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真假状元(1 / 1)

殿下,撩完想跑? 月下桂花酒 256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2章 真假状元

  兰子卿将夙丹宸带回相府后,打来一盆温热的水,褪去他的衣物,拧干毛巾,轻柔地擦拭他的身体。

  他检查过他的身体,那个人并没有得逞。

  想到这里,兰子卿只觉身心一轻,重重松了一口气。

  至于那个人是谁。

  兰子卿眉目一冷,攥紧了手里的毛巾。

  “卑鄙!”

  本以为一切都已交代妥当,万万没想到,还是算漏一环,险些酿成大祸。

  若非有人通风报信,后果不敢设想!

  不过,报信的究竟是何人,他的意图又是什么。

  兰子卿蹙了蹙眉,陷入沉思中。

  门外响起一阵动静。

  兰子卿回了回神,淡声道:“何事?”

  “禀丞相,贡院差人前来,说是请丞相回去主持大局。”

  兰子卿听了,蹙眉静了片刻,

  “便说本相身体抱恙,无法继任主考官一职,请他们回去吧。”

  阿三在门外怔住。

  丞相从来都是公私分明,从不因私废公。

  如今却……

  这件事若是传开,还不知会给丞相造成怎样的伤害。

  张了张口,正欲再劝,神思一闪,终究将话咽了回去。

  “是”

  丞相如今一心扑在那个风流子身上,旁人的话哪里听得进去。

  阿三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兰子卿抱病离职的消息传开后,晁太师遂主动请缨,补了主考官一职的空缺。

  几日后,皇榜贴出。

  几家欢喜几家愁。

  金榜提名的人,春风得意马蹄疾;名落孙山的人,满腹心酸无人问。

  阿三从府外走入,来到一个青衣公子旁,那青衣公子正手握金剪,悠闲地打理一丛白月季,青白相映,说不出的淡雅出尘。

  “丞相,三甲出榜了。”

  “哦?”

  “状元是一位叫梁端的公子,听说是太师的外甥。”

  兰子卿淡淡“恩”了一声,继续慢悠悠地下剪子。

  阿三跟着报完了榜眼和探花。

  兰子卿握金剪的手顿了顿,神色一凛,淡淡道:“可有人在贡院喧闹?”

  阿三吃了一惊,丞相真乃神人也,未卜先知。

  “禀丞相,的确有人在贡院喧闹不休,是个名叫宁生的书生,他分明榜上无名,却硬说自己才是真正的状元,说有人偷梁换柱,将他的文章换给了梁端。”

  “贡院里的人本当他伤心过度,不予理会,谁知他越说越过分,更将矛头直指晁太师,贡院里的人将他当做疯子,打了一顿,赶了出去。”

  兰子卿在花台上放下金剪。

  “下去吧。”

  “是”

  阿三走后,兰子卿唇边透出一缕薄寒,墨眸慢慢眯了眯,白月季映在眸底,化作一片冷光。

  “子卿,你在想什么?”

  身上一重,温暖的身体从背后贴上。

  兰子卿眸色变了变,冷寒消下,融为一汪似水柔情。

  转过身,抚上那张英朗的面容,目光盈盈,柔声道:“殿下起来了,头还疼吗?”

  夙丹宸摇摇头。

  自那日后,夙丹宸再一次“失忆”,那晚发生了什么完全不记得,兰子卿也聪明得不再多言,只是对他管束得更紧了些,基本不肯让人离开视线半步。

  几日来,夙丹宸还不曾回过王府,一直被兰子卿“留”在相府。

  “子卿,我叨扰你多日,也该告辞了。”

  兰子卿脸色又是一变。

  “殿下这样急着走,莫非是嫌臣伺候不周?”

  夙丹宸见他冷了声,心里一慌,搂在他腰侧的手收得更紧了些。

  “子卿这是哪里话,我稀里糊涂喝醉了一场,若不是你,我还不知醉倒在何处。”撒娇般蹭了蹭耳鬓,“只是我在你府中已经住了好几日,再不回去,王府里的人还不知怎样着急。”

  兰子卿脸色稍缓,抚上他背后乌黑柔顺的发,“殿下不必担心,臣已着人去过王府。”

  夙丹宸“啊”了一声。

  原来如此,难怪他们这样沉得住气,到现在也没有派人来寻。

  “那我也是要去给母妃请安的。”

  眨了眨亮晶晶的桃花眼,期待地望着兰子卿。

  兰子卿被他这样望着,心口一软,唇边勾了勾,柔声道:“殿下切记早去早回。”

  在他跨出脚步时,又将人捞了回来,覆上那片柔软丰腴的唇,一阵缠绵。

  好半响后,方舔了舔唇,满足地松开,笑吟吟地放人离开。

  夙丹宸出了相府后,反应过来不对劲。

  自己又不是子卿的禁脔,去哪里还得他应允不成。

  他心中涌起莫名滋味。

  兰子卿自他走后,笑意慢慢褪去,眼底流转幽暗的光。

  黄昏时分。

  护城河边站着一位瘦弱的书生。

  “卖胭脂的,你看底下那个人,都在河道边站了四个时辰了,不会想不开吧。”

  “今日贡试发榜,想必又是一位落榜书生。”

  “年轻人呀,还是想开些好,贡试落榜罢了,又不是什么大事,大不了像你一样来卖胭脂。”

  “去去去,少拿老子开涮。”

  清风徐来,将桥上一番闲言碎语送到桥下。

  宁生充耳不闻。

  他眉目失神,面容苍白,望着冰冷的河水一动不动地站了许久后,终于张了张唇。

  “老师,学生有愧于您。”

  “老师大恩大德,学生只有来世再报。”

  抬脚便要跳入河。

  “这位公子,何至于此。”

  一道清柔的声音阻止了他的动作。

  宁生一惊,回头望去。

  来人一身青衣,眉目如画,笑吟吟地走来。

  宁生正疑心哪里来如此淡雅出尘的公

  子,那人已经走到了他面前,含笑道:“莫非真如他人所言,公子金榜失意,一时所想不开。”

  宁生眼神一黯,幽幽念道:“一腔热血付东流,十载寒窗转头空。”

  青衣公子“嗤”地一笑,菱唇半勾,透出一抹轻嘲意味。

  “金榜提名不过百人,学子却有数万之众,若按公子所言,余下之人岂非都要去寻死觅活。”

  宁生面容一白,“公子有所不知,小生若是学术不济以至名落孙山,自然没有丝毫怨言,只是……”

  “只是什么?”

  宁生想到这里,目露恨意,牙齿咬地咯咯作响,半响方松开牙关,无力地叹了口气,道:“小生既与公子有缘,索性将自己的遭遇说与公子听。”

  “小生名唤宁生,千里赴试而来,本以为从此报国有望,谁知那晁太师偷梁换柱、李代桃僵,将小生的答卷换给了他的外甥梁端,害得小生名落孙山。”

  青衣公子沉吟片刻,“你又是如何得知自己的文章被换?”

  “贡院发榜时,会将前三甲的文章一同贴出,以供后生学习,小生本想去瞻仰一番状元郎的大作,谁知读罢文章,通篇一字不落,全部出与小生手笔。小生本以为是贡院里的人出了差错,便上前理论了一番,哪晓得贡院里的官员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打了小生一顿,还将小生赶了出来。”

  青衣公子听罢,眸底转过淡淡的光芒。

  “你既有这等冤情,为何不去告官?”

  宁生冷笑,“告官?他们官官相护,没打死小生已经是小生命大。”

  言外之意,已经去告过了。

  青衣公子笑了笑,道:“你胡乱去告,自然告不成,在下保举一人,可使你功名有望。”

  宁生又惊又喜,眼里迸出光华,忙问:“是何人?”

  青衣公子淡淡道:“大学士司马礼。”

  宁生在口中又念了一遍,将这个名字牢牢记在心中,整个人如同枯木逢春般,重新光彩了起来,朝青衣公子深深作了一揖,“还望恩公告知名讳,若真能如此,他日也好报答恩公一二。”

  青衣公子半掩睫羽,墨眸中闪过一丝深意,淡淡道:“有缘千里来相见,无缘对面不相识。”

  “你还是快快去找大学士。”

  宁生听他一席话,只觉此人非凡,又朝他作了一揖,方匆匆离去。

  青衣公子长身玉立在河畔,远眺河面,唇边缓缓勾出一摸意味不明的弧度。

  夕阳西下,映染半张如玉容颜。

  次日兰子卿起身,听得下人来报,昨夜大学士司马礼突然带着一个书生进了皇宫,后来太师晁颂与新科状元梁端也被召入宫中,之后不知发生了什么,只知梁端以科场舞弊罪打入牢狱。

  “太师也被陛下停职禁足了。”

  兰子卿站在窗台,淡淡应了一声。

  “听说是那梁端受不住刑,主动将太师拱出,说是晁太师写来一封信,保他当上状元。”

  阿三说到这里,忍不住幸灾乐祸起来,“晁太师这回可是失算了,那封信如今成为他徇私舞弊、欺君罔上的铁证。”

  “不过晁太师坚决不认罪,反说是大学士司马礼设计陷害他。”

  阿三不解地皱了皱眉。

  良久,无人应声。

  阿三忍不住偷偷抬眼。

  伫立在窗台边的人半掩睫羽,一言不发,如玉容颜颇是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阿三的话他似乎是听清了,又似乎一字不闻。

  良久,淡色的唇动了动,道:“备轿。”

  “是”

  不用问也知道丞相是要去王府。

  三皇子昨日出了相府后,便没了人影,

  丞相房里的灯可是一夜未熄。

  阿三一面心疼自家主子,一面在心里暗骂那个不正经的风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