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5 章(1 / 1)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雪恋1988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怕还真有神存在!

没等刘坚与刘脩怒,就已经有人听不下去了。

“放屁,简直是一派胡言!”说话的是那个说曾炩生病是担心造成的中年人,看样子文文静静的,不过,气宇不凡,一看就是个受过良好教育,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亏你们还是见多识广的客商,亏你们还从骠骑将军那里获得了那么多的好处,现在不思为国效劳,不为救灾出钱出力,却在此妖言惑众,你们安的是何心?”

开始那批议论的客商都站了起来,其中几个身材很是魁梧,一看就是练家子。而这些人的目光都很不友好,显然,他们对这个年轻书生的评价很是不满。那中年人并没有后退,而是向前一步,与那帮人怒目对视。

正在双方剑拔弩张之时,那队客商中的一名老年人站了出来,止住了自己的手下,双手一抱,说道:“在下上党姚家二当家,不知阁下大名?”

“原来是姚二当家的,久仰大名!”中年人也是一拱手,“在下只是无名晚辈,开始多有得罪了!”

“哪里,先生客气了。不过,先生开始那话在下可不赞成。这次雪灾难道是巧合吗?”老人说道。

中年人做了个请的动作,等到对方都坐下来之后,这才说道:“雪灾在我们北疆年年都有,难道这都是上天的惩罚?今年夏天,大河大水,河南兖州一地就死了五十万灾民!加上青州等地的死伤,不下百万之数。而这次,骠骑将军积极救灾,灾区死亡灾民不到一万,难道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惩罚吗?”

几个客商的脸色都有点难看了。

“另外,骠骑将军忧国忧民,积劳成疾,还坚持在前线,这些难道都不是我们应该赞扬的吗?我大汉国有这样的将军,我北疆有这样的将军,实乃百姓幸事。如换着以往的话,这次的雪灾,不死几十万人,恐怕都是怪事吧!”

“那么,先生你现在在做什么呢?”

“我?”中年人笑了起来,“我云游四方,正好听说骠骑将军北上赈灾,虽然小的不才,不过也自认能为灾区百姓出点力,尽点心,现在正赶往灾区。各位,打扰了!”中年人说完,在饭桌上丢下几十钱,转身就朝店外走去。

刘坚与刘脩对这人大生好感,两人也立即丢下饭钱,追了出去。

“先生请留步!”

中年人转过了身来,看了刘坚和刘脩一眼,问道:“两位……姑娘,不知找在下有何事?”

“先生开始一言,让我姐妹二人很有兴趣,不知先生现在何往?”刘坚向中年人行了一礼,问道。

“我准备北上,先去代郡,然后再想办法去汉北郡!”

“我们也正好北上,正好与先生同路!”刘坚微微做了个请的手势。

三人不再多话,走了一截,那中年人才说道:“你们两位看来不像是行走江湖之人,这次也是去漠北救灾?”

“这……”刘坚尴尬的笑了一下,迅的编了个谎话,“家父正在漠北做点小买卖,这次听说漠北受灾,我就带上小妹一起前去探望家父,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

“也好,现在漠北局势混乱,虽然骠骑将军已经拨了大笔救灾物资,不过灾民众多,一时之间局势也难以控制,这一路,你们可得小心了!”

“有先生陪伴,也不用多担心什么。”刘坚犹豫了一下,“小女子刘坚,这位是我小妹刘脩。还不知先生高姓大名!”刘坚和刘脩的名字并不为世人所知,所以她才敢将名字说出来。

------------

第一百零三章 张仲景

“不敢,不敢,在下姓张名机,字仲景。”中年人回答道。刘坚和刘脩不认识张机,但是要是换了曾炩在这里,那一定是要高兴的跳起来,而且绝对是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将他骗到自己麾下的。

张仲景,河南南阳人,东汉后期医学家。生于公元15o年正月十八日,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于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他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

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信心,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张仲景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不少贫苦人家有人得病,就请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结果无辜地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落得人财两空。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每次遇到他们装神弄鬼,误人性命,他就出面干预,理直气壮地和他们争辩,并用医疗实效来驳斥巫术迷信,奉劝人们相信医术。

有一次,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