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呢?
沉默了一会儿,曾炩突然问道:“仲达,你知道大汉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
当然是军队了。司马懿不假思索地就想说出来,但话到嘴边,他忽然意识到这个答案肯定不对,马上把话又吞了回去。
“无坚不摧的力量,倾覆社稷的力量,威临四海的力量。”曾炩神情平静,嘴角带着一丝笑纹,又补充了一句。
司马懿微皱眉头,凝神沉思。
曾炩微微一笑,“当年,太傅袁隗手没有一兵一卒,但他毫无畏惧,和董卓血腥厮杀,倚仗的是什么?”
司马懿两眼望着曾炩,急切等待着答案。
“你还没有想出来?”曾炩脸露笑容,亲热地拍了拍司马懿的后背,继续说道,“当年,秦王赢政凭什么征服六国,一统江山?十五年后,这位伟大的始皇帝为什么丢掉了社稷?其后,高祖皇帝又凭什么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大汉?”
“法?”司马懿吃惊地说道,“大元帅是说国策?或者,是律法?”
曾炩不置可否,“十几年来,大汉的军队打了一仗又一仗,是什力量让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兵律》?”
“或许你觉得不可思议,但你换一个角度,仔细想一想。如果没有《兵律》,没有正确的治国策略,如果没有‘法’这个无形的强大的力量在背后支撑着军队,我们能打仗吗?”
曾炩负手前行,司马懿跟在后面仔细聆听,“同样,大秦统一天下,失去天下,高祖皇帝开创大汉基业,都和当时所采取的国策,律法有重要关系。”
“皇权、相权、兵权都是由‘法’而生,皇权和相权的制衡也是从‘法’而来,兴大业也是因‘法’而得以推动和展。”曾炩挥了挥手,“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就是‘法’,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天下苍生,天下万物都离不开它。”
曾炩停下脚步,转身面对若有所悟的司马懿,郑重说道:“在黄老之学,它叫‘道’。在本朝儒家学说,它叫‘礼’。”
“隆礼重法。”司马懿明白了,“大元帅想全力推行法治?”
“希望我能做到。”曾炩忧心忡忡地叹道,“虽然,难度很大,但我不能不做。”
虽然如今的大汉帝国已经颁行了宪法,还施行了一系列的依托宪法的其它法律。但是如今的大汉,教育非常不达,这让曾炩推行法治的脚步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但是,教育的事情不是一天或者是一年就能够见效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曾炩是深知的。但是,现在的局面,却只有推行法治才能解决。
朝堂上的争议还没有搁平,曾炩决定大力推行法治的想法还没有表露,天子却是好像觉得此时的朝廷上的混乱不够一般,下令赐封曾炩为夏王。
------------
第一九八章 封王
第一九八章封王
当天子在朝堂上说出赐封曾炩为夏王的话的时候,包括曾炩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内阁总理、大元帅曾炩,为大汉征战十余年,开拓疆土数万里,功勋卓著。自黄巾乱起,到诸侯纷争,爱卿为大汉的兴夙兴夜寐。朕继位七年来,未曾封赏,心甚不安。如今,天下将定,朕感念大元帅劳苦功高,故御封其为夏王,为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无极城。夏王子皆为列侯。
这实在是一个太劲爆的消息。
作为拥有后世灵魂的曾炩,他是知道一些事情的。天子对他的分封,完全就是历史上对曹操的分封的翻版。
要说,如今的曾炩,其功绩绝对越了历史上的曹操,至少,曾炩征服大漠和东北、西北和西南诸族这些战功,就不是曹操所具备的。所以,要是按照功绩来说,封曾炩一个王爵倒是真的不为过。
但是,这要看时机。如今,朝廷因为迁都后的一系列事情正忙得不可开交,而三雍明堂之争也正是“激战”正酣的时候,满朝武为此都是头痛欲裂。现在可好,天子来一个突然袭击,毫无征兆的下旨,赐封曾炩为夏王。
在大汉朝,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异姓为王的事情生了。在此之前,大汉天子一共册封了十二位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燕王卢绾、长沙成王吴臣、长沙成王吴回、长沙共王吴右、长沙靖王差。
自长沙靖王吴差之后,数百年来,大汉就再也没有册封过一个异姓诸侯王。所以,再次出现异姓封王的事情,天子必须慎之又慎,是需要和朝廷各位官员们仔细商量的。
可是,这一次,天子在颁布旨意之前,丝毫没有露出口风。这样的事情,让满朝武都感到心头寒意逼人。
不过,这样的事情,是大多数的大臣们所不愿意看见的。虽然如今天子乾纲独断,已经下旨了,但是身为臣子,他们的责任就是在天子处断不明的时候进谏。所以,一帮子门阀士族系大臣是纷纷进谏,让天子收回成命。还说大汉高祖曾有言,“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天子如今的旨意,会将总理大元帅大人陷于不义。诸如此类的说法不胜枚举,说的也是头头是道。
曾炩对此事也是没有心理准备。
以前,他的确是为了推翻腐朽的汉朝,这才起兵。但是,后来事情的展远出他的预料。
因为心一直存有异志,所以曾炩一直不希望和大汉的宗室撤上太多的关系。甚至,他一直很少入朝。不过,个人的力量在历史的车轮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无力,即使曾炩身居高位,他还是不可避免的卷入了历史的潮流之。
他先是不由自主的做了公主和天子的老师,后来甚至娶了如今天子的两位姑姑和一个姐姐共三个大汉公主为妻,这和刘氏的关系是越来越紧,直到现在,早就是怎么也撇不清了。
曾炩是一个极为重视感情的人,他这样的人,其实真的不适合混官场,更不适合做一个皇帝,他只适合做一个富家翁,平平安安的过日子。而作为帝王所需要的铁血手腕,他不具备。
如果他接受了天子的分封,做了这个夏王,那么,等天下安定,他曾氏与皇室刘氏势必爆剧烈的冲突。而在这样的政治冲突面前,特别是涉及到国家是姓曾还是姓刘这样的大事面前,曾炩绝对是会犹豫的。
如今的天子,就像是他的儿子一般,对他很是敬爱。而曾炩,对这个天子也很是喜爱。要让他狠下心来,夺了他的帝位,曾炩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要是他不做这个夏王,只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