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1 / 1)

真仙试炼 猫言公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土地之上,就落得个在睡梦中魂飞魄散的下场。想到这里,程子铭轻叹一声,接着忽然心中一动,连忙向寒湖方向看去,原来是刘芳芳拽着刘木匠和刘大力,绕了一大圈回到了寒泉亭这里。

刘芳芳将刘木匠和刘大力直接推到程子铭所守的亭子外侧,隔着栅栏冲程子铭下跪磕头道:“仙师对亭外的阴魂不伤不杀,是大慈大悲的得道高人。小女的父兄都是老实人,此时梦中离魂、神志不清,还求仙师不要计较,让他们分食一些寒泉阴雾,等寒泉喷发结束,他们自然就会家去了。”

“嗯。只要你父兄的阴魂不撞破木栅栏,在下不会出手伤害他们。”程子铭轻点点头,心道果然是梦中离魂,看来今夜寒泉村民是集体犯了离魂之症。不过这女鬼的身份还是要确认一下,于是他接着问道:“你是刘芳芳的鬼魂?不是传闻你变为厉鬼,是要回村报仇的么?”

程子铭作为修仙者,对魂魄的了解远胜凡人。他话中称刘木匠和刘大力为阴魂,而称刘芳芳为鬼魂,一字之差,其实却是有所讲究的。

刘木匠和刘大力尚且还是活人,因而他们的魂魄离体之后可称为阴魂,大多数阴魂都不是自愿离体,往往是一副神智不清的梦游状态,只会凭借本能或者执念活动。

刘芳芳已经身死,人死之后如果魂魄不散,便是离开肉身单独存在的鬼魂。好死之人的鬼魂都能保留神智,行为举止和活着的时候没有太大差异。而冤死或是枉死之人的鬼魂怨气极大,即便存有神智,往往也是举止疯癫,一副神经兮兮的样子。如果死人不是好死,而是受尽冤屈、折磨和摧残,鬼魂就会变为厉鬼,嗜血、残暴并且乱杀无辜,完全没有神智和道理可言。也有少部分情况,厉鬼碰巧保留了神智,那么这厉鬼除了暴力、冷血之外,还会变得更加可怕难缠。

与凡人不同的是,修仙者的魂魄强大而坚韧,可以在自身控制之下离体存在。

在肉身内的魂魄,通常称其为神识。神识在控制下部分溢出身体,可以同其他感官一样探知周围的环境。高阶修仙者的神识也可以分离,剥离出的细小神识可以附在法器灵符之上,形成修仙者自身独特的印记。

完全离体的修仙者魂魄,则称之为神魂。神魂出窍乃是掌控之中的事情,因而不会像阴魂那样失去神智和意识。有些修仙法诀,可以将魂魄一分而二,形成两份一模一样的魂魄,冥冥中彼此照应联系。

分魂之术不是简单的将魂魄切割,因为人有三魂七魄,简单切割魂魄必定使得分割之后的魂魄不全。只有将完整的三魂七魄复制分离成两份独立的魂魄,每一份魂魄都拥有独立的三魂和七魄,两份魂魄之间心灵感应相互感知,才是成功的分魂之术。

程子铭虽然没有修炼过分魂之术,可是他穿越之体,因缘际会地有了一个神魂分身辛越,这让他在这阴气森森地小界,多了一重保障。

话说回来,既然刘芳芳已经死去多时了,自然是货真价实的女鬼,因此程子铭才会称她为鬼魂而不是阴魂。

刘芳芳冲着程子铭又磕了一个头,用冷清的声音回答道:“小女滞留此地不肯前往鬼门关,不是要报仇,而是想要解救亲人。”

“哦?”程子铭一听此话不禁眉头一挑。刘芳芳很早以前就已经死了,她怎么知道她的父兄会有今夜这场麻烦?还未等他发问,刘芳芳便自顾自地解释起来。

“小女沉湖之后,无意间在寒湖之底发现了一片碑林……”刘芳芳慢慢抬起抬头,月光下,她的神情凄厉而冷清。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

第六十七章 真相之谜!永沉湖底

两年前,刘芳芳落水身亡。在她最后的记忆中,最初是被水呛得喘不上气,同时浑身湿冷,后来更是只觉得冷,四周寒冷得如同坠入冰窖一般。再后来,她看到自己的身体漂浮在水中,眼睛睁得大大的,长发像水藻一般飘舞在水中。

刘芳芳不再觉得冷了。阳光在头顶的水面上照射出波澜的光斑,道道光线穿过湖面上照射下来,形成明亮的线条。在绝望时是如此的渴望空气和阳光,可是现在,她对那片光明唯有深深恐惧。

“我是死了吧。”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可刘芳芳只感到内心的平静,仿佛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水流缓慢而有力,放佛有着自己的意志,带动着她和她的身体,慢慢地向湖底坠下。随后她看到自己的身体卡在了一块大石之下,之后身体被暗流卷入了一处幽暗的洞穴。而她自己,则依旧还在下坠。

一路被暗流带到湖底,又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刘芳芳才慢慢清醒过来,明白自己再也无法见到亲人了。发现自己可以在水中任意的飘荡,刘芳芳一时好奇心大盛,甚至忘记了死亡的悲哀和思念亲人的伤痛。

在湖底飘了不久,刘芳芳便发现了陷落在淤泥中的巨大石碑。好奇趋势之下,刘芳芳清理了覆盖在石碑表面的杂物,仔细研究了刻录在石碑上的内容。研究的结果,吓得刘芳芳花容失色,心惊胆寒。

原来石碑上所记载的,乃是古时寒泉村的村规。碑文中明确规定,寒泉村的村落不得超过百户住家,人口不得上五百。村外要广泛种植阳极木等等。石碑上还有特别的叙述,夏季正午阳气最为充足之时,可差遣强壮男子潜入寒湖之中,打捞湖中一种特别的安魂石。此种石头漆黑中带有乳白色星光,可以安魂定神。每当寒泉喷发之际,村民需要随身携带此种石头制作的手链。否则有灭村的风险。

这石碑明明如此重要,为何被推落到寒湖之中?刘芳芳仔细一想,便猜到肯定是扩建寒泉村时,这石碑挡了某些人的生财之道,才被毁去沉到了湖底。碑文上明确指明寒泉村中人口不得上五百。

可附近土地肥沃,盛产阳谷的质量远近闻名、无法替代。镇上每隔几年便要再迁人口进村,增加村中的壮劳力数量,以便多收一些岁粮。如此一来,怎么镇上的大人物,甚至是远在天边的皇城权贵,怎么允许寒泉村只有区区的不到百户人家来种庄稼?反正寒泉每隔三十年才喷发一次,如果全村人都死绝了,大不了再迁新人进村就是了。

想明白了这些,刘芳芳决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