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不想去豫州做客,我等还要赶路,还请曹大人让开水道,放我等过去。日后,我家主公必有重谢。”
曹操笑道:“孙文台以后的谢礼就不用说了,对我来说,他最宝贝的礼物已经在黄将军的船上。只要孙小姐留下来,别的礼物我就不要求了。当然,孙文台要将荆南四郡和江东四郡作为嫁妆送给曹某,曹某也绝对不会拒绝。哈哈哈哈”
黄盖大怒,他一直将孙尚香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爱护,怎么能够容忍曹操如此污言秽语?
黄盖怒道:“曹操,看来你是专门来找我黄盖的碴子的啊”
曹操笑道:“黄将军,你错了,我曹操此来,只是为了迎娶孙小姐,对与黄将军为敌,我曹操丝毫没有兴趣。只要黄将军将孙小姐送到我船上来,我自然会让开道路让黄将军回长沙。”
黄盖大声道:“想要我家小姐,先将黄某的人头拿去再说吧”
曹操说道:“看来黄将军是打算敬酒不吃吃罚酒了。那么,曹某就对不住了。”
说完,曹操就让自己的坐船退了下去,下令船队开始进攻。
当双方战船阵线相距还有将近两百步的距离时,曹军的船队突然停住,近百条战船和一部分楼船立刻上前组成一道宛如城墙的阵线,与此同时,其后的三十条极为巨大的楼船竟然掉转船身,让庞大的侧面对着人继续冲来的江东水军船队,紧接着,黄盖很诧异地看见曹军楼船的甲板上出现了一些古怪的东西,黄盖不解地喃喃道:“那是什么?”
黄盖的念头还没有转完,便看见对面的十余艘楼船猛地将一块块磨盘大小的石头朝自己这方跑了过来。
抛石机黄盖禁不住面色大变。
黄盖刚刚反应过来,尖锐至极的呼啸声撕裂空气,紧接着一阵大响在周围爆然响起。
黄盖不由的循声望去,只见旁边的数艘大船上赫然出现了几个可怖的大窟窿,不禁面色生变,就在这时,他身旁的一个部将惊呼道:“将军,小创”
黄盖这才现面前的桅杆正摇摇晃晃地朝自己砸下来,原来黄盖这艘楼船桅杆的底部刚才也被打中了。黄盖连忙向一旁跃开去,几乎同时,桅杆重重的砸了下来,将船砸出一个大大的缺口,整艘船开始缓缓向一侧倾斜。船上的将士惊呼着纷纷跳离即将倾覆的楼船。就在黄盖也准备跳入水中的时候,一条绳索被甩到黄盖的面前。
“将军,抓住绳索,我们把你拉过来。”一条靠过来的船上的一名部将扯着嗓子叫喊道。黄盖当即通过这条绳索转移到了另外一条快船上。而孙尚香也在之前转移了过来。
曹操大惊,连忙下令,不要向黄盖的坐船抛石头。
黄盖现了这一现象,命令其他战船向自己靠拢,护卫这艘战船杀出重围。只要脱离了包围圈,凭借江东战船的度,曹操就是想追也追不了。
很快的,江东的船队就护卫着黄盖和孙尚香所在的这艘战船突破了曹军的舰队。但是,江东的战船已经损失了八成以上。
曹操知道江东战船度远快于自己的船队,要是等黄盖的战船脱离抛石机的射程,那么,自己的这一次行动就彻底的失败了。
曹操怒火中烧,大声下令道:“不要管了,给我狠狠地砸,不能让黄盖跑了”
巨石铺天盖地而来。
在短短的几息时间里,江东剩下的几艘战船尽数被砸毁,慢慢的沉入了江底。
孙尚香看见那铺天盖地而来的巨石,知道自己这一艘战船也难逃厄运。她果断的在巨石降临之前跳入了江中。
随后,战船很快沉没了。
孙尚香水性虽好,但是在战船沉没带起的巨大漩涡面前,她显得是那样的无能为力。
她手中紧紧的抓着那一张小弓,然后,她的意识陷入了昏迷。
------------
第一零七章 迁都之争(一)
第一零七章迁都之争(一)
行辕外静悄悄的,只有王昶一个人背着手,百无聊赖地踱着方步。(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文舒,大元帅还没有回来?”赵风问道。
“杨奇老大人刚刚到了行辕,好象有什么急事。”王昶微微躬身。
赵风又问道:“符翌将军何时举行迎亲大礼?”
“就这五月下旬左右,日子还没有最后定。”
“还没有最后定?”赵风略显吃惊,“曹操把女儿都送来了,大元帅还没有定下迎娶的日期?”
“听说有变动。”王昶脸上露出一丝种秘的笑意,“和你有关系。”
“和我?”陈好愣了一下,“好事坏事?”
“当然是好事了。”王昶走到大帐门口看了看天色,“天都要黑了。杨老大人年老话多,这番话不知要说到什么时候。看样子我们又要挨饿了。”
王昶不说,赵风也不好问。他走出军帐,看看逐渐暗下来的天空,轻轻叹了一口气。但愿一切顺利。他正要转身回去,突然看到远处有两个人缓缓而来,一路低声说笑,神态亲密。其中一人侍女打扮,明眸皓齿,容貌极为秀丽。
“那不是仲达吗?”赵风惊讶地问道,“他怎么和一个侍女这样亲热?”
“怎么?伯虎兄打算弹劾他?”王昶不以为意,笑着问道。
“我胆子再大,也不敢随意弹劾大元帅府的人。”赵风笑道,“不过,无极城要弹劾我的人,马上就要排成队了。”他指指远处越走越慢,渐渐融入夜色里的两个人,小声问道,“那是大元帅的侍女吗?仲达这么做,未免太不成体统了。”
“她是长公主派来照顾戴霜夫人的,原是宫内一个身份不低的女官。”王昶稍稍停了一下,忽然问道,“你还记得前尚书令士孙瑞大人吗?”
赵风点点头,疑惑地望着王昶,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提到士孙瑞。士孙瑞死于长安之乱,虽然没有九族尽诛,但其家人亲族大都被流放塞外,一个关中世族转眼烟消云散。
“她叫士孙欣,是士孙瑞大人的孙女。”王昶低声说道,“当初士孙家的女人依律没入为奴,但和士孙家联姻的都是关中、关西的高门望族,出面求情的人非常多。在张温、崔烈、杨彪等大人的连番苦求下,天子赦免了她们的责罚,让她们各自返回原籍。士孙欣的外公就是杨彪大人,所以她和母亲留在了长安,被召入宫。后来,大元帅率军平定司隶,救出了她们母女,长公主出于……出于……”王昶犹豫了一下,没有继续往下说。
长安谋刺案根本就是一个冤案,士孙瑞大人是受冤而死,但在当时李傕和郭汜的屠刀面前,谁敢说?越是对内情一清二楚的人越是不敢说。不过知道内情的人的确也不多。
长安谋刺案的主犯应该是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