺利,四处网罗亡魂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实是三界混乱的罪魁祸首。”

罗康听完旱魃的一席话,心中怒火中烧,他大声质问着旱魃道:“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人,手握着万千生灵的性命,到底有没有一丝一毫的敬畏之心?他们或生或死,只在你们的一念之间,可是你们却互相算计,争权夺利,你们心中将生命至于何地?将我和我的亲朋至于何地?!”

旱魃闻言面露愧疚之色:“罗康,我能感受到你心里的苦,处在这漩涡洪流之中,你是这三界中最不幸的人,所以,我想要尽自己绵薄之力,为你再做些什么,算是我个人对你的补偿吧!”

“少在这猫哭耗子了!”罗康大怒:“你们这些仙人,大神,什么事情都算得明明白白,偏偏要故弄玄虚,装作多么NB的样子,玩弄别人于股掌之间,这有意思吗?你是不是还想要继续利用我?没关系,我已然一身的罪孽,无论如何都洗不清了,我不在乎了!有什么阴谋诡计,你尽管使出来!”

旱魃看到罗康瞋目切齿的样子,心中酸楚,不禁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伸手一把将罗康揽入怀中安抚道:“孩子,你受委屈了,我走之后,再没有什么可以遏制你汇阴的体质了,你会死的,所以,你必须要找回《八阵图》,这样才能继续活下去!”

“我不用你管!”罗康咆哮着,想要挣开旱魃的双臂,但无奈她的力气巨大,丝毫没有产生效果。

“你要是死了,怎么对得起林梓?怎么对得起她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对得起对诸葛云的承诺?又怎么对得起为你拼上性命的父母?”

罗康闻言,心中怒火瞬间化为一腔悲愤,瘫坐在苍茫大地上嚎啕痛哭。

“我要怎么做?我到底要怎么做?”

声嘶力竭的声音回荡于天地之间。

“你还记得诸葛云临死前对你说过的话吗?”

罗康一怔,抽噎着看着旱魃,呆呆地摇了摇头。

“他说,你的父母,现在和司马懿在一起!”

“什么?!”

罗康旋即起身,空洞的眼中立刻有了一丝光彩。

“你……你说什么?我爸妈还活着?”

旱魃将罗康扶起来后言道:“总之这是一个好消息,所以你要好好地活下去,有太多的人需要你活下去!”

“别,别走!你把话说清楚!”

诸葛亮在车厢内乘客的怒目下,将刚打开的矿泉水,一半倒在了罗康的脸上。

“小点声,现在已经子时了,别人还要睡觉呢!”

罗康大梦惊醒,丝毫没有在意自己湿透的衣服,他抓住诸葛亮的胳膊拼命的摇晃着叫嚷道:“诸葛前辈,你知道司马懿在哪里吗?”

诸葛亮闻言,把余下的矿泉水也浇在了罗康的头上:“我不认识什么姨,你弄疼我了。”

罗康这才反应过来,虽然三国后期,司马懿是和诸葛亮齐名的军事家,但是在诸葛亮初出茅庐的时候,司马懿还只是曹操手下的文学掾,而且司马懿看不起篡汉的曹操,不愿意为其出谋划策,所以鲜有建树,诸葛亮自然也就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号。

冷静下来的罗康,轻声对诸葛亮说:“诸葛前辈,你和我说实话,你要去找《八阵图》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不是想借助它的力量留在人间呢?”

诸葛亮冷笑道:“我见你为了朋友只身犯险,颇有几分义气,本想救你一命,可是不曾想你也是个小肚鸡肠,令人失望!”

“不不,大神,我真的只是担心我朋友,也就是您转世之人的安危,别无他意!”

诸葛亮摆了摆手说:“你不用解释,《八阵图》本身没有什么稀罕,但是若以此布阵,可上保社稷,下安黎民,我只是不希望它落入歹人的手中。”

“就像您命姜维在蜀中布的阵一样吗?”

“谁是姜维?”

“呃……”罗康又忘了此时的诸葛亮还年轻。

“你的为人,我想听一听我夫人的说法,其实这次来见刘备,我也是这个目的!”诸葛亮淡定言到。

“原来如此,然后呢?”

诸葛亮说:“倘若你为人不错,我便救你一命,若不然的话……”

“如何?”

“我亲手了结你!”

332.混世四猿

紫微星阁,受负伤的伯邑考委托,陈友谅将陆游送出了门外。

“既然紫微大帝已有安排,我也就放心了,我现在即刻赶回十殿,将此事告知南方鬼帝,也让他能够安心,阁下请留步吧!”

“既然如此,陆王一路顺风,恕友谅不远送了!”

二人拜别后,陈友谅旋即转身,要返回紫微星阁,突然,一只手从他的身后捏住了他的脖子,寒意袭来,就连他这个鬼魂都觉得分外刺骨。

“谁?”

陈友谅想要转身,却发现自己根本动不了,只能勉强从喉咙里挤出这一个字。

身后之人冷笑道:“数百年前,采石矶一役,你杀害故主徐寿辉自立为帝,使得长江以南再无强敌,助我大明太祖一统天下,也算是我半个恩人。想不到,紫微大帝伯邑考竟然会把你这样的小人留在身边,就不怕你把他也杀了吗?”

陈友谅慌忙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徐寿辉虽然对我有知遇之恩,但是他胸无大志,偏安一隅,迟早要被朱元璋所擒。

万般无奈之下,我才越俎代庖,杀其以控红巾军,若不是鄱阳湖一战赶上退潮,战船搁浅,此时我才是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

“够了!”身后之人怒言道:“就算是你能侥幸取胜,也不会有人扶持你这样的皇帝,我郑家保明皇近百年,岂容你在此胡言乱语!”

“你!你到底是谁?”陈友谅感觉脖子都快断了。

“我是大明郑氏后人,台湾国姓爷曾孙——郑继功!”

陈友谅闻言一惊,自从他身死鄱阳湖后,便被后人安葬在这长江之畔,谁想紫微大帝宝刹就位于陵墓上方,于是他便未入轮回,在紫微星阁讨了一个差事,一直至今。

度年如日,在此处,看着自己的宿敌朱元璋及朱明历代皇帝励精图治,将华夏大地治理得国泰民安,他心中不免平添几分敬佩之情。

五百多年前,李自成起义、吴三桂叛变、朱由检上吊于煤山,明朝覆灭,清军入关,结束了汉人统治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陈友谅见之,也倍感痛心疾首。

就在朱由检死后不久,郑成功赶在清军南下前,起数万战船越过台湾海峡,从荷兰人手中夺回了台湾,为明朝东山再起保留了最后一丝希望。

这一幕也让陈友谅倍感欣慰,从此时常关注着台湾局势,直到姚启圣和施琅率清军登陆,国姓爷之子郑经自刎于黒蛟崖。

“你是郑可塽的儿子?”陈友谅发问。

“放屁!郑克塽是我的杀父仇人!我的父亲是郑克臧!我叫郑继功!”身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