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婚礼(1 / 1)

殿下,撩完想跑? 月下桂花酒 284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76章 婚礼

  这一日, 将军府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府里的丫鬟小厮跑进跑出,忙得不亦乐乎。

  手提一坛女儿红的罗明宣刚进将军府, 将府中贴满的大红喜字尽收眼底, 墨眸沉了沉,叫住其中一个忙活的小厮, 问:“将军现在何处。”

  小厮回道:“将军在梨苑中。”

  罗明宣轻轻颔首,径直往梨苑而去。

  梨苑中坐着的英俊男子尚未更换喜袍, 而是难得一身素净的打扮, 大喜之日, 却是英眉不展的模样,一杯接一杯落寞地独饮独酌。

  “将军”

  殷庭怔了怔,抬起头来望缓缓走来, 面无表情的罗明宣,心里不知作何滋味。

  “……阿宣……你来了。”

  一边说,一边心虚地避开那道冰冷的视线。

  罗明宣见他这副模样看在眼里,黑亮的瞳仁猛地缩了缩。

  在殷庭对面落座。

  “属下昔日之言, 皆是一番胡言乱语。”紧紧抿了抿唇,继续说道:“将军不必介怀在心。”

  殷庭听他这样说,难以置信地转过头, “阿宣,你……想明白了?”

  罗明宣面无表情地说:“将军那日之言,有如醍醐灌顶,令属下大彻大悟。”

  “属下一时糊涂之言, 若造成将军困恼之处,还望将军见谅。”

  殷庭听了,忙道不妨事。

  那日罗明宣突然说喜欢他,他着实吓了一跳,身为男子,却喜欢另一个男子,

  实在是有违天理伦常,如今阿宣回头是岸,他应当为他高兴才是。

  不知怎的,殷庭对上那双幽深漆黑的眸,心里闷地厉害,半点喜悦之情也无。

  “阿宣你想明白就好,从今往后我们依旧是兄弟……今日大哥我成亲……你可要陪我多喝几杯……哈、哈哈……”

  罗明宣看着眼前努力做出一副轻松自在模样的人,垂下漆黑密长的睫羽,将脚边的酒坛搬上石案,说:“何必等到大婚之时,属下现在便可以陪将军多喝几杯。”

  “现在?”

  殷庭犹豫起来。

  即刻便是婚礼,他若是喝醉了酒,呆会儿该怎么拜堂。

  罗明宣见他这样犹豫,漆黑的墨眸沉了沉,冷冷说:“莫非将军看不起我这个断袖之人,不肯与我喝这杯酒。”

  闻言,殷庭立刻慌了起来,忙道:“阿宣这是哪里话,你想喝酒,我一定奉陪到底。”

  叫来小厮,多添一只酒杯。

  罗明宣这才面色稍缓,揭开女儿红上的盖子,在两只空酒杯中缓缓倒满酒,端起其中一只酒杯,说:“将军,属下敬你一杯。”

  殷庭看着石案上的女儿红,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里眸光波动,颇有些感慨道:“当年与阿宣在螺子轩中初见,喝得便是女儿红。”

  罗明宣听后,怔了一怔。

  那是十年前的某日,大雨倾盆,螺子轩中难得清闲下来,他便拿来账本,帮母亲算一算账目。

  到了午时,大雨中突然跑来一个浑身湿透的青年,抖了抖身上的雨,拣了一处靠墙的空位,大大咧咧地坐了下去,指名要喝女儿红,轩里的伙计以为他是来砸场子的,撸起袖子便要上前赶人。

  他见那人气度不凡,不似寻常来找麻烦的街头无赖,便将伙计拦下,又吩咐伙计从外面买来一坛女儿红,送到这位来茶馆中喝酒的古怪客官前。

  那人得知后,放声爽朗一笑。

  “原来是在下错将这里当做酒馆,”

  当下邀他一同喝酒。

  当年年仅十六,年少气傲的罗明宣与意气风发的青年殷庭由此结识。

  思及往事,罗明宣容颜黯淡下来。

  当年的罗明宣心高气傲,一心入仕为官,又怎么会想到,会在那平凡的大雨倾盆的午后,遇上此生的劫难。

  “阿宣,你可还记得那时我们说了些什么。”

  殷庭一脸的追忆。

  罗明宣眸光亦有几分波动。

  当年情景如在眼前,耳边似传来那人恣意潇洒的笑声。

  你与我这样投缘,可惜你不是女儿身,

  否则殷某一定八抬大轿抬你过门。

  “将军说……可惜明宣不是女儿身。”

  罗明宣眸光一黯,轻轻地喃。

  殷庭的笑容僵在脸上,喉结蠕动,却哑口无言。

  当年二人在螺子轩中初识,却是一拍即合,谈笑风生。

  如今二人早已同经生死,却是相顾无言,无话可说。

  殷庭端起酒,干巴巴地扯了扯嘴角,勉强露出一个笑容,说:“……今日是我大喜的日子,我们兄弟二人来喝一杯。”

  杯与杯碰撞,发出“铛”地响声。

  殷庭仰头,一饮而尽。

  “既是大喜之日,一杯岂能足以。”

  “好,不醉不归!”

  一个一杯接一杯地劝。

  一个便一杯接一杯地喝。

  不出半柱香的时间,那坛女儿红已尽数没入殷庭的腹中。

  喝得两颊酡红,醉醉醺醺的殷庭晃了晃脑袋,努力看清眼前迷迷糊糊地影子,

  一把握上罗明宣搁在石案上的手,像是困兽犹自挣扎了许久般,说:“阿宣……其实我……”

  “扑通”一声,醉倒在石案上。

  其实什么?

  再没有人能知道,这一刻,殷庭究竟想说些什么。

  罗明宣看着醉趴在对面的殷庭,墨眸里幽光变幻激烈,最后变作一片深沉复杂的光,痴痴地望眼前喜欢了十年的容颜,望了许久后,缓缓从他怀里抽回手。

  面容轻柔下来,轻轻地喃:“将军,不要怪我。”

  镇国大将军殷庭大婚,朝中不仅文武百官齐齐到访道贺,连当今圣上夙煌也来到将军府。

  臣子大婚,天子驾临,那是何等的殊荣。

  百官在喜堂中碰见帝王,一面向天子行礼一面暗道陛下果然还是看重殷庭大将军。

  前几日传言帝将不和,如今看来实属谣传。

  炀帝说罢免礼,问:“众卿可曾见到殷卿?”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摇了摇头,只道不曾。

  炀帝只以为大喜之日,殷庭有诸事要忙,便也未放在心上。

  谁知到了吉时,新娘子都已迎了出来,却始终不见殷庭将军的身影。

  一喜堂的宾客拥挤在一起,开始窃窃私语。

  “怎么回事,已经到了吉时,殷庭将军怎么还不出来。”

  “我听说将军要娶的女子乃是位出身低贱的卖唱琴女,将军会不会是后悔了……”

  其中一个人“嘘”了一声。

  “在圣上面前非议,尔等是嫌命太长不成。”

  这一句话说出,原本私下议论纷纷的大臣瞬间没了声音。

  那一身喜服,身段轻盈的新娘子孤零零站在喜堂中央,面容被喜盖遮住,看不清此刻是何模样,唯见她将手里的喜帕绞了又绞,一副紧张不安的样子。

  倒也是,拜堂之时突然不见了新郎,任谁也会紧张不安。

  众多同情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炀帝见此一幕,鹰眸沉了沉,招来府里的小厮,沉声问殷庭将军现在何处。

  那小厮跪在地上,吓得瑟瑟发抖,口舌结巴了好久,才将话说了个完整。

  据他所说,殷庭将军原本在梨苑中喝酒,吉时将至时,几个下人去请殷庭将军更换喜服时,发现将军已经不知所踪。

  炀帝沉吟片刻,道:“可有人进入梨苑。”

  “军、军师……早些时候来梨苑寻过将军。”

  炀帝将目光转向一旁的罗明宣。

  罗明宣站出来,面色无波无澜,道:“陛下,臣的确去梨苑寻过将军,并且与将军小酌了几杯,后来将军说要去更换喜服,便先行离开梨苑。”

  顿了顿,垂下眼睑掩了眸中一丝精光,继续道:“想来将军是醉倒在哪一处房间,陛下不妨派人在府中寻一寻。”

  话音刚落,不远处传来丫鬟一声“啊”地惊叫声。

  喜堂上的人俱惊。

  炀帝最先反应过来,鹰眸一沉,往声音来源处冲去。

  众大臣紧随其后。

  原本闹哄哄的一间喜堂,只剩下罗明宣以及一身凤冠霞帔的新娘。

  “军师今日所做的一切,太子殿下会铭记在心。”

  喜盖下发出平静得没有丝毫感情的声音。

  罗明宣冷冷“哼”了一声。

  *

  几日后,殷庭将军被打入重狱的消息在皇宫内外传得沸沸扬扬。

  谁也没有想到,无故在婚礼上消失的殷庭将军被发现时,醉倒在某一间客房里,身上竟穿了一袭龙袍!

  臣子私穿龙袍,这分明是要谋朝篡位!

  要知道炀帝自己便是大将军出身,从前朝离帝手里夺来的江山,在这方面,尤为的忌讳。

  据说炀帝看到时,脸色铁青至极,当场拂袖而去,紧接着殷庭将军便被打入重狱,被怒不可遏的帝王亲自下令判了死刑,连喊一声“冤枉”的机会都不肯给。

  可见帝王之心啊。

  不过此事细细说来,到底有些蹊跷之处。

  殷庭将军一向忠心耿耿,怎么突然之间便起了谋逆之心。

  再说,就算殷庭将军当真有心谋逆,又怎么会愚蠢到在大婚之时,将龙袍穿在身上,醉倒在房间里,等人来捉。

  种种疑惑在百官心里翻腾,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帮殷庭将军说话。

  如今天子盛怒,谁去求情谁倒霉。

  那三皇子,便是前车之鉴。

  听说那三皇子夙丹宸为了殷庭将军的事,不管不顾的跑到炀帝面前求情,说

  什么此案疑点重重,请求炀帝开堂审理此案,免得错斩良将。

  结果被怒不可遏的帝王罚了三天三夜的跪罚。

  至今那三皇子还跪在御书房前的杨柳树下。

  圣上更是下了死令,不许任何人为其求情。

  三皇子乃是炀帝最宠爱的皇子,尚且得如此下场,遑论他人,百官人人自危,便再也不敢为殷庭将军进一言。

  不过私下几个交情好的大臣聚在一起时,难免不会谈论到此案。

  几个人纷纷道殷庭将军私穿龙袍,的确是大逆不道,但这件事情只怕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为何陛下却被怒火蒙蔽,不肯审理此案。

  其中一人摸着长胡,意味深长地说。

  君王榻前,岂容他人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