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7 章(1 / 1)

拜师四目道长 东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己探索。

良久后。

“哎咿呀!”

伴随着兴奋至极的声音,太乙真君一蹦三尺高。

胖脸堂红,鼻头冒汗,仿佛喝了十斤烧刀子。

狭长却窄小的眼睛中,冒着贪婪至极的绿光。

“哈哈!”

猖狂、得意,兴奋到极致的笑声中,太乙真君手舞足蹈,活像话本中的范进中举。

徐君明知道这东西的重要,但他实在忍不了太乙真君现在癫狂得意的样子。

催动青铜镜,一道清冷的镜光,笼罩太乙头顶。

刹那间,仿佛一盆凉水浇下。

兴奋的大火,瞬间熄灭。

一种波澜不惊的平静,横亘在太乙真君的心头。

心情的平静,跟亢奋的肉体之间激烈碰撞,差点让太乙灵魂出窍。

古古怪怪的扭动了几下后,总算是正常了。

“本尊,难得碰到这种惊天大机缘,就不能让我高兴高兴?”

“你高兴的有点过头了。说吧,这东西是什么?”

有青铜镜的清净灵光,太乙真君想兴奋都兴奋不起来。

“你来看。”

太乙真君法力一催。

吼!

一声仿佛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霸道巨吼,突然在耳边响起。

但见。

无穷黑色玄光,从那黑色硬块上蒸腾而起。

伴随着强横之极的吞噬道韵,一头羊身人面,虎齿人爪,腋下双目大如山岳的庞然巨兽,从黑色玄光中显化出来。

一声声巨吼,震动耳鼓。

庞然煞气,撼动心神。

虽然只是气息幻化,但那巨兽的凶威,仍然让他这金仙,忍不住心生惧意。

“饕餮!”

徐君明自语道。

太乙真君一收法力,光芒收敛,饕餮的身影逐渐消散。

“正是饕餮,而且跟我们得到的那张饕餮之皮同源而生,显然来自同一头饕餮。不过比起那张皮,这饕餮内丹乃是其修炼亿万年的精华所在,珍贵千百倍。”

婆娑着手中干瘪的内丹,太乙真君满脸的爱惜。

有了这宝贝,他以后亿万年内,不需要再每日辛苦打坐炼气,只要不断感悟吞噬大道,修为就能够不断提升。

真真正正的大机缘!

“这东西是蔡京送来的宝物,你得了它,也欠下了此人的因果。日后保他一命吧。”

“哈哈,包在我身上。”

太乙真君拍着胸脯道。

有了这饕餮内丹,别说是保他一命,就是三命,他也愿意。

“本尊,无事的话,我先走了。”

看他迫不及待的样子,徐君明挥了挥手。

抓着内丹,太乙真君瞬间消失。

他已经迫不及待参悟这枚重宝了。

第七百四十八章百年之后

第七百四十八章百年之后

……

车辚辚马骁骁,来往行人把足有二十丈宽的官道,填得满满当当。

一个骑在马上的紫脸大汉,看着周围繁华的情形,神色中看不出喜怒。在他左侧跟着一个身穿青袍,头戴四方帽,气质儒雅的老者;而在其右侧则是一个身材高大,下颌留着长髯,神色肃穆,双目中透出威仪之气的半百老者。

三人骑在马上,随着赶路的商旅逶迤而来。

“进入朔方郡后,景色果然不同了。”青袍老者饶有兴致的看着周围的一切。

“仲平,那田中所种的就是黄粱米?”

顺着老者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株高近一丈,穗子金黄,颗粒饱满圆润的高粱映入眼帘。

“正是此物。”

半百老者点了点头。

“仲平可尝过这黄粱米的味道?”

“尝过几次。”

“味道如何?”

“灵米自然不比凡俗之物,虽然对先天之上的修士作用不大,但对于还在筑基的修士而言,此物所含灵气中正温淑,杂质极少,是比黄芽丹更好的筑基之物。”

“…崇山书院门下弟子多用此物,故而即便是资质差,悟性不佳者,也可借助此物修行武道,进而成就先天。”

看着街道两侧,高大的树木间隔下,一望无际的高粱田,青袍老者皱眉道。

“如此一来,崇山门下弟子岂不是尽为先天?”

“崇山书院分为下院、中院、上院、总院四级,下院的毕业标准就是先天期。中院是金丹境,上院为元婴境,总院为元神境。”

“…以朔方郡为例,每一个县,都有一个下院;一个府则有一个中院;一个郡则有一个上院。朔方郡有三十二个府,四百九十七个县。”

“…朔方郡自崇山书院北拒辽国,西挡西夏后,人丁恢复较快,如今已有三百亿人丁,其中至少五分之一都是崇山书院培养的弟子。”

半百老者的话,让青袍老者和最前面的紫脸大汉尽皆变色。

先天武修在大宋是成为精锐士卒的标准,若是刚刚一切如他所说,朔方郡一郡之地的战争潜力就超过了大宋一道。

“主上,应当尽快在大宋各地推广种植黄粱米。”青袍老者肃然道。

“没用的。”

半百老者摇了摇头。

“自黄粱米出现,效用为天下所知后,天师道、神霄道等道门,甚至是臣,也曾暗中得来种子,尝试种植。但无论产量还是效用,皆不及崇山书院门下黄粱米,甚至连一半的效用都不到。”

“…而且灵气稀疏之地,都种不活此物。根本无法像朔方郡这样大面积推广。”

“这是为何?”紫脸大汉皱眉道。

“米种不行。”半百老者肯定道,“崇山书院弟子种植的米种,都是从上院分发下来,其中蕴含少许造化灵气,自然长得好,效用大。但这造化灵气,种上一代后就会消失。故而我等得来的米种,才难以相比。”

“造化灵气?造化道?”

“传闻崇山书院上院中有造化道功诀传授,但能进入上院学习者数量太少,而且多是崇山内门弟子,封锁严密,故而臣也不知其中虚实。”半百老者点头后道。

“未曾想崇山书院成立不过百年,就已经打下了如此雄厚的根基。崇山真君徐君明果然是一代雄才。”青袍老者叹道。

半百老者认同的点了点头。

百年前,崇山真君徐君明遣门下弟子虬髯剑圣燕赤霞,带着辽国南部七州的地图进献给朝廷的时候,天下震动,大宋威望达到顶峰。

徽宗陛下更是凭借开疆拓土之功,成了仅次于太祖的明君。

为了嘉奖崇山书院的功勋,曾经的辽国七州,现在的北地三道,四十九郡,三分之一成了崇山书院的封地。

但实际上,剩下的郡跟朔方郡一样,明面上是朝廷之地,实际上早就成了崇山书院的跑马场。

只是因为蔡京一党在朝中遮掩,才不至于让此事大白于天下。

“主上,崇山书院乃是我大宋国祚最大的威胁,而且还要甚于金、辽,需早做防范才是。”头发花白的老者沉声道。

紫脸大汉点了点头。

金、辽都是妖族,天然就没有统治人族的基础。

而且他们把人族视作人彘的历史,也让中原势力视他们为死敌。

崇山书院则不一样,本身就是人族势力。上有金仙祖师坐镇,下有亿万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