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
以前因为秦国的国策,这些本来就是异族身份的草原男子能够加入到秦军的本来就极其稀少。
可是这次秦国放开征兵限制,这也让无数的异族男儿看到了加官进爵的希望。
在秦国治下的这些年来,他们已经深深的明白接受秦国的统治比以前的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
而且他们也明白自己这些人只不过是莽夫,当文官不可能。
因此想要在秦国真正的出人头地,就只有加入秦军当中,用无数的敌军人头换来的战功来让自己加官进爵。
以便封妻荫子,让自己的家人能够过上优越的生活。
至于打仗,哈哈,这些地区虽然以前被秦国战败,可是这些勇猛彪悍的异族男儿还真就没怕过。
更何况这次的敌人很有可能是三晋,那就更加没有理由害怕了。
也因此,巴蜀地区无数的羌人,汉中之地少属的楚人。
河套平原地区的一些匈奴男儿和胡人男儿以及少量的义渠男儿纷纷离家远行,各自前往最近的秦国官府报名加入秦军当中。
秦国边疆地区尚且如此,作为秦国腹地的关中之地前往官府报名参军的现象就更加强烈了。
关中之地绝大部分都是在秦国立国之时,从陇西草原迁入关中之地的老秦人后代,绝大部分也都是老秦人。
此刻听到国家危急存亡的消息,无数关中男儿心中义愤填膺。
纷纷辞别父母,告别姐妹,离别妻儿,踏上了一条很有可能一去不复返的道路。
根据秦国官府统计,此次征招青壮已经接近三十万,远远超过了秦王对于秦国各地官府的要求。
对于这多出来的十万青壮,秦王嬴稷也就准许这些人加入到了秦军中。
相传,秦王嬴稷在秦王宫之内得知此次秦国大征兵竟然多出十万青壮的消息,叹息了一声,仅仅只说了一句话。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此话一出,秦国上下尽皆振奋!
而秦国也如同一架庞大而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了起来,各地官府纷纷组织民夫工匠开炉铸造武器。
一口又一口上好的秦剑,一柄又一柄锋锐的长矛,一架又一架的床弩等各种军械被不断制造而出!
并如同潮水一般不间断的输送往咸阳,武装在那里集结起来的秦军新军和替换一部分秦军老军的武器。
此时的秦国,就如同一头蛰伏待发的猛兽一般,随时准备撕裂一切敌人!
……
三晋魏国,魏王宫内!
此时的魏王魏嗣正坐在王座之上,手中拿着一卷竹简,下方大殿之内则是分别站着魏国的文武百官。
看着这道竹简上所呈现的内容,魏嗣心中却是在不断的发抖,感到遍体生寒。
但是魏嗣毕竟也是一国君王,自然不会将心中的恐惧给表现出来。
不然一国君王尚且如此,那一个国家还有希望吗?
“晋鄙,密报所说可否属实?”
此刻魏王嗣依旧是有些不敢相信,看着下方的魏国大将晋鄙说道。
难道是天下诸国欲合纵伐秦的消息被秦国得知了,不然秦国国内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动静?
“回大王,极有可能!”
“如今天下诸国纷纷整军备战,秦国又作为天下老牌强国,不可能没有一点察觉的。”
听到魏王的话,魏国大将晋鄙也是上前一步说道。
说起魏将将晋鄙还真是不简单,魏国大将晋鄙乃是魏国王族旁系,乃是整个魏国王族中少有的大将之才。
魏将晋鄙师从魏国名将龙贾,自从魏国神将吴起叛逃,魏国又在河西之战被秦国击败,大将庞涓、龙贾相继战死之后。
由于晋鄙一身才华横溢,兵家之学游刃有余,因此也就成为了魏国定国柱石一般的存在,乃是魏国军方的领袖人物。
凭借一己之力,晋鄙硬生生的是从残破的魏国当中脱颖而出。
历经十余年,终于又为大魏拉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捍卫大魏江山,大将之才可见一斑!
“秦国如今开始全面征兵,秦国各个郡县的守军也在陆续调动。”
“且自从开春以来嬴稷小儿隔三差五便和秦相魏冉一同前往田间地头,鼓励关中秦国百姓努力耕作。”
“一国之君和一国之相更是亲自下地耕作,秦国百姓大受鼓励。”
“如今在关中地区的田间地头上随处可见努力耕作的秦国百姓!”
“并且根据密报传来,此次秦国上下所耕种的粮食作物根本从未见过,全部是由秦国官府统一发放。”
“粮食产量怎么样不知道,但若是今年关中大收,秦国实力到时候恐怕又会暴涨。”
“到时如若秦国抢先发起攻击,如同猛虎下山之势攻来,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我三晋,首当其冲的便是我大魏啊!”
“这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众位卿家,晋鄙,有何良策,有何良策啊?”
魏王嗣已经有些压不住内心的恐惧了,语气着急的对着魏国文武百官说道。
秦国这座大山下的阴影实在太强了。
三十多年了,曾经逼迫把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当时的魏王被迫屈辱求和。
魏国名将相继战死,魏国铁军消耗殆尽,导致魏国现在都还没有缓过劲来,依旧处于秦国阴影的笼罩之下。
第一百八十三章:张仪使赵
看着此时丝毫没有一国之君风度,反而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的魏王嗣。
不仅是魏国文武百官,就连魏国大将晋鄙都是心中一叹。
“秦王赢稷和秦相魏冉亲自下地鼓励秦国百姓耕种,这是何等的气度和风范!”
“为何自家大王不能像秦王那样呢,要知道就算是今年开年,秦王也不过虚岁十八而已啊!”
这是此时魏国文武百官和大将脚步心中的想法,但却不敢说出来。
虽然不知道当今魏王虽有雄心壮志,但却无能为力,要是说出来打击到魏王的话不就是找死吗?
更何况魏国文武百官都知道,魏王嗣可是一个狠人啊。
当初魏王嗣仅是一名被派到秦国的魏国质子,后来返回魏国。
手足相残,杀死了当时自己的大哥,身为魏国太子的魏高,囚禁了自己的父亲之后才当上的魏国储君。
对于这样的魏王,魏国文武百官心中都是表示惹不起,更别提进言了。
“大王,末将有一计可解我大魏危机!”
“哦,何法,将军快快说来,寡人洗耳恭听!”
听到终于有人开口,而且是大魏王族的旁系的魏国大将晋鄙
不仅是魏国的文武百官,就连是魏王嗣也是提起了精神,想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