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四口谈北京(1 / 1)

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 牛奶花卷 170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百八十二章 四口谈北京

  晚上这顿饭格外丰盛,四菜一汤。

  红烧羊排、五花肉炖酸菜、炒豆芽、酱鱼炖豆腐和海鲜汤。

  白淑华不出意外的吃撑了,倒不是白小弟手艺多高超,是因为她吃到了家的味道。

  也是她想了一年的味道。

  因为吃的太多,老大夫还让她吃了两粒消食的山楂丸。

  有点丢人。

  白淑华又趁机提了一起过年的事儿。

  老大夫的意思来市里,他这里宽敞,而且市里物资更加丰富。

  这话也没错。

  白淑华不能替父母答应,这个话题只能另议。

  转天一早,白淑华就和白小弟出门了,姐弟俩要一起回家。

  白淑华和老大夫、宋小冰摆摆手,“我们还回来呢,不用送了。”

  白小弟也是不放心叮嘱,“师傅,你别忘了好好吃饭。”

  老大夫摆摆手,让他少操心。

  白淑华点点头,拉着自家小弟走了。

  两人坐车去了中央大街,买了一些红肠和糕点,才去了火车站。

  因为买的晚,都是站票了。

  问题不大。

  “没事,反正咱们直接去餐车,有座没座都是一样的。”白淑华就道。

  对于坐餐车,白小弟也熟,“我带了饭盒了,回头买两碗热乎汤就行了。”

  白淑华就道,“饭盒也得让人帮忙热一下,现在天太冷了,吃冷饭对身体可不好。”

  姐弟两在火车站等了两个多小时才上车,然后就是一直在餐车窝着直到下车,车上很是平安,没遇到什么事儿。

  因为没通知白爹娘,白淑华想给他们一个惊喜,所以自然是没人来接的。

  两人直接包车。

  包的是马车,速度很是不慢。

  那到家天也擦黑了,没办法冬天天头短,天黑的快。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的,现在天冷外边也没人溜达,这个点儿都在家做饭、吃饭呢,所以姐弟俩安安静静的回了家。

  白小弟直接拿着钥匙开了门。

  吃饭的白爹娘听到开门声都看了过来。

  看到白淑华进来了,两人筷子都掉桌子上了。

  白母直接跑了过来将大闺女搂住,“你个死丫头,咋突然回来了,也不说一声。”

  白淑华鼻子酸酸的。

  白小弟就道,“爹娘,我姐是坐飞机回来的,不到四个小时就到市里了,可快了!”

  白爹娘自然是又惊讶又骄傲。

  他们大闺女啊多厉害,都坐上飞机了。

  白淑华怕自己忍不住哭出来,“爹娘,我和小弟还没吃晚饭呢。”

  其实并不饿,在餐车上他们吃了午饭,之后为了磨时间,又要了点儿吃的,下午也有吃。

  白爹赶紧道,“孩他娘,赶紧掂量掂量做点啥,要不炒几个鸡蛋,这个快。”

  白小弟就道,“我姐买了不少红肠。”

  白母直接拿了,“我切两根。”

  很快肠切了,鸡蛋炒了,一家四口围坐在饭桌。

  白爹给白淑华夹菜,“大闺女赶紧吃,鸡蛋凉了该腥了。”

  白母又老话再提,“咱们突然想回来了,之前你打电话还说不回来了,说有事儿呢。”

  白淑华喝了两口粥,心里暖呼呼的,“就是突然很想家,很想你们,打电话也见不到人儿,我就和老师说了,她说能帮我买飞机票,飞机快而且安全,我就回来了呗。”

  并没有太复杂的原因。

  白小弟插话道,“我姐又买了不少海鲜干儿。”

  白淑华说道,“北京挨着天津,天津是有海的,所以海鲜不算特别贵,可飞机限重,不让带太多,我就没买多少,给孙爷那儿留了一些,剩下的都在藤条箱子里。”

  白爹就道,“海鲜可是好东西,用来下酒可好了。”

  白淑华点头,“你们爱吃就行。”

  那她就算没白带。

  白爹突然问了句,“大闺女,坐飞机啥感觉啊?”

  白淑华拖着下巴,“没啥感觉,比火车还稳当呢,就是起飞、降落有点吓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跟在家也差不多。”

  白母感叹道,“你说那些科学家咋那么厉害呢,能把一堆大铁疙瘩的送上天。”

  白爹道,“有机会这飞机一定是要坐一坐的。”

  白小弟很是赞同,“我也要坐。我姐已经答应我了,过几年就请我坐。”

  白母白他一眼,“别啥事儿都找你姐。”

  白小弟当做听不见,低头夹红肠片吃。

  白淑华故意装出不高兴,“我是他亲姐,他有事不找我找谁。”

  白爹娘其实巴不得他们姐弟俩相亲相爱呢,自然不再说了。

  白淑华趁机问道,“爹娘,现在药厂发展如何?你们工作顺利么?”

  白爹叹口气,“这话看怎么说了,要长这一年没啥发展,以后估计也发展摸起来了,不过我们的福利待遇还是不错的。”

  白母哼了声,“厂子挣的钱被镇上抽走了。”

  白淑华皱了下眉头,“这不合规矩吧?”

  白爹就道,“县里答应的,厂里领导也没办法。”

  白淑华眼珠转了转,“爹娘,数挪死,人挪活,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啊?”

  白爹听明白了,“大闺女,你啥意思啊?”

  白淑华却是说道,“明年小冰姐高三,高考之后不出意外会考京师大,小弟以后的目标也是北京的医科大学,孙爷爷到时候肯定会跟着去京城的。你们俩呢?”

  白爹娘面面相觑,去北京?!

  白母皱着眉头,“可去了北京,工作咋整?还有房子?不能去,不能去。”

  心里不是没有一点动摇的,他们就俩孩子,俩孩子以后都要去北京发展,就剩他们老两口孤孤单单的,可这里是他们的根,有着家业呢,不能说跟着就跟着呀。

  白爹也道,“现在知青儿们都回城了,听说因为人多都安排不了工作,我和你娘过去肯定也找不着工作,靠打零工过日子,难啊。”

  白淑华听着并没有急着反驳,她是知道白爹娘理智的。

  幸运的是她早有准备。

  她支使白小弟取来自己的包,从里面掏出一个本夹子,递了过去,“爹娘,你们看看。”

  有时候话再多,也没事实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