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1 / 1)

废土求生我有戴森球 潇潇的小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进行大数据对比,就可以很快出现结果。

所以在分析了红星的土壤情况之后,立即就和之前研究的小行星资料对比上了。

当初的那群小行星,应该也是出自同一个行星,破碎之后,形成的小行星群。

回到红星这边,在知道了这一片区域资源富集之后,虽然还是一片废墟,但也是最适合建造工业区的地方。

如今红星还没建造星际物流塔,资源没有办法和其他几颗行星互通。

所以很多东西该节省还是需要节省一下。

这里建造工业区,首先就是需要清理这些废墟。

前文已经说了,这些废墟里面的钢铁资源已经被回收,剩余的都是一些土建废墟,所以这些东西都需要清理。

而不同于那些金属资源可以回收,这些土建废墟,需要重新进行粉碎之后,也只能作为一些填充使用,无法重新作为建材使用。

熔炉的强大属性,可以将这些土建废料重新熔炼,回收石材。

但是这些土建废墟并不仅仅是石材,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回收价值并不高。

而且自己的石矿脉很多,并不缺石矿,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正好直接粉碎,作为填充材料,还要比使用石材要来的便宜的多。

在花费了十多天的时间将所有的废墟清理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常规操作了。

一套流程,就是先行投放矿物核心,将所有的矿物全部聚集起来,形成矿脉。

接着就是合理规划各种设备的布局,保证各种传送带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会打架。

虽然传送带可以高低建设,但是高度越高,做工自然就越大,所以在同一水平运行自然是最好的方法。

因为之前的规划只是设备布局,所以还需要计算用电能耗来决定布置多少的风力发电装置以及太阳能板。

即使不是潮汐锁定,但是给红星围一圈腰带还是没问题的。

虽然会有一半的太阳能板始终处于不工作的状态,但是供电量却稳定了起来。

在所有的东西都规划完成之后,最后就是设备的实际放置了。

因为有着人工智能进行辅助,建设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特别是各种设备,不是纳米蛋就是成型的预制件,直接展开和拼装就行。

这种模式,让工业区的建设速度大大提升。

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所有的设备就全部完成了铺设。

同时发电设备也已经满足的基本要求。

可以让这座并不是特别大的工业区运转起来。

在这座工业区运行起来之后,很多的基础资源就可以自给自足,不用从其他行星运送这些占据很大位置的廉价资源过来了。

特别是像铁铜这些基础资源,红星上面也非常多,完全可以加大开采,也许还可以支援水蓝星。

(

第两百零五章 新型装备

和瓦伦星战争之后,将远征军歼灭之后,随着星环合围,水蓝星系就陷入了平静当中,各种发展建设也在有序进行。

此次战争,做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没有让战火波及到水蓝星。

就算是最近的一次,也只是在月球上面大了一次。

而且持续的时间也就一天左右的时间,用时短暂,并且这其中的大部分时间也只是在赶路的过程中,真正交手的时间也是很短暂的。

而没有波及到水蓝星,也只是让水蓝星上面的民众有些惊吓而已,并没有人员受伤。

即使有些残骸飘过来,也被外太空的防御设备击毁,没有掉落水蓝星的机会。

不过从这次战斗,也让林宇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首先就是战舰的制造速度不足,高级战舰的数量不多,只有短短的一百艘。

第二就是战舰的战斗力还不是很足,有些地方的火力和装甲防御还有所欠缺。

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陆地装甲单位的发展严重滞后。

星际时代,传统的履带和轮式坦克已经无法满足全地形的要求了。

所以结合现有的技术,林宇想到了制造机甲这一陆战单位。

而且也不用像电影那样,制造那种百米高的机甲。

林宇心中的陆战机甲,只是由一人进行操控的陆地大型装甲单位,和游戏泰坦陨落里面的泰坦差不多。

采用电浆炮弹和电浆火箭弹作为主要攻击手段。

而且腿部加装的反重力装置,可以让这种机甲跨越各种地形,高山,悬崖,大江等等,都可以直接飞跃过去。

在这种标准配置之下,还可以在背部加装喷射装置,在一些引力较低的行星,都可以直接飞到星球外面,真正实现空地天一体化。

当然了,这种机甲以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林宇也只是和盘王一起进行了一些技术的整合之后,快速设计了出来。

这些都是一些顺带的,只是在设计新的战舰时,想到了就顺手设计了。

除了机甲之外,关于陆战队员的作战装备,林宇直接将其交给武器研究所,让其进行更新换代之外,也正在的开始和盘王解决目前的问题。

首先就是战舰的制造问题。

因为如今的战舰制造还是才用的传统的制造工艺,就是零件制造,然后进行组装。

这点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不关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一关都得经历。

有时候,一些零部件一次成型的强度,完全达不到分成多个零件组装之后来的好。

所以该有的步骤还是得有,除非以后可以发展到直接进行物质重组的地步,那时候就可以把战舰直接生长出来。

虽然方式无法改变,那么就只能在工艺上面想办法了。

就像上面说的,一些地方一次成型之后强度不太行,但是这种零部件用在内部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种情况,林宇也是笑了笑,没想到以前的自己痛恨偷工减料,现在的自己居然也在干着“偷工减料”的活。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当初的设计有些地方确实设计超标了。

就像以前在蓝星地时候,研究导弹,在射程不够的时候,添加很多的燃料,但是提升效果并不大,反而在减少燃料指挥,却射的更远。

其中的一些科学奥妙,也是让人惊奇不已。

除了这些工艺改进的情况,还有的办法就是扩大制造厂区。

既然时间上面无法提升太多,但是自己可以增加大量的制造基地。

以时间换数量,还是很有可取性的。

不过这次的扩建,驱逐舰和巡洋舰都有,林宇直接按照二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