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4 章(1 / 1)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雪恋1988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会有人哗变造反。嗯要克制他们,咱们东行前就得留驻大量的军队。现在把他们调往西边,一则可以扬我军威于西域,二则也是釜底抽薪,借乌孙的兵牵制着,西域诸国心怀叵测者就搅不起什么风浪,这倒的确是个妙计……”

曾炩笑道:“你是一员武将,说话痛快些,莫要绕来绕去,例底想说什么,尽管开口……”

曾锋微窘,讪讪一笑,这才说道:“属下担心的是,如今乌孙国与康居国交战具体情形如何,出兵多少?领军何人?战力如何?兵力部署怎样?我们一概不知。而康居方面目前的情形我们也一概不知,劳师远征,粮草辐重能否承担得起?自此往康居去,黄沙千里,路途坎坷,能否保障运输?这都是问题。万一吃了败仗,削弱的可是王爷的威信,刚刚对王爷生起敬畏之心的西域诸国也难免又生怠慢之意。”

曾炩道:“这一点,我自然想过。乌孙国与康居国双方时战时和已数十年了,乌孙国的兵力多寡,战力如何、有名的将领,龟兹官员并非一无所知,至于具体的兵力部署、如今的战况情形,呵呵,就算康居使节把这些交待的清清楚楚又有何用?”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使者赶到龟兹的时候,康居国的情形早已天翻地覆,与她所知全然不同,等我们的人马赶到,彼国的一切早已面目全非。如果咱们囿于成算,出兵之前就按照现在了解的情形拟定战略、画好阵图,依样儿打仗,那不成了纸上谈兵了?如此拘泥不化,哪里还有胜算?”

曾泫赞同地道:“主公所言甚是,咱们只要估算出他们大致的兵力,了解基本的情形就足够了。属下担心的是,康居先王康文瑞的王后是元氏的女儿,如今龟兹国灭于我手,康居朝廷对此种种,心中岂能没有芥蒂?咱们贸然出兵,热脸贴了冷屁股还是其次,如果康居再对我们怀有敌意……”

曾炩失笑道:“可能吗?康居岌岌可危之时,大军远来相助,难道康居国王疯了?会选择拒援亡国?”

“这个……”

曾炩又道:“本王已了解过康居国的情形,康居国主康文瑞已逝世十多年了,其子康从德去年也刚刚驾崩,如今康居国是康文瑞的孙女康雅在位。新君登基,国势不稳,这才连取败绩,不得不向我急急求援。江山基业,与彼国太皇太后的一点私人恩怨孰轻孰重,我想这康雅还是分得清的。”

“何况,如今康居掌握大权的宰相是康从德、康雅父女两朝的元老重臣班泰,这班泰说起来可是龟兹班家的后人,昔年康文瑞与龟兹班氏互结姻缘,嫁女娶媳时,班家有一个晚辈做了康居驸马,就此留在了康居,班泰就是他的后人,论起辈份,龟兹刺史班雨班大人乃是他的族叔,你说他会做何立场?”

说到这儿,曾炩轻轻笑了:“昔日康居王与班氏交厚,也是姻亲。元氏占据西域都护后,康居王是怎么做的?与班氏结亲而也,他可曾因为元氏代班而对元氏生起敌意?所以,这件事无须担心。康居王又不是白痴,好赖还分不清么?”

说到这儿,曾炩的神色严肃起来:“真正需要我们考虑的,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如何远征做战。”

曾炩返回身拉开墙边遮幔,墙上悬挂着一张十分简陋的西域地图。曾炩到此时日尚短,对玉门关外情形了解有限,还未做出让人一目了然的沙盘地图来。虽然对后世新疆的地形有些了解。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两千年,地形地貌与曾炩所知却是截然不同。

“三位将军,你们看,先说行军与后勤。如果我们要赴援康居,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出它乾城,沿葱岭河经疏勒、大宛直达康居国的。这条路是直线,路途最近,不过沿途不是山峦就是沙漠,补给方面很成问题。第二条路就是西出后部车师,先抵东且弥,借道北匈奴,最后到达。这条路稍远一些,而且路也比较难行,而且北匈奴和我们关系并不好,能不能借道还是未知之数……”

马跳将起来道:“好,那咱们就走第一条路,西出它乾城好哇,我的军队正在它乾城呢,王爷下令吧,末将马上出兵。”

曾炩瞪着他道:“你要如何补充粮草?”

艾义海理直气壮地道:“抢他娘的呗这事儿老马常干,王爷放心,我那些兵油滑的很,呼啸而来,呼啸而去,来去如风,行踪莫测,西部诸国的人休想挡住我们的去路……”

曾炩没好气地哼了一声道:“你以为此番援救康居,是你那五千游骑兵?”

曾泫蹙眉道:“末将听说疏勒与大宛人与乌孙人都是大月氏一族,出它乾城这条道路,可行吗?”

曾炩道:“本属同族,却也是不同的国家。大宛崇佛,而乌孙国却是信奉耶稣,他们为了推行教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行事十分霸道。如今他们兵攻打康居,固然是为了扩张国土,信仰的原因也是其一,大宛岂能不生忌惮?”

“再者,大宛国是被康居、乌孙,疏勒呈品字形包围在中间的一个小国,国小势微,所以一向安份守己,不敢妄生事端,对康居、乌孙和疏勒,大宛一向以交为主,中原每立新朝,他们也都会想尽办法遣使进贡,所以他们是不会主动对我们挑起事端的。”

“当然,如果是在乌孙国的胁迫之下,大宛国也未必就不会对我们起了歹意。我们若是挟起尾巴取道北方,悄悄赶往康居,正是壮其信心,借道大宛,反而可以耀我军威,打消他们的妄念,嘿西域诸国,哪个不是欺软怕硬呢”

“他们一旦借道于我,那就走向我x近了一步,轻易来说,就不会再投向乌孙国。同时,我打算派一个商贸使团与援军一同前往,大棒加胡萝卜,呵呵,也就是软硬兼施的意思……”

曾炩事前已经做足了功大,侃侃说来胸有成竹:“大宛以畜牧为生,大宛王、王后、太子均各有领地和马场,在他们那儿,好马一匹值绢一正,差马仅供肉食,每匹只值绢一丈,贵族食马肉,平民食羊及野鸭、雁等为食,因为周围国家都有自己的马场,他们的马销路少,所以生活极其贫苦。”

“本王通过无极商业协会,从中原廉价买进了大批丝绸,本来是要充作军饷之用,此番正好用上,我可遣一使团,携带大宛国匿乏的丝绸、瓷器、茶叶、盐巴前往贸易,换取他们的马匹、布匹、招皮、玉器、琥珀、室刀、镇铁剑、药材等等,一面以军威震慑他们、一面以商贸的甜头羁廉他们,大宛就能成为我远征军的后勤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