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1 章(1 / 1)

拜师四目道长 东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可以一起跟大师讲清楚…!。”

平静的言语中,满满的都是威胁。

“好大的胆子!”

老僧右侧,一个身穿大红袈裟的中年和尚怒道。

巨大的声音响彻大殿,仿佛雄狮怒吼,震慑心神。

强盛的佛光,仿佛层层叠叠的巨浪,直朝乙休拍了过来。

‘唰’。

一道五色神光,仿佛从东方升起的艳艳骄阳,任凭佛光浓烈,却难耐分毫。

乙休笼罩在五色神光下,双目直视坐在中间的老僧。

“不知一贯大师记得,还是不记得?”

“阿弥陀佛,合沙道友到是有一个好弟子。”

老僧说完后。

“行法?”

一个身穿杏黄色僧袍的高壮和尚,从左侧僧众中站起,走到前面。

“主持方丈。”

“你把那三个恶徒带来,交给这位乙道友带走。”

“方丈?”

“去吧。”

“弟子遵命。”

行法和尚起身,神色不善的看着乙休。

“乙道友,请吧。”

“多谢大师玉成。”

打了个稽首后,乙休随行法和尚走了出去。

目送两人远去,老僧开口道。

“你们观这位乙休如何?”

左侧大耳垂肩,身材略显肥胖的老僧开口道。

“不卑不亢,懂得进退,可见心性不差;能有太乙天仙的修为,足以说明他的资质、悟性和毅力非同一般。崇山书院能有这等弟子传承宗门,果真是好福气。”

“是啊!这还只是一个三代弟子。其师合沙道长更是非凡,半甲子前只身一人,便横扫招摇山十八位大妖,其中黑风、苍耳、白迪三妖更是太乙真仙巅峰的强者,仍然被一扫而空,可见其实力。”

说话的人身穿旧僧袍,身材瘦长,寿眉低垂,气息中透着慈悲。

能跟一贯和尚坐在最前面,显然也是菩萨境的高僧。

“方丈,两位师叔,就算崇山书院实力强大,但我们佛门也非易于之辈。依我之见,当联合靖国上方寺,毕傲国空闻寺,镖国慈恩寺,马国白山寺,以及大金皇朝相国寺,六大丛林共讨崇山书院,彻底摧毁这个拦在我佛门前面的拦路虎。”

“不可。”

略显肥胖的老僧开口阻止。

“崇山书院太乙真仙境界的弟子有十几位,太乙天仙境界的弟子不下百位。实力雄厚之极。更何况那隐于幕后的崇山书院几位祖师,实力更强。”

“虽然无人见过他们出手,但以常理推论,至少也是太乙玄仙,甚至是太乙金仙级别的强者。”

“就算只是太乙玄仙,搭配崇山书院众多太乙境界的弟子,也非我们六大丛林联合起来能够对付。”

高瘦老僧认同的点了点头。

“除了崇山书院诸弟子的实力,他们每攻克一地,便会布下阵法。凭借阵法的威力,足以抵挡数倍的敌人。”

“先前上百位大妖联手攻打崇山书院,‘无极真君’林正英一脉,不过六七位太乙境,凭借一座护山大阵,几乎完全镇压。若非牛魔王跑得快,现在积雷山只怕已经没有主人了。”

一贯老和尚点了点头。

实际上他们还有一点没说。

崇山书院嫡传弟子身边都有一件壶天仙宝,就算落了单,也能快速纠集同门,把对手反杀。

过去近百年来,已经有不下百位妖魔,以及门派倒在上面。

明明已经精心谋划,把敌人困入绝境,结果下一刻源源不断的崇山弟子,直接把少数变成多数,把劣势变成优势,生生把对手打爆。

而且他们还很喜欢扮猪吃老虎。

所以,几乎很少还有人截杀崇山书院的嫡传落单弟子。

至于内门弟子,数量太多了。就算战死,也不会威胁到崇山一脉的根本,反而会引来他们的疯狂报复。

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智者不为。

“难道我们就要一直忍气吞声?”中年和尚愠怒道。

“当然不。”

一贯老僧摇了摇头,语气肯定。

“崇山书院现在的发展如同烈火烹油,短短不过三百年,已从虞国一地,不过九千万里,发展到现在纵横三千亿里的庞大疆域。”

“而且,其不准传教,让修士遵守律法,仙人与凡夫俗子同罪的诸多规定,早就得罪了佛、道、儒等诸多教派。”

“随着她们不断扩张,如我等这般身在其疆域,却敢怒不敢言者,会越来越多。等到愤怒的情绪积累的足够多,只需一根火柴,就是野火燎原。到时内外夹击,足以掀翻这座大山。”

“所以!”

语气一下子加重,带着告诫道。

“现在我们什么也不需要做,只需静静等待这个节点来临便可。”

“阿弥陀佛,方丈高见。”

众僧拜服道。

“方丈,你执意把静悟、静林、静休交给崇山,可是为了麻痹其心?”

旁边一个年轻僧人问道。

一贯和尚赞赏的看了他一眼,而后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下,点了点头。

“若是现在与其硬抗,只会引火烧身。还不如把人交出去,暂时低头,骄慢其心,放松对我等的警惕,才好暗中行事。”

“方丈智慧深远,我等佩服。”

……

南山城,南州州城,人口亿万。

崇山书院灭国近百,把得来的三千亿里地域分为一百零八州,每州纵横三十亿里。

州下设郡,每州又有三百郡,每郡一千万里左右。

郡下设县,每郡下有六百县,每县十五万里左右。

县之下设村镇,千人为村,万人为镇,数量不等,大小各异。

如此四级管理体制,极大的简化了管理的层级。也就是崇山书院有一位精于炼器和空间之道的祖师,能炼出大量的传送阵,勾连每一座县城。

再加上修行普世化,代步法器和飞行法器白菜化,才能如此。

一道五色霞光,飞入崇山书院南山上院。

落地现出乙休的身影。

周围执勤的弟子,慌忙躬身。

“参见院长。”

乙休如今是南山上院的院长。

“不必多礼。”

随手一挥,把静悟、静林、静休丢了过去。

“把这三个和尚交给刑部法办。”

“是。”

脚步一迈,身影瞬间消失,再出现时已经是书院附属的洞天中。

“进来吧。”

平静的声音传来。

乙休推开房门进去,身穿青色道袍,头戴五彩冠,面容清铄的合沙道长,盘膝坐在蒲团上,前方一面三尺铜镜,画面赫然是金佛寺大雄宝殿。

“师父。”

“坐。”

乙休平静的在旁边蒲团上坐了下来。

“不必多言,先看看再说。”

乙休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静静的看了起来。

崇山书院嫡传弟子都会有的青铜镜投影,妙用众多,‘千里镜’就是其中之一。

千里只是形容词,实际上合沙道长这些二代弟子,把青铜镜投影催动到极致,可以一眼间看遍周围百亿里。

金佛寺距离南山城不过三亿里,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静静的看完自己走后,大殿中发生的一切,乙休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看到合沙道长把铜镜投影收起后。

“师父,崇山境内,类似金佛寺这种门派,还有近百家,若是一半抱着他们这种念头,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