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将进入教官军团当中。”
“如此,既解决了各部大军的负担,又让这些为国而战的老军将士有了一个军中归宿。”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此时,与商鞅并列的帝国右相魏冉也是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个问题和解决意见。
而且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帝国伤残将士安置问题。
“好,襄候此言甚和朕心。”
“既然这样,那教官军团的组建就有你和商君两人共同负责吧。”
“不过还要加上一点才行,那就是所有进入教官军团的伤残将士每人家中除了原本应得的抚恤之外,还要额外下放三十两黄金和三千斤各类粮物。”
“至于战死将士的抚恤则是翻倍。”
“他们为帝国浴血拼杀,连命都没了,朕不能对不起他们,更不能让他们的家人流血又流泪。”
“绝不能寒了百姓的心!”
最后一句,嬴稷着重强调,引得文武百官一阵高呼圣明之声。
而在此之后,由于商鞅和魏冉开了一个好头,文武百官也是纷纷建言献策。
有提议广修道路的,有提议多建桥梁的,有提议扩大印刷书籍规模,增加教育投入的,有提出军队微调的,有提出丹药增产的,有提出帝国军队顿顿供应肉食用以修炼的……
太多太多了,前前后后,文武百官竟然提出了数百个建议,朝野上那叫一个热闹。
有的一针见血,足以让国力番上一番。
有的则是食之无用,弃之又可惜的鸡肋。
但无论如何,嬴稷心里都是满意至极。
因为文武百官都是用了心的,大秦有如此臣工,嬴稷不愁帝国不真正强盛。
于是乎,在嬴稷和文武百官又是持续了一个时辰的商议之下,新鲜出炉的帝国发展方案就此问世。
该方案系统的综合了大秦所有薄弱方面和缺失方面的问题,因为其特殊的解决方案和年限限制,也被嬴稷称为大秦帝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五年之内,由帝国两位上将军负责,算上教官军团和重甲戟士在内,一百零一个帝国军团必须整编调整完成,并且必须达成每名士兵每天三十斤肉食和十斤蔬菜的伙食供应。
五年之内,由海军部门负责,一百万门重炮必须打造完毕,列装三军。
五年之内,由五部大臣负责,帝国必须新建各类民用大小船舶三万艘,各类军需舰船一万艘,”
必须新建大小桥梁五千座,建设合乎规格的官道一亿里,丹药产量和炼器产量必须翻上三十倍。
同时质量不能下降,还要有所提升。
由各级官府负责,完成移民工作和因战争而受损的土地恢复工作。
由诸子百家负责,五年内必须新建学院五百百个,为帝国培养人才。
五年之内,由两院院长负责,各级官府配合,建立起官方初级学院五千座(小学)官方中级学院五百座(中学)官方高级学院五十座,按照一定比例分布于各大郡、县、州之内。
大兴帝国教育,全方位、全面、系统性培养帝国所需的各类人才。
至于学院导师则是从诸子百家、各级官府、各大特殊部门以及帝国军中挑选,力求五年之内初步搭建起帝国的教育体系。
………
前前后后,一共二十七项任务目标,每一项都可以说是关乎大秦未来。
这,就是大秦帝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可想而知,一旦这五年计划的二十七项指标全部完成。
那大秦必将腾飞,底蕴将超过所有王朝级势力和大多数皇朝势力。
“诸位,帝国的未来全系于诸位之手啊。”
“望诸位尽心尽力,朕要在五年之后验收成果。”
“一旦五年之后有哪项指标没完成的话,那么该项指标负责人不管是谁。”
“朕统统革职查办,一撸到底,放逐边疆或者充军。”
“对此,诸位可有疑惑?”
最后,嬴稷神色肃穆。
问的也是有没有不清楚,而不是有没有不满,由此可见其异常坚决的态度。
而至于手中的那份中级丹药大全,也是在嬴稷说完后顺手丢给了木部大臣孙思邈。
让其和崔文子一起研究,算是一种直接助力。
“臣等无异议!”
此时此刻,满朝文武尽皆说道,表示赞同嬴稷的做法。
开玩笑,皇帝陛下都已经表态了,他们这些做臣子的难道还能对着干吗?
而且如今帝国大臣都是满怀信心,正准备迎难而上,大干一场呢,又怎会退缩?
第七百二十九章:五大太监,难得温馨
就这样,一场关乎帝国未来的会议在咸阳宫中完美落下帷幕。
经此,在嬴稷和文武百官的共同商议下,大秦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就此敲定。
帝国,即将迎来一段大发展时期。
………
“系统,使用太监大礼包吧。”
“朕也想要看看,这次到底会召唤出哪些历史上的著名太监?”
“如果真的全部都是太监中的佼佼者,那魏忠贤肯定是少不了的,就是不知道他在朕面前还敢不敢自称九千岁?”
待到文武百官退去,咸阳公中只剩下赵高之后,嬴稷也是充满兴致的呼唤系统道。
“叮咚:太监大礼包使用中……”
“叮咚,太监大礼包使用完毕,恭喜宿主,成功召唤到魔改历史刘瑾、魔改历史魏忠贤、武侠曹正淳、武侠雨化田、武侠葵花老祖!”
“滴,除葵花老祖外,刘瑾自带百名东厂嫡系、魏忠贤自带百名东厂嫡系、雨化田自带百名西厂嫡系、曹正淳自带东厂黑衣箭队。”
“备注:除葵花老祖实力为五阶初期之外,其余四名太监均为四阶大圆满境界,麾下部署实力不等。”
“目前太监大礼包所有成员均已被系统召唤而出,大概一个时辰后就会抵达咸阳,请宿主注意接收。”
看到召唤完成,嬴稷也是不由得嘴角一抽。
“基本都是明朝的太监,连东西两厂和葵花老祖都弄出来了,这是要让朕重建东缉事厂的节奏吗?”
想到此处,嬴稷也是苦笑无比。
本来帝国原先的那批内侍就已经够用了,而且嬴稷自从继位以来也没有招收过新的内侍。
罗网的那批内侍都是大秦在秦国的时候遗留下来的。
本来嬴稷都已经想好了,不仅从实际上,还要找个机会从法律上彻底废除内侍制度。
可现在到好,系统一次性又送来了好几百太监,嬴稷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了,总不可能全部编入罗网吧。
那样罗网的势力会极具膨胀,与影密卫的实力对比也会失衡,嬴稷不会那么做。
可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让嬴稷头痛无比。
“东厂的威名不仅响彻历史,就连在武侠世界也是威名赫赫,让无数江湖强者和朝廷之敌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