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徐君明点了点头。
“师兄还有看守天兴洲火眼的重任,不能离开太久。”
看他情绪低落,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
“放心,以后师兄会经常来看你的。”
一拍葫芦,掌中现出一枚玉简。
“大师,这是我参悟厚土道法的一些感悟,希望对大师修行有所助益。”
“阿弥陀佛,君明,多谢了!”
事关道途,一休大师也没推辞。
徐君明微微点了点头,环视众人一眼。
“我走了,来日再见!”
话犹在耳,人已经消失在远方。
往后的日子,徐君明来往于天兴洲火眼和宗门之间,偶尔会到家乐那里住几天。
在天兴洲火眼修法练道,在宗门更多还是参悟上清神雷法、金光八卦、玄阴斩鬼剑等七门道法,以及三十六门真传。
有无数本门前辈的修炼经验作为参考,徐君明进步神速。
丹田内达到赤色阶段的本命符箓越来越多。
时间一晃,就是五年!
五年来,凡俗间军阀混战,天下越来越乱。
修行界也是妖鬼频出,乱象渐生!只有大宗高门,或者金丹修士镇压的地方,还算是平静。
徐君明盘坐在静室内,头顶百会穴正上方三尺,一张赤红的符箓灵光闪烁。
渐渐的,红色中多了一点点紫。
红色渐淡,紫色越来越多!
但就在整张符箓全部转换为紫色的时候,突然颤动起来。
片刻后,紫色消退,符箓重新变为赤红色。
叹了口气,睁开双目。
“还是不行!”
五年来,他已经把自己主修的十二门道法,全部领悟到赤色阶段。甚至得意于茅山前辈的修行经验,丹田内赤色阶段的本命符箓,多了二三十枚。
但五年下来,却没有一张本命符箓可以进阶到紫色阶段。
这一阶段的本命符箓,称之为元神紫符。
茅山创立至今,弟子上万,但能修炼到元神阶段的修行者却并不多,留下的修行笔记还不到五十份。
而且这五十份修炼心得,还分散在不同的法门上。
想要凭借这些修炼心得,短时间内把本命法符领悟到紫色阶段,还是太难了点。
平心静气后,内视丹田。
青铜镜在中间熠熠生辉。
周围命运法符、壶天法符、地皇法符、轮回法符、灵魂法符,以及九峰山和一梦黄粱两件灵器,组成了围绕青铜镜的第一个圆环。
原本应该在这里的阴阳法符和阴阳大磨,如今在任无极手中。
除了蓝色阶段的命运法符,其余法符都是赤色阶段。
第二个圆环,全是赤色法符。饱含斩妖剑符、封印法符、火焰法符、雷霆法符、炼丹法符、水母法符、神木法符等,共计二十三个。
最后一个圆环最多,足足有近一百多枚,蓝色居多,白色只有二十个左右。
当青铜镜对悟性的辅助增强,徐君明明悟的道理越来越多的时候,即便只是触类旁通,也能很容易把一门道法领悟到蓝色阶段。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三黄丹
第二百七十一章三黄丹
“叮铃!”
清脆的铃声,把徐君明从入定中唤醒。
弹指去掉门上的封禁,一只飞鹤进来后化为信笺,飘落掌中。
看完上面的字迹后,徐君明翻掌收起,伸手一招,旁边插在地上,中间挂着铜铃的青竹杖,飞入掌中,抬腿出门。
这个名叫崇山居的小房子,是他在茅山宗门内的落脚地。
一年十二个月,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见过崇山师叔!”
路过的年轻弟子看到他,连忙躬身问候,目露崇敬。
没错,徐君明入道二十二年后,茅山也有了新一辈弟子。他顺利的混上了师叔辈。
不过,比起身份的变化,他在茅山中的地位反而更受人尊敬,尤其是年轻一辈。
“他就是号称修行界最年轻金丹修士的崇山师叔?”
“嗯嗯。不过崇山师叔可不仅仅是最年轻的金丹,实力更是强横。尤其五年前,斩杀西昆仑三妖王之一的金雕王,震动整个修行界。被誉为将来最有实力问鼎传说中元婴境界的修士!”
“崇山师叔真是太强了!”
“那当然!”
“要是能拜入崇山师叔门下就好了。”
“你想得美。这么多年,崇山师叔都没收徒,条件肯定高的吓人!你我这种,还是算了。”
两个年轻弟子边走边说,越走越远。
徐君明听在耳中,内心并无多少波动。这种话,这些年他听得越来越多了。
来到木梧居。
推门进来,院子里秋千上,一个四岁的小豆丁,连忙停下,跑了过来。
“徐叔叔!”
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这小家伙就是九叔和庶姑的儿子,两人平辈,按理说应该叫他哥哥。不过徐君明如今四十多岁了,实在不习惯被一个小豆芽叫哥哥,就改了口。
左掌一翻,一个孙悟空糖人出现在手中。
“拿着吧,这是叔叔给你的!”
“谢谢叔叔!”
“去玩吧!”
小家伙一溜烟朝房间内跑去。
“爹、娘,徐叔叔给我买了孙悟空的糖人!”
徐君明迈步入内,庶姑正哄着孩子,九叔起身相迎。
“师伯,师伯母!”
“快来,你师伯母包的饺子!”
徐君明点头后走过去坐下。
“秋生和才没回来吗?”
“没呢!这两个臭小子不知道跑哪瞎混去了。”
九叔摇了摇头。
自从借着徐君明给的白阳丹突破先天后,秋生、才也算是正是出师了。一年到头,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外面,很少回茅山宗门。
“君明,你闭关三月,可有收获?”九叔问道。
身上气势一闪即收。
“已经有窥真境八转了!”
九叔深深吸了口气。
虽然已经见多了,发生在自己这位师侄身上的惊人之举,但五年时间,从窥真境六转,连跨两层,到窥真境八转,心里仍然大为震动。
对比他现在的年纪,整个修行界论修行速度,无人能出其右。
更关键的是,除了修为,这位师侄悟性更是绝佳。
两相结合,虽然进步神速,却根基深厚,未来可期。
“按照你这个修行速度,再有二十年,就能达到窥真境巅峰。甲子之内有希望问鼎元婴境!”
“借师伯吉言!”徐君明微笑道。
他进阶元婴境可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但现在的天地环境,却不允许修士进阶元婴境。
“君明,一甲子时间那么长,没考虑成个家?”庶姑笑问道。
“师伯母,我一个人自由自在习惯了,还是别耽误人家的好。”
“两情相悦,什么耽误不耽误的。将来给你老徐家留个后,多好。看看你师伯,早先还死活不愿意,现在有了正英,他还不是乐的每天嘴裂到后槽牙?”
九叔被数落的脸上有些挂不住。
“行了,君明不愿意,你就别逼他了。”
“我这也是为了他好。”
看两人要为自己吵起来,徐君明连忙道。
“师伯母的心意我理解,不过我无意成家,还是算了吧!”
如果天道末法,修行前路断绝,那他说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