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6 章(1 / 1)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雪恋1988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以解决流民家庭的生活问题。因为当兵可以吃军粮,拿军饷,士兵省一省还可以贴补一点家用。至于士兵多了,军饷怎么解决,太史慈、张燕以及等一班府吏想了许多主意,最后还是决定屯田戍边。

军事屯田周代已有。前朝汉文帝采纳大臣晁错“募民徙塞下”的建议,把一些奴婢、罪人和平民迁徙到边塞,将他们以什伍编制组织起来屯田戍边。这些人农忙时屯田,农闲时进行训练,有事则可应敌。这种做法既起到了防御胡族入侵的目的,也起了开边境的作用,为汉代屯田之先河。到了汉武帝时期,屯田戍边,防备匈奴则成为当时的一项主要国策。自此以后屯田戍边就是大汉国防守边疆的一项重要措施,成了大汉国节省国用,解决边境地区驻军的给养,对付胡族入侵的基本方法。

就在右扶风郡太守王濡准备实施这个措施的时候,因为生病回家休养,这件事随即就耽搁了下来。没想到世上的事情就这么奇怪,还没过两个月,三方势力的联军突然入境攻打,这一万步兵立时成了右扶风郡救命的稻草。

依靠这一万士兵,加上各城的守军,在涿郡太守王濡,大校吴炽,大校鲜于辅的指挥下,竟然也抵挡了二十多天,不但严重迟滞了敌人的进攻度,也为援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到部队撤回武功时,鲜于辅统计了一下,尚余一万多人,这让他对坚守长安城充满了信心。

一想起背后的十二万联军大军,鲜于辅脑后就凉。

鲜于辅有点灰心丧气,一路上督军急行。后面张鲁军大将杨任的部队正在衔尾猛追,一刻不停。

上个月他还雄心勃勃准备带着部队到西凉战场杀敌立功,没想到这个月就被联军赶得上天无门,入地无路。这世事变化还真是快。

韩遂的部队三天后稳步推进到长安城下。

韩遂率领四万人在长安城西城门扎营。张卫率军三万驻扎在南门。

韩遂部将成公英的两万部队渡河之后,迅向安陵、长陵方向推进,对主力攻城部队的左翼进行保护。

西羌黄沙的四万部队渡河之后,随即大部队立即东进,迅向长安城进军,会合大军齐攻长安。

方飚率领五千大军做为前部,此时距离长安还有一百里。

他是黄沙的部下,按照要求,明天早上他必须要赶到长安。但此地已经是北疆军的活动范围,所以方飚命令部队小心行动,密切防备敌人的突袭。

方飚接到的消息说,北疆军行大校吴炽的一万骑兵已经出了长安,要时刻防备被他的部队袭击。此人善打袭击战,最善夜袭。

方飚没有放在心上。他正在生气。他是第一个攻进槐里城内的,原先以为可以大捞一笔,没想到还没有走到县衙,黄帅的命令就来了。立即开拔。凭什么自己努力打下的地方,自己却连一根针都捞不着。

斥候飞一般赶到。

“大人,距离我们十里的地方,看见敌人骑兵。”斥候满头大汗地说道。

方飚吃了一惊,紧张地问道:“多少人?有多少人?”

“估计有几千人?”

“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密集结阵,准备阻击敌人。”方飚大声吼道:“派人通知黄帅,迅向我部靠拢,敌人的骑兵部队出现了。”

鼓声随即敲响。

西羌军士兵迅集结在一起,摆下防守阵势。

“大人,我们不撤退吗?”这时西羌军的几个军司马驱马赶来,纷纷询问。

“大人,敌人有几千骑兵,我们恐怕对付不了。”

方飚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黄帅已经料到敌人可能袭击我们,所以跟在我们后面的中军其实就是全部主力,两万多人都在,现在距离我们十里路。在我们的右翼还有三万人,距离我们八里路。我们只要在这里稍稍阻击一下,然后就佯装败退,将敌人诱进包围圈,由主力部队去打就行了。”

“我们的右翼怎么会有部队?”一个军司马吃惊地问道。

方飚眼睛一瞪,大声骂道:“服从我的命令就行了,问许多干什么?想死吗?”

吴炽看到郑信象了疯一般冲了过来,赶忙打马迎了上去。

“大人,珀山现敌军踪迹。”

“珀山?”吴炽吃惊地重复道,“珀山?珀山不是在黄沙部队的右侧嘛?那里有敌军?”

“对,消息非常准确,是当地的一个里长亲自跑来报告的。我已经派人复核过,大概有三万多人。”

吴炽展开地图,脸上显出惊骇之色。

“方飚的位置是个伏击圈。”

“是的。部队必须立即撤退,迟恐不及。”

“撤退。”吴炽对着传令兵大叫,“通知各部,立即向长安城方向撤退。”

传令兵立即一哄而散,狂奔而去。

吴炽和郑信两人互相望着,眼睛里的恐惧越来越浓。(

------------

第十一章 司隶危机(二)

吴炽和郑信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的部队内出了内奸,

他们的伏击地点是经过反复磋商和查看地形后确定下来的,知道具体位置的人也就是几个高级军官,没有其他人。郑信怀疑内奸就在亲卫队里。最近部队除了他们没有新面孔。吴炽想想觉得不可能,大帐议事的时候连颜良严凉都不能进,其他的侍从就更没有机会了。

接着他们两人都想到了鲜于辅。

部队出之前,鲜于辅曾经来过一次。针对联军的进攻态势,他和吴炽再一次商量具体的应对办法。在如今这种绝对劣势下,要想反败为胜,将联军赶出司隶,根本没有可能。但想守下去,也是死路一条。必须寻找解决的途经。

张燕、吴炽等人一直也在想这个问题,把思路局限在长安城显然不是办法。联军的战略目标就是占据司隶。他们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做了精心细致的准备。在他们看来,如果倾尽主力攻打凉州,司隶军队肯定会攻打汉阳郡和汉中郡,断其退路。所以他们先打司隶的中心长安,逼迫司隶的北疆军队集中在长安附近和他们决战。一旦形成僵持之局,司隶的局面也就暂时稳住了,再转而集中主力猛攻凉州。这个时候不但后路无忧,而且司隶的部队也无力北上支援凉州。

联军这么做,显然没有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的能力和信心。现在凉州战场上双方的僵持态势正是联军故意制造出来的,也是他们需要的。

要想击败联军,突破口应该是在司隶。假如司隶得到并州、冀州部队的支援,军队达到一定的数量,他们就可以对右扶风、京兆尹的联军动反攻。联军如果进攻凉州受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