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后,一拍法袋,一面三角法旗落入地面。
阵法衍生,把周围隔绝开后,他的身影瞬间消失。
一屁股坐下来,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合该道爷我大发利市,居然能在这里碰到昆仑弃徒何足道,风闻这厮盗取长在昆仑白鹤崖上的仙根七宝仙葫,以及九十六颗翠玉梨。”
“如今七宝仙葫虽未曾到手,但有了这四十七枚翠玉梨,道爷我的修为便能更近一步,说不得最后元神在望。”
自言自语的同时,伸手朝袖中一摸,兴奋的神色瞬间呆滞。
“我的梨呢?”
气急败坏的声音从林中响起。
“他姥姥的,是那个龟孙子偷了老子的梨!”
此时酒楼之上,徐君明手里拿着一枚比成人拳头还要打上两圈,灵光隐隐,通体翠色,如同上等美玉般的梨子,掂了掂后,放在口中咬下。
瞬间丰盈甜美的汁水,浸润了唇舌。
浓厚的果木清香,伴随着浓郁的清香,直入肺腑。
“这梨子到是不错,灵气如此丰厚,起码也是洞明上品的灵根。”
洞明级别的灵根可是好东西,虽然徐君明降妖伏魔无数,还得了黑心魔教、重阳道和龙江水族的积累。
手里的洞明级灵根,也不过株而已。
灵果更是稀少,除了剿灭黑心魔教时得了一颗洞明中品的龙眼,便是在龙江水族那里得了一株洞明圆满的金灵果。
也幸亏是这两株灵根,徐君明的九黄丹才有机会炼出来。
“老爷,那个,这梨子是哪来的?能否给老牛我尝尝鲜?”
看着眼睛直勾勾盯着自己手里梨子,几乎留下口水来的夔牛。
想到自己妙手空空得来的梨子不少,吃上一两个,后面的用来炼丹也无妨。
随手一扔。
夔牛连忙伸手接住。
“念在你一路辛苦的份上,这香梨老爷就给你了。吃完记得把种子留下。”
“多谢老爷,多谢老爷体恤老牛。”
说着,张开大嘴,咔嚓咬了下去。
“好吃,好吃,这梨子真好吃。老爷,这梨子的灵气好生浓郁,应该是洞明级的灵果。”
“没想到你这老牛还有几分眼力,没白费老爷我的教导。”
“嘿嘿,那当然。老牛跟在老爷身边,于修行上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否则以后跟着老爷出去,岂不是给老爷丢人?!”
徐君明撇了他一眼。
这老牛虽然又懒又馋,但修行确实还算用功。自从在华夏世界昆仑之墟中跟了自己到现在,一路从金丹到元婴,又从元婴到元神。
而且参悟的又是相对比较难修的雷道。
虽然有它体内夔牛血脉加持,天资不俗。
但能在百年之内,便突破元婴、元神两重大境界,其刻苦修行之功也是重要原因。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七宝灵葫
“老爷,咱们地皇山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一株洞明灵根,您居然没炼丹,舍得给我老牛吃?”
“老爷我也是慷他人之慨。”
徐君明虽然并未把幻术一道作为自己的主修道法,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一点都不懂。
在那中年道士动手的时候,他就发现了。
不过那道士也是聪明,并不是直接施展幻术,而是玩了一个种梨道士的把戏,让那汉子慢慢放下了戒心,才中了他的幻术。
而后施展妙手空空之法,把梨子从那汉子法袋中盗了出来。
唯一令徐君明有些惊讶的是,那道士居然用的是壶天之法。
不过他并未领悟壶天之道,而是掌握了一件壶天法宝,其作用类似于徐君明炼制的壶天灵符。
徐君明把那中年道士的行动看在眼里,若是那汉子是个良善之辈的话,他到是不吝帮上一把。
但对方身上那怨气虽不重,却也不少。如果不是顾忌这里处于闹市,徐君明早就斩杀他为民除害了。
所以,在看到那中年道士谋夺对方法袋中灵果时,徐君明便提前下手,把这梨子拿到了自己手里。
当然,顺手牵羊,还得了一件大宝贝。
神识浸入道袍内空间,除了自己熟悉的灵宝灵丹,多了四十多个翠玉大梨,以及一片高十丈左右的巨石。
这巨石上下丰满而中间狭窄,颜色半灰半白,上半部分呈淡白色,下半部分成青黑色。
白色的部分,散发着浓郁的造化灵气。
青黑色的部分,散发着浓郁的戊土灵气。
打眼看去,巨石的形状仿佛一只站在岩石上,将要展翅翱翔的羽鹤。
一株成人大腿粗的翠绿色藤蔓,从岩石中长出,环绕山石生长。
水缸大小的叶子,翠意撩人。
浓郁的乙木灵气,浑厚无比。
在宽大的树叶中,从上到下依次开着赤、黄、青、蓝、紫、黑、白,七个颜色的花。
其中赤色最大,黄色次之,后面的相差仿佛。
一个指肚般大小的赤色小葫芦,从赤花中间长出,即便只是神识,徐君明也能感觉到这赤色葫芦花和葫芦中散发出来的浓郁丙火灵气。
黄色小花是戊土灵气。
青色是巽风灵气。
蓝色是葵水灵气。
紫色是雷霆灵气。
黑色是壶天灵气。
白色是造化灵气。
不过除了赤色花朵中长出了小葫芦,其它花朵中并无异样。
“七宝灵葫!”
徐君明在看到它的时候就认了出来。
他博览群书,见识丰富,七宝灵葫这种仙根灵种,当然不会不认识。
“传闻昆仑派白鹤崖上边栽种着一株七宝灵葫,不知这一株是不是?”
想到此处,徐君明审视着仿佛羽鹤状的岩石,瞬间明白过来。
“看来它就是了。不过这宝物传闻乃是昆仑派至宝,如何会流落在外?那汉子又是如何得到的?”
猜测之余,突然感觉到身边灵气震荡起来。
“老爷,有人在斗法。”夔牛道。
徐君明点了点头,催动丹田内青铜镜,抬头看去。
以他现在的境界,青铜镜辅助下,千里之内的一切都可尽收眼底。
真正具备了千里眼的神通。
大元港千丈高空处,此刻正激斗连连。
其中便有徐君明先前所见的卖梨汉子。
此时的他正手持一柄玉如意,头顶漂浮一面铜镜。
玉如意一刷,便是火光四射,赤焰滔滔。
铜镜光华流转,洒下阵阵光辉,把卖梨汉子护在中间。
两宝一攻一防,配合无间,极为玄妙。
尤其那铜镜还是一件灵宝,防守起来,如同水银泻地,水泼不进。
围绕着卖梨汉子,有三个身穿紫色道袍的男子。
看他们的打扮,正是昆仑派弟子。
“严师弟,你若是肯跟我回昆仑山,在师父面前磕头认错,自罚麒麟崖,还有机会改邪归正,重回本门。如若不然,师父出关后,雷霆之怒一发,你必死无葬身之地。”
一个下颌留着三缕长髯,看着一身正气的中年道士义正言辞道。
“呵呵,哈哈。”透着讥讽的大笑后,“磕头认错,自罚麒麟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