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 章(1 / 1)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雪恋1988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他本身更不简单。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可以说,徐晃是汉末三国时代最著名的将领之一,而且是文武双全的大将。

徐晃一生俭朴,对自己约束很严,病死前还特别嘱咐叫埋葬他时敛以时服。而且他每战有功,但很少邀功请赏,所以在曹操的军队中流传着一句话“不得晌,属徐晃。”

徐晃用兵“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三国志·魏书·徐晃传》),可谓别具一格。徐晃常说:“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所以徐晃把为曹操的统一事业而战斗当作自己效力的机会,以此为动力,鞭策著自己的行动。

尽管这些认识打上了封建思想的明显印记,然而,也显出了他那可贵的品格。他是曹魏政权的开国元勋,也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战将。

“你刚才说什么?你是徐晃?”,曾炩有些难以置信地追问道。

看到曾炩明显吃惊的神情,徐晃甚感疑惑,看曾炩的神情,主他似乎听说过我?但我还未曾有扬名的机会啊!他贵为大汉国的骠骑将军,是如何听说过我的名字的呢?

“在下正是徐晃,将军难道听说过我吗?”,徐晃疑惑地问道。

曾炩立刻反应过来,面色平静地信口胡侃道:“我听云长提起过你。”

徐晃露出茫然的神情,他是徐晃没错,但自己怎么会让关羽知道自己的名字呢?要知道,关羽可是曾炩麾下最有名的几员大将之一,那可是大汉国的三品镇护将军,县侯,而他徐晃不过是一个平头小老百姓,和关羽从未有过交集。

曾炩见徐晃仍是一副不相信的样子,继续胡侃,笑道:“云长是河东解县人,在他北上冀州的时候,路过杨县,偶尔听人说起过壮士大名。”

曾炩是胡侃不假,没想到这件事情还是真的,关羽在解县杀人后逃离,路过杨县的时候的确听人说起过徐晃。后来徐晃向关羽求证这件事的时候,关羽也很是奇怪,他可是从来没有对曾炩提起过这件事情。他们哪里知道,这根本就是曾炩在那里胡诌的,不过刚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

徐晃和关羽只怕怎么也不会想到,曾炩实际是在将近两千两后知道他的。这件事情太匪夷所思,实在是太过玄幻,只怕曾炩就是说出来,徐晃和关羽也无法相信。

徐晃这一次倒是相信了,他说道:“原来如此!”

曾炩问道:“不知公明来洛阳所为何事?”

徐晃苦笑道:“徐晃来这里是为了投奔我那同乡杨奉的。可是,等徐晃到达洛阳的时候,他已经跟随董卓去了长安。徐晃知道,现在我是不能去长安了。但是徐晃却有没有别的门路可走,此刻正为此烦恼呢!”

曾炩心中狂笑:哈哈哈,这人的运气来了,那是挡也挡不住!自己带着人,本来是想去看看张飞是不是在袁术手下吃了亏。毕竟,这个四弟是一个不太喜欢动脑子的莽汉,袁术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是为人却是很阴险的。可是,看刚才袁术的样子,看来是在张飞手下吃了一个大亏。而自己在再次让袁术吃瘪的情况下,还遇到了一个可谓是走投无路的徐晃,这不是老天送来的一份大礼吗?

曾炩心想,要是这样的大礼都不收下,那么自己一定会被老天爷惩罚的。

曾炩呵呵一笑,说道:“公明身怀绝艺,兼且怀大才,怎么可能无处投效?要是公明不嫌弃,不妨到骠骑将军府来,如何?”

徐晃大喜,能够投奔曾炩这样的主公,那可是好过投奔杨奉千百万倍。曾炩是谁?那可是能够和霍骠骑一样的人物比肩的大才啊!

------------

第九十章 樊家的选择

徐晃当即单膝跪了下去,神情有些激动地抱拳道:“若能效力在骠骑将军的麾下,那是在下的福气!”

此事就这么成了,徐晃此时希望投效一个明主,而曾炩无疑是大汉国最有能力的将军,也就是他徐晃最好的投效对象;曾炩则是早就知道徐晃大名,更清楚这是一个难得的将才,能够得到他的投效,那可是一件美事。于是,这就像是干材遇到了烈火,就那么熊熊的烧了起来。

这时候,旁边的樊语蝶说话了:“将军,恩公,你们到语蝶家里坐一坐吧!”

徐晃连连摇手道:“樊小姐,使不得,使不得,徐晃只不过是顺手帮了一下,而且最终帮到小姐的,还是我家主公。徐晃知道,要不是主公来赶走袁术那厮,徐晃是救不了樊小姐的,所以,小姐的恩公是我家主公,而不是在下。”

曾炩笑道:“公明过谦了,要不是公明在前面抵住了袁术一行人的逞凶,曾炩也没有机会赶上来救樊姑娘了。所以,你这个恩公绝对是当得的,反倒是曾炩只不过适逢其会,锦上添花罢了。”

樊语蝶嫣然一笑,说道:“二位都不要自谦了,你们二人都是语蝶的救命恩人。”

樊府的大院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人。

曾炩很是奇怪,问道:“樊姑娘,为何府上不见人走动啊?”

樊语蝶苦笑了学,说道:“不瞒将军大人,不是没什么人走动,实在是我家现在的人口很少。”

曾炩问道:“这怎么说?”

樊语蝶说道:“自从先父遇害,我家的经济来源就失去了,再加上其他一些家族的有意打压,樊家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家母认为没别要再保留那么多的仆人,再加上也没有多少钱来给他们开工钱,所以,现在家里仅仅是保留了几个仆人,其他的都遣散了。”

曾炩很是感慨。

当一个家族失去了顶梁柱,那么这个家庭就真的是难以再保持繁荣了。要是再加上别人的有意打压,那么能够继续维持下去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这也是为什么樊语蝶在自己家门口被人欺负也不见府院里面出来人的原因。

很快的,曾炩等人就在樊语蝶的带领下来到了樊府的客厅,而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美貌妇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在之前,樊语蝶派了她的侍女前来报信了。

中年妇人见曾炩等人到达,连忙迎上来,说道:“不知骠骑将军驾临,老身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曾炩知道,这位中年美妇肯定就是樊陵的妻子,樊语蝶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