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2 章(1 / 1)

诸天万界之帝国崛起 霜枫血舞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报情况?

一番游历,竟然已是过了一年出头时间。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众人都是吃遍了天下各地的美食,看尽了世界风光。

同时也见到了帝国蒸蒸日上,愈加繁荣富强的场景,对未来亦是充满信心,一家人相处的那叫一个温馨,就像是一个逍遥自在的平凡之家一样。

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小嬴皓也是长了一岁,到了三岁出头的年纪。

可是嬴稷却为一件事情给愁坏了头脑。

那就是长孙无忧肚子里的孩子依旧没有破壳而出的意思,反而像是赖在长孙无忧肚子里不出来了一样,这让嬴稷又好气又好笑。

气的是经过一年多时间了,长孙无忧的肚子也只有寻常临盆妇女的一半大小,完全没有分娩的迹象,让嬴稷等的那个焦急。

这一年多时间来,随着胎儿的逐渐成型,嬴稷也是搞清楚了长孙无忧肚子里两个孩子的性别。

一男一女,龙凤胎啊。

嬴稷欢喜无比,可是又等得发愁,因为这两个小家伙目前看起来完全没有出娘胎的打算。

而笑的是嬴稷知道这一切的前因后果,那就是长孙无忧肚中两个孩子的先天资质可能极其之高。

因为只有先天资质越高的胎儿,才会在母亲肚中呆得越久,因为那是在铸就更加强悍深厚的根基底蕴,这点在修炼者中都是通用的。

像一些神明啥的,怀个七八年,十来年生育的都正常的很。

当然,嬴稷不认为自己的这两个小家伙能够在娘胎里待个七八年。

因为按照长孙无忧的肚子大小估计,两个小家伙最多还有一年就会出世。

而这也让芈月和芈月两位太后感到失望,本来他们还想等着长孙无忧回来之后抱孩子呢,如今看来愿望是落空了。

“唉,一年多了,肚子才是正常临盆孕妇的一半大小,难道朕的这两个小家伙是哪吒?”

想到这里,嬴稷那叫一个无奈呀。

2

诸天万界之帝国崛起

第七百四十五章:荀况入文道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

“老吾老,以己之人老,幼吾幼,以己之人幼。”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壮心不已。”

齐鲁大地,临淄城内,帝国最高学府稷下学宫当中。

一处古色古香,充满书卷气息的房屋之内,一名模样英俊,书卷气息浓厚,约莫有十八九岁的青年正在苦苦钻研百家经义。

其中虽说儒家经典看得最多,但也涉猎一些道家的庄周之学以及诸子百家其他学派的学术精髓,并且还有所总结领悟。

“唉,世间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如今看来是有些道理的。”

“虽说帝国学风开放,诸子百家可以于稷下学宫中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学术精髓,以印证自身学术理念。”

“可如今看来却不那么简单呀。”

书房之中,已经从昔日童生摇身一变,被嬴稷任命为稷下学宫十大祭酒之一的荀况此时放下手中书籍,不禁感叹说道。

不得不说,荀况说的是真有道理。

纵观整个帝国,武道才是立国之基,强国之本。

若没有武道修行,帝国就是一头肥得流油的肥猪,面对敌人伸过来的屠刀根本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而文道呢,虽然能学得一身治国本领,但国都没了哪儿来国给你治?

纵使你学得屠龙之术又有何用?

哪里像武道修炼,只要修炼有成,再立下功勋并且存活下来,那加官晋爵的速度绝对快得你难以想象。

没看见之前的帝国大册封吗?

被皇帝陛下提拔起来的一大批帝国官吏和军中大将,有一半都是靠战功杀上来的。

只要实力足够,敢打敢拼,再加上过及格线的智慧,那么都能够在遍地都是机遇的帝国中出头,比你在帝国官府里苦苦熬出头强太多了。

虽然危险,但富贵险中求不是!

“唉,陆逊大哥,如果可能的话,吾倒真想弃文修武,拿更多时间来修炼武道,在武道之路上勇猛精进,直至攀上顶峰。”

“争取像陆逊大哥你一样立下赫赫功勋,被陛下册封帝国侯爵之位,位列帝国贵族之林,光宗耀祖,显赫一方啊。”

“而不是像现在只有三阶境界,处于上不去也下不来的尴尬境地。”

“可是吾真的不能啊。”

“吾是这一届儒家弟子中最受瞩目之人,诸多如家长辈都对吾寄予厚望,想要将吾培养起来接过儒家衣钵。”

“就连陛下也是任命吾为稷下学宫十大祭酒之一,对吾托付重任,吾实在不敢有负皇恩,不敢辜负诸多儒家长辈之期盼啊。”

收起手中的百家经典,荀况心绪莫名复杂。

自从两年之前的临淄一别之后,荀况就没有见到过陆逊了。

因为陆逊已经被封为帝国侯爵,而且身上有重任在身,各种事物处理都处理不及,又哪里有时间来看望荀况呢?

在这两年多时间里,两人一直都是用书信交流。

而且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这个以后本该成为儒家大佬荀子的荀况心里发生了一些未知的变化。

竟然产生了弃文修武的心思。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苗头。

其实也无怪荀况有如此想法。

其实不仅是荀况,就连诸子百家中许多负责钻研学术精髓的精英弟子都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开始变化起来。

俗话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每个百家弟子都希望各自学派能够在帝国格局中占据大头,也希望自己得到重用。

以此达到让自身学派压过其他学派一头,让自身才能得到施展的目的。

毕竟诸子百家就没有人不想加官进爵,显赫一方的。

不然干嘛每三年就在稷下学宫搞一次学宫论战?

吃饱了撑的呀,还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以此吸引帝国高层的注意并得到重用。

这本就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像法家的商鞅,鬼谷纵横家的张仪,兵家的白起,这些强到极点帝国大佬都是从诸子百家里走出去的猛人,全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前人榜样就在眼前,他们这些后人也是眼红的紧啊。

而且就算你把百家经典都吃透了又有何用?

最多也就是下放到郡县里当官府官吏,除非自身才能确实突出,不然不熬他个几年根本没法出头。

而且那还得建立在政绩优良,自身没有大的过失的情况下。

还没武道修炼直接增强寿命来的强呢。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