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里面只住了三十万人,在这样的人口下,这座城市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即使城市被围再久,也不会有太大的威胁。后来,张宝就是考虑到这座城市是他所不能攻打下来的才没有进犯这里。
当然,这都是后话。
曾炩交代了这后期要做的事情后,就带着几个义弟以及一众文武人才北上去卢奴上任了。
就在曾炩准备出的前一刻,一件事情又让曾炩停下了他的行动,因为一个人来了,他的名字叫华佗。
华佗字元化,又名旉,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
华氏家族本是一个望族,其后裔中有一支定居于谯县以北十余里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华庄(今谯城区华佗镇)。至华佗时家族己衰微,但家族中对华佗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从其名、字来看,名“佗”,乃负载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华佗自幼刻苦攻读,习诵《尚书》、《诗经》、《周易》、《礼记》、《春秋》等古籍,逐渐具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当时我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原则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泛运用;而古代医家,如战国时的扁鹊,西汉的仓公,东汉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荣利富贵、终生以医济世的动人事迹,所有这些不仅为华佗精研医学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华佗还精于医药的研究。《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
初见华佗,任何人都不会将他和一个名传千古的人联系起来,他实在是太普通了。华佗是一个面容清癯的、约莫四五十岁的老头儿,个子不高,大约七尺的样子。也许是因为长年在外行医,他的皮肤稍微有一些黑,但是给人很健康的感觉。
华佗很意外,他没想到自己要找的人会是一个如此年轻的人,看他的样子,绝对不到二十岁,甚至还可以说是一个孩子。
华佗问道:“小兄弟,那些治疗瘟疫的药物是你配制出来的吗?”
曾炩语带恭敬的说道:“回前辈的话,正是小子的拙作,让华前辈见笑了。”
华佗摆摆手,说道:“小兄弟,你不要和老头子来这些虚的。要是你这样的药物也只能算是拙作,大汉朝就没有良药了。”
曾炩傻傻的笑了,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会得到一代神医的赞誉。
华佗很是喜欢曾炩的表现,他笑着说道:“小兄弟,没想到你如此年轻就已经有如此高明的医术。更难得的是你的宅心仁厚,一路北来,我听说了太多的无极商会和你的故事。可以说,小兄弟你是我最佩服的人!”
曾炩说道:“前辈过誉了,小子不过是做了一些自己份内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当不得华前辈如此的赞誉。前辈数十年如一日,踏遍大汉的每一寸土地,广为行医,这才是值得大家敬佩的行为。”
华佗得意的笑了,这的确是他最为得意的事情。在他的心里,医者就是应该这样,广施医术救治病人。现在,他的行为得到了曾炩的认同,自然是非常高兴了。
曾炩话语一转,说道:“但是,小子却是窃为前辈可惜。”
华佗一愣,这小子什么意思?难不成还想教训自己?
华佗问道:“小兄弟此话何意?”
曾炩笑道:“华前辈四处行医,救治了不少的病患。但是个人能够救治的民众毕竟有限,人力又穷,这是注定的缺陷。所以,小子认为前辈的行为有失偏颇了。”
曾炩说出这话,也是一时起兴。他是在见到华佗后,才想起这个时代的医术实在是缺陷大大,而有限的几个医术极为高明的医者,他们的传人也很少。所以,他希望能把华佗留在他的手里。
华佗道:“小兄弟,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要是小老儿不在民间行医,进入大汉的医疗机构,那小老儿岂不是成了那些贵族们的专用大夫,不能为民众医治了?”
曾炩心中一喜,急忙问道:“那要是有一个机构,能让前辈为更多的我大汉百姓医治,前辈愿意去吗?”
华佗感慨的说道:“要是真有这样的机构,小老儿自然是愿意去了,谁愿意居无定所的四处漂泊?但是,可能存在那样的地方吗?小老儿几十年,踏遍了大河南北,却是从未现有这样的地方。”
曾炩满面笑意的说道:“有,绝对有!”
------------
第三十六章 起航
华佗问道:“真的有这样的地方?”
曾炩笑道:“华前辈应该知道我即将去卢奴上任了吧?”
华佗说道:“我来的时候,听见很多人在谈论这件事情。”
曾炩说道:“不瞒华前辈,小子即将设立一个那样的机构,叫做‘医院’,我想请华前辈出任这个医院的院长,不知道华前辈是否愿意?”
华佗沉吟了一下,正准备说话的时候,曾炩又开始说话了:“华前辈,你先不要拒绝,先请你看一个东西。”
说完,曾炩取出了两本书,一本名字叫做《疑难杂症治疗选集》,另一本叫做《医院细则》。
华佗看见曾炩神态庄重,就接过来看了起来。
渐渐地,华佗的脸色开始变了,那是一种惊喜和难以置信的脸色。
仅仅是大略的翻看了一下,华佗就已经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了。他兴奋的问曾炩:“小兄弟,这里面说的都是真的吗?”
曾炩笑道:“绝无虚言。而且,这只是一小部分,另外还有更多的这类书籍,只要华前辈答应,它们随便华前辈查阅。”
华佗不住的在房间内不断地来回踱步,像是难以取决一般。
最终,华佗一跺脚,对曾炩说道:“小兄弟,要是真的如此,我华佗就厚颜留下来。”
曾炩笑了,说道:“欢迎你,华前辈!”
曾炩拿给华佗的两本书,一本书他按照记忆,写出来的一本医书,另一本,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