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温馨(1 / 1)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司雨客 2368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二十一章 温馨

原以为会在宛城过年想不到我终于还是在年前回到了襄阳。

襄阳简直成了一个大工地热闹非凡数不清的工人正在推土打夯加固城墙这些人大部分是难民在这里做一份工谋点粮食养家。虽然说不多但是比起其它地方免费征集百姓筑城算得上是仁政了。也有些是主动来响应的百姓他们自带粮食奋斗劳作每一段城上都注明着是哪里人的工程谁都不敢比别人差了。外城基本上已经成形城墙厚度达到16米如果换算成汉尺几乎达到了七丈而长安或是郿坞的城墙厚度就是七丈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简直是逾制了。不过眼下我们都管不了这些了反正比雒阳还差得多也只是能比长安罢了。既然打算把襄阳建成天下第一坚城还管别的做什么?况且我们还稍微少了那么一小点的。

这新城是用石灰、黄土外加糯米汁筑城的先把石灰和黄土铺好再把糯米汁泼上去其中甚至还加着小石子经过夯制会坚如铁石。这叫三合土我们祖先早就会使用的有史可证的出现在五胡乱华时期(从网上查到的不知是否确切)。不过这种技术到两千年后还在应用比如我家房顶就是用石灰和炉灰渣砸成的坚固而且防水据说就算是下面的房梁全朽坏了房顶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它自身就能牢牢的架在四墙上支撑住它本身的重量。这样的城墙虽没有用砖石料但是它比砖石料建造的丝毫不差。

襄阳西南有山峰十余座———万山、虎头山、真武山、凤凰山、岘山等组成了襄阳城的外围天然屏障而城的北、东面则是滔滔的汉水、襄水环绕随意挖一挖借着自然条件就形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宽的护城河平均宽度达18o米左右最宽处过2oo米以上最窄处也在13o米以上在这个以步行、骑马、木舟横渡的时代这些天然的地理条件形成的屏障是难于逾越的。

“公子此城若当真建成足以挡得数十万大军的攻击!”刘先望着那城感叹道“此真天下雄关也。”

我点点头却说道:“话虽如此但是守城的关键不在关而在于人。董卓也建了郿坞但那座‘万岁城’却不见得攻不破。”

刘先点头道:“此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

“不错得人心者得天下。如果我们象袁术那样亏待百姓眼前这些善良的百姓终有一日也会起来反对我们的。”

刘先望着我久久没有说话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我向他一笑摧马进城。

“公子回来了!公子回来了!”人群中忽然传出巨大的喊声。

“那就是让我们到南郡避难的刘公子!”

“那就是对流民解衣衣之的刘公子!”

“那就是给我们饭吃的刘公子!”

人群围拢上来不但做工的连监工都跑了过来我身边的护卫们一下子紧张了文聘更是横马在我身前掩护。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居然在这些流民心中有着这样的地位看样子不是老爹把功劳归在我身上就是水镜先生做了宣传不然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翻身下马向众拱手而入一边笑道:“刘琦何德何能敢劳各位父老挂念?”

人越集越多正在愁该怎么办忽然前面鼓声动地锁呐喧天一队队士兵分开人群却是蒯越带着刺史府中诸官员亲自来迎接。

这不对这不合理啊!我想着。我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一个少年。而且没有任何官身如何能让这么多官员来迎接?

众人分开蒯越越众而前。我忙施礼道:“异度叔叔亲迎刘琦何以克当?当真是折杀小侄了。”蒯越一笑有人拿起酒壶倒满三杯酒。蒯越端起一杯道:“迎自然有迎的理由。这不是使君大人的意思却是我们荆州全体官员共同的心声。这第一杯酒是迎公子平安归来。公子为荆州百姓不惜以身犯险前往虎狼之地换我荆州数月安宁让我荆州度过最困难的时候。”

我一笑接过酒一饮而尽道:“这是刘琦唯一能做的事情众位过奖了。”

蒯越端起第二杯:“这一杯为南郡百姓而敬公子留下的造城图纸使襄阳城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佳的防御效果。如今虽然建设未完但仅以外城而言足以挡住袁术十万大军。”

我接过来道:“这一杯我不敢饮襄阳城的建成全靠众位靠每一个军卒每一位父老我敬大家!”说罢我将酒洒在地上然后向众人致谢。

“这第三杯我代天下读书人而敬。”蒯越说道。

我心中一动脱口而出:“造出纸来了?”

蒯越笑道:“不错造出来了。来人把公子纸拿过来!”

有人拿过纸来只见那纸洁白如雪、细腻如脂、柔软如绵、又匀又密、光亮细滑虽然比不得后世的纸张但是也得了八分意味。

我拿过一张揉一揉又展开很好没有碎片密度延展性都很好。

“这纸叫什么?”

“公子纸。”

“怎么叫了这么一个名字?”

“这是我们荆州刘始君的公子造出来的所以叫这个名字。”蒯越笑道接着他向后转头“大家说该不该叫这个名字?”

“该啊太该了公子这是您造的纸啊!”

“您的功业可比蔡侯啊!”

“我曾高价买过山东人左伯左子邑造的纸那纸虽然号称‘子邑之纸妍妙辉光’却比不得公子之纸公子纸风行天下实乃我荆州之盛事啊!”

“好诸位这一杯我也干了。”我心中高兴向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好!”众人一片叫好之声“请公子入城使君大人已在刺史府相侯了。”

他们所说的刺史府其实是这襄阳县的县衙。襄阳在此前只是一个县级的行政区连南郡的郡治都不算南郡的治所是江陵。如今虽然县级架子变成了省会城市但由于刺史府还未建成父亲这刺史却还住在县衙里。不过对外叫已改称刺史府了。

众星捧月一般我向襄阳县衙而去。这时候刘先和文聘早不知道挤到哪里去了。这一路上只见到处都是笑脸到处都是欢声真不知我何时有了如此的名望这样受人尊敬。

转眼间县衙已在眼前。我甩镫下马快步奔到门前只见老父已经倚门而望。

我疾行数步又膝跪倒膝行向前叫道:“父亲。”

父亲刘表站在门内虚伸两手眼中已是含泪:“回来了回来就好。”

我扑到他的怀中放声痛哭。

这个时代的人似乎还不如我们后世那样虚伪想哭就哭该哭就哭不强忍着。不说爱哭的刘备就连曹操那样的人史有所载也是哭声一片。我见自己的老子想怎么哭怎么哭谁爱怎么说怎么说。

父亲拍着我的头上下打量着我点头道:“好好看来没受什么罪居然胖了些。”

我大汗。袁术使我当猪养活着不胖才怪了。

旁边一个少年抢步过来向我跪倒:“哥哥。”

“琮弟你什么时候到襄阳的?!”那正是我的弟弟刘琮想不到他也来了。

“大公子。”又一个老人向我施礼却是高平老家的管事刘福。

“刘福你也来了我恩师他老人家怎么样了?”

“回大公子的话元节先生说什么也不肯来荆州不过大公子让我捎的狐皮袍子我给先生送去了先生说你只要不忘他教给你的做人道理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唉先生最终还是不肯来荆州。”

“好了都入府吧咱们一家人好好团聚一番。”父亲拉着我的手向里走去。

我手上暖暖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到家了终于到家了还有什么地方比家里更温暖的呢?

没有从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或许只有我来的那个时代里那个种着黄瓜豆角牵牛花的小院那个曾洒着爹和娘的笑声的小院才可以相提并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