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带着无尽的痛苦和悲哀,无可奈何地走了。
朕很悲伤。他们看着朕长大,把朕当他们的孩子一样宠爱。朕一直想报答他们,想陪着他们回洛阳,但老天爷太不公平了,一下子把他们都带走了。
姐姐经常劝慰我,说几位老大人给中兴大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们的功勋会永载史册。我们这些后一辈的人,应该尽快完成上一代人的心愿,以告慰他们在天之灵。话是这么说,但做到就太难了。我们这一代人,能不能完成中兴大业?中兴大业到底要多少年?十年,二十年,还是五十年?
几位老大人的病逝给了朕很大的触动。朝中还有不少老大臣,朕都让他们致仕回家了。他们为大汉辛苦了一辈子,朕不能让他们都死在朝堂上。他们应该回家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老大臣的去世和致仕,使得朝堂上空出了很多位置。王泽、令狐邵、张范、崔琰、邢颙、陈宫、卫固、田豫、刘琬、卫臻、司马朗、王烈等大臣陆续填补空缺,大汉中兴的持续推动就要靠他们这些中坚力量了。
马丰太气人了,他不止一次当着大臣们的面顶撞朕。他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马家一个后人吗?他有马援大人的战功吗?他有马融大师的才学吗?要不是看他是我们家亲戚,朕早砍了他脑袋。这次本来能打他一顿板子出口恶气的,可惜被姐姐和戴霜姐姐碰到了,没打成。下次给朕抓到机会,不会放过他。
这个马丰年纪越大,越象一只讨厌的马蜂,讨厌死了。他说你是本朝第一酷吏,岂有此理。当年父皇在世的时候,都没有这么说,他有什么资格胡说八道?朕叫他把那句话删了,他不但不删,还振振有词。世上就这种马蜂最为可恶,自己没本事,还说别人坏话。这次朕饶了他,他要是还不改,朕让他到大漠看星星去,到死都不让他回来。让他到大漠与狼共舞,老师看朕这个办法是不是很高明?哼,惹翻了朕,他才是真的捅了马蜂窝,朕让他这只马蜂到大漠上天天吃牛屎去。
这样朕想起来就觉得很解气,很好笑。对了,还有一件更好笑的事。这件事你可不能说是朕告诉你的,否则姐姐会不高兴。
看着天子书信里面带着小孩子气的话语,曾炩不禁笑了。都已经十五六岁的人了,还是这样,他这个天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当。
以前,自己想着的就是找个时机,推翻了大汉自己当皇帝。但是,随着自己和皇室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当今天子更是待自己如亲生父亲,自己这篡位的念头,却是再也提不起。
崔烈等四位老大人的病逝,给河北大吏的冲击很大。虽然曾炩和他们的关系算不上有多融洽,甚至他们还经常给自己找麻烦,但是曾炩对他们还是很认同的。
曾炩在行辕里设置了几位老大人的灵帐,青、兖两州的文武大臣纷纷赶来拜祭。几位老大人的众多亲友弟子,门生故吏闻讯后,也陆续前来拜祭。
崔烈大人的儿子崔均匆匆赶回晋阳奔丧。
这件事严重影响了曾炩在青、兖两州的肃贪,让朝廷得到了挽救局面的时间。曾炩奉旨主掌青、兖两州军政之后,肃贪随即改为整治,一场血雨腥风悄然平息。不过,曾炩这一招立竿见影,尤其在连杀十七位涉案官吏,二十一名涉案门阀富豪的亲族子弟后,被吓得肝胆俱裂的各级官吏和牵扯到圈地炒地的门阀富豪们以最快的度递交请罪书,上缴非法所得,退还土地。
三月初,南迁人口继续渡过黄河进入中原。
但是这次事件却是给曾炩敲响了警钟,所以,曾炩决定对大汉国的官员以及行政办事人员进行调整与清洗。
曾炩充实内阁,选拔人才的计划也全面展开了。为了能够更广泛将有用之才招集起来为帝国服务,曾炩这次并没有限制在帝国公立大学的学生中挑选,而是在全国范围之内挑选人才。只要符合要求的,具有能力的都可以录用。而挑选人才的标准也是考试,帝国的第一次公务员考试
------------
第八十五章 新官念
第八十五章新官念
(ps:各位老大些,雪恋实在是不好意思开口求月票,但是浪费是可耻的,现在月底了,各位仓库里面要是还有剩余,就清仓处理,投给我吧当然,月票榜什么的不是雪恋这样的小人物敢于觊觎的,雪恋最希望的还是当各位点击本书的时候,顺手点击一下收藏和推荐票得按钮,赏雪恋一个包*收藏和推荐,谢谢。(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在曾炩建立了内阁之后,行政人员就已经不再等同于官员了,官员是行政人员的一部分,不过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政府人员中,绝大部分是没有官职的,只是负责为帝国处理公务,并且领取薪俸。也就是拿帝国政府的钱,为帝国政府工作也正是如此,所以这次挑选的绝不是官员,而是普通的行政人员
当时,大汉官员与行政人员数量在四十万左右,大概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显然,这个比例已经够高的了,不过这些人员主要集中在各地方政府,官员一共仅一万余人,其能力远不足以正常维持帝国的运转。所以,曾炩在选拔新的政府人员的同时,还着手裁减一批多余的,或者说是能力有限的官员,这两件事情是同时展开的。这也就给了一些地方行政人员一个进入中央政府的机会,给了那些具有实干才能的人一个更好的机会。
对于曾炩这双管齐下的政策,很多大臣都不支持,甚至连陈群都感到不解,一方面招收人员,一方面却在削减人员,这不是相互矛盾吗?
“长文,我问你,内阁制实行了几年了?”
陈群略微一算,说道:“大人,已经有三年半了”
“对,那么,你认为,三年半的时间够不够让一个人展示出自己的才能,同时让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原形毕露呢?”
陈群皱了下眉毛,没有说话。
“当初,我建议陛下改组政府,成立内阁,因为是大的行政改革。所以留用了一大批之前地官员,这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这三年半下来,什么人能够更好的为帝国服务,什么人是帝国政府里地蛀虫。这已经非常明显了。这次,我将政府中的蛀虫挑出来,选拔一批新的人员来充实政府,你认为是错,还是对?”
“大人,这当然是对的,不过,有什么办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