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丰收(1 / 1)

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 牛奶花卷 2518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九十五章 大丰收

  吃了大公鸡炖蘑菇,一家子团聚没两天,白小弟又得回去学医了,小家伙已经开始练习针灸了,白淑华觉得有点瘆得慌,他居然扎自己,真下得去手啊。

  她也开学了。

  最后一个学期了,可同学却少了大半。

  她们二班只剩八个人了。

  按照往年的比例,也许只有两到三人能考上高中。

  所以这个年代高中毕业就是少有的高学历了。

  白淑华已经和老师、校长有了默契,她不参加学校日常复习的,但要不定时来学校,接受考试。

  她作为班级甚至学校的高考种子,老师们既怕她在学校耽误复习进度又怕她在家不够自律,最终影响成绩。

  所以时不时来学校考次试就很有必要了。

  白淑华是在老师办公室考的试,老师当场批卷,成绩出来的很快。

  她看到老师的表情就知道考的不错。

  其实不看她也知道,对自己很有信心。

  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不是无用的。

  “白淑华,这次成绩也不错,要继续保持才行,如果保持住,县里前三名咱们都是能争争的。”老师开始画大饼。

  “老师我会保持住的。”

  白淑华知道老师包括校领导对她的期望,那就是在中考中冲刺排名。

  这也是她的目标。

  毕竟踏踏实实学习了这么久,她也想看看成果。

  而且这个成绩也是日后报考的参考之一。

  她对于未来职业已经选定了——老师。

  或者说是大学老师,能不能成功就不知道了。

  至于具体职业,她觉得英语就不错。

  未来很多年内,国家都缺外语人才。

  而且她有上辈子记忆,外语还是不错的。

  但也有些小麻烦,她现在学的是俄语,不应该会英语,得给英语找个出处。

  她不能贸然去和老师说,万一被J、报了呢。

  最好找身边人,关系比较牢靠的。

  还真让她想到一个人——老大夫。

  曾经的这些名医、学者很多都会去留学的。

  就不知道老大夫是不是也如此。

  是就更好了,不是的话能不能介绍个是的。

  她也不是那么着急,毕竟高中还有两年呢。

  实在不行,她就找书自学,然后无中生有。

  这些想法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一点不耽误白淑华和老师们交流。

  将各科考卷收起来,错的地方回去要重点复习的。

  再和老师们约定下次考试时间,她就准备回家了。

  在经过宋小冰班级的时候,她做了个“先走了”的手势。

  出了校门,她又有了新主意,手里有肉票,去供销社买肉去。

  上次没花成,因为白爹买大公鸡了。

  “叔,没肉了?”

  白淑华撅嘴,运气真不好。

  “就剩两条排骨了。”

  白淑华看了下,上面肉有点少啊,不过也算不错,“叔,咋卖的?”

  “一斤四毛五,二两肉票。”

  白淑华立马道,“叔,给我称下,我要了。”

  给了钱票,又麻烦大叔给剁成小块,白淑华才用油纸装着回家了。

  有排骨了,必须安排炖菜了。

  大乱炖好了。

  不做主食,多放土豆、再放一些嫩玉米。

  当然也少不了豆角、茄子。

  整她一大锅,能吃两天。

  炖菜不怕重烩,味道更香呢。

  因为要收拾的菜有点多,宋小冰、白爹娘他们回来,白淑华还在烧火呢。

  “啥菜啊,这么香?”宋小冰抽动着小鼻子,“有肉的味道。”

  白淑华竖起大拇指,“该说不说,小冰姐你这鼻子是真好使。”

  宋小冰立马道,“我可不属狗。”

  这句话将大家伙都逗笑了。

  白淑华笑够了才道,“还得等一会,菜有些多,我将明天的菜也带出来了。”

  白母很是诧异,“你明个有事啊,有事我也回来做饭。”

  白淑华摆手,“我没事,是今个买肉了,多炖点菜,沾点肉味。”

  果然这么一说,没人反对了。

  因为这才属于正常操作。

  “今个的菜有点特殊,里面放了大土豆块,还有玉米块,没做主食。”白淑华又说道。

  白母稀奇坏了,“咋滴,还把玉米放锅里了。能吃吗?”

  白淑华心道,把“吗”去掉。

  她后世吃的东北菜都有玉米的,人家也不叫“东北大乱炖”,有个好听的名字——《大丰收》。

  可惜不能说,但她也有充分理由,“肯定能好吃啊,啥玩意沾了肉味都能好吃。”

  白爹就道,“大闺女在做菜这块道道多,一会就能吃了,看她做啥样。”

  宋小冰确是跃跃欲试,觉得很有意思。

  在众人的期盼中,菜熟了,又多闷了三五分钟才掀锅盖。

  味道嗖的一下就浓郁了。

  直接用大菜盆盛上。

  白淑华拿着筷子,“吃啊,肯定好吃。”

  她直接夹了一块玉米段,低头啃了起来。

  好吃的!

  玉米的香气夹杂着肉香、菜香。

  味道不但没杂,却是更加美味了。

  白爹娘和宋小冰他们也夹的是玉米段,现在吃到嘴里了,自然分辨得出好坏来。

  白母就道,“以后这玉米也能做菜了。”

  白淑华就道,“就这一段,等玉米熟透了,硬邦邦的,肯定做不了菜的。”

  白母嗯嗯点头,“也能吃段时间,现在嫩玉米都不多,这肯定是谁家早种的,伺候的精心,送给老爷子的。大队的玉米灌浆呢。”

  白爹也说,“以后炖菜真可以放点玉米。”

  宋小冰附和,“好吃,回头我就告诉爷爷。淑华脑瓜真好使。”

  白淑华微笑,心道这跟脑瓜关系不大,主要她有上辈子记忆。

  她将只切开一刀的大土豆块夹到碗里,用筷子压成土豆泥,然后开始用手撕葱,尽量撕得细一些,搅拌进土豆泥里,再用勺子舀点带肉味的菜汤浇在上面,再搅拌一次,开吃!

  “你们干嘛都瞅我,赶紧趁热吃啊。”白淑华都盯得有些毛愣。

  都咋滴了这是。

  宋小冰探着脑袋瞅,“淑华,好吃么?”

  白淑华想说她还没吃呢,不过,“味道应该不差,你们也可以试试。”

  白母就问,“你将土豆切这大,就是想这么吃的。”

  白淑华点头,“也是怕炖时间长了,土豆化了。”

  白爹已经在撕葱丝了。

  宋小冰赶紧将最后几口玉米给啃了,然后迫不及待学起了菜汤葱丝土豆泥的吃法。

  “艾玛,吃撑了。”白母揉着肚子,靠着墙,一点不想动弹了。

  白爹也差不多,“以后炖菜也这么做。”

  宋小冰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白淑华不得不泼冷水,“除非还能买到排骨,就是只有肉都不带有这好吃的。”

  白母就问,“你买这些排骨给了多少肉票?”

  白淑华回答,“二两。”

  白爹有些不信,“那还真不多。”

  白淑华嘿嘿笑,“卖肉的是我同学他爹。”

  白爹嘟囔,“我就说呢。”

  白母舔了舔嘴唇,“以前真没觉得排骨这么好吃。有肉票也没想过买排骨。”

  白爹插话道,“还有七、八天又能发肉票了,大闺女到时候再买一次排骨吧,到时候将老爷子和小军都喊过来,咱们再吃一顿。”

  白淑华自然是不反对的,她正好想请教老大夫一些事呢。

  白淑华这次绝对大手笔,一下子花掉了四两肉票,买了上次双份的排骨。

  可回了家却没着急做菜。

  因为家里菜不多了。

  “姐,我回来了!”

  看!送菜的这不就来了,说了不用急的。

  白淑华赶紧迎出去,自然不是为了白小弟,“孙爷爷您来了,咋不等我爹找牛车接你呢。”

  老爷子摆摆手,“现在秋高气爽的,我当散步了,慢慢溜达不累。”

  白小弟将背篓卸下,开始显摆,“姐,我带好多菜,还买了两块豆腐。”

  白淑华就问,“有嫩玉米不?”

  白小弟很是不理解,“姐你咋馋玉米了,现在玉米还没硬实呢,我好不容易在二伯家的后园子找了几穗。”

  白淑华很是满意,“给你做好吃的,孙爷爷赶紧进屋歇歇。小弟赶紧倒水。”

  老爷子摆手,“不用伺候我,真不累。”

  姐弟俩安置好老爷子,开始收拾东西做午饭。

  “小弟,你洗土豆,多洗几个。”白淑华给白小弟安排好工作,她开始摘豆角,“现在豆角有点老了,看这筋都是整个的(豆角嫩的时候掐筋容易断)。”

  不过问题也不大,这道菜因为加了排骨,炖煮的时候很长,老豆角也能炖面乎了。

  “姐,我将土豆切了,还是滚刀块。”白小弟端着土豆盆走向菜板子。

  白淑华赶紧说道,“不滴,就切一刀,一个土豆切一刀就行,别管大小。”

  白小弟直接停下了,以为听错了,不得不确认,“就切一刀?”

  白淑华点点头,“嗯呐。”

  “这土豆不是跟豆角一起炖的,是要乎的?”白小弟又问,要不然为啥整那么大块啊。

  白淑华瞪眼,“让你咋弄咋弄,废话那么多呢。”

  白小弟哼哼着,“就一刀,就一刀!”

  配合着切土豆的咔嚓,咔嚓声。

  白淑华被逗笑了,这还带自己配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