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章(1 / 1)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雪恋1988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地地从雨幕中冲出来,匈奴人才意识到自己轻敌上当了。

匈奴人仓惶迎敌,拼死突围,但因为受到大雨的干扰,几次突围失败,死伤惨重,大都尉荡撒和封澈先后战死,匈奴人失去指挥,更是乱作一团,两万多人被斩五千,余众纷纷缴械投降。

匈奴叛军在谷罗城大败,全军覆没,震骇了匈奴诸部,许多摇摆不定的部落领突然明白了,大汉国就是大汉国,他再怎么伤痕累累,但他终究还是一个巨人,一个无法战胜的巨人,得罪了这个巨人,最后的下场一定很惨。

于是,许多部落领暗自派人到长城要塞,向于夫罗表示效忠,说只要于夫罗杀回美稷,重创须卜骨都侯和白马铜之后,一定重新投靠单于庭。脚踏两条船总比一棵树上吊死要好,既安全又稳妥,这也是小部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唯一办法。

于夫罗精神大振,要求赵云立即趁胜攻击美稷,但被赵云一口回绝了。赵云毫不客气地说,谷罗城一战,占尽天时地利,可一不可二。如今大军粮草武器不足,人马疲乏,草原上雨水不断,根本不具备再次聚集大军征伐塞外的条件。另外,叛军遭此重创必定会吸取教训,小心谨慎,不会再给自己这样的机会了。现在叛军重兵屯守美稷,要打就是硬仗血战,双方实力差距较大,无法进行决战,还是耐心等机会吧。

于夫罗很生气,认为赵云是在故意刁难自己,于是数次上书大汉国皇帝陛下,恳求天子催促赵云尽早出兵攻打美稷。

但是,赵云是车骑将军直属将领,大汉天子的圣旨在他这里也是行不通的。拿赵云的话来说,那就是我只认车骑将军的命令。

须卜骨都侯匈奴族领根据从各方面得到的消息综合分析之后,一致认为大汉国的皇统之争刚刚进行到白热化的地步,洛阳局势一触即,很可能要爆连场内乱。大汉国政局不稳先就要影响到出塞作战的汉军士气和军需粮饷,然后这些汉军将士将迫于国内形势不得不撤回长城。如此一来,塞外危机也就烟消云散了,而汉军要想再次出击塞外,恐怕要等很漫长的一段岁月了。

在他们看来,最坏的结局也就是暂避汉军的锋芒,完全放弃阴山以南的所有土地撤回大草原。

但撤过阴山,须卜骨都侯和白马桐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各部族在战败后,是继续追随他们撤到阴山以北还是选择投降汉人留在阴山以南?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大部分族众都会选择留下来。翻过阴山是鲜卑人的国土,他们迟早都要被凶狠的鲜卑人一口吞了,成为鲜卑人的奴隶,过上牲畜一般的日子。而投降大汉人,他们的日子要好过无数倍。几百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贵族领们无法欺骗他们的族众。

------------

第五十二章 赵云平匈奴(二)

护匈奴中郎将赵云率部顺利夺取美稷,大军横扫黄河以南。

这个消息最先送到了车骑将军府,留守将军府的沮授喜忧参半。喜的是单于庭府美稷夺回来了,匈奴大单于可以带着族众返回黄河以南的居住地了。忧的是美稷不是赵云打下来的,而是匈奴叛军主动让出来的。

须卜骨都侯和白马铜突然率军撤退,一夜之间连退百里,让征北军措手不及。赵云虽然当机立断督军猛追,但除了把坚守在黄河以南掩护匈奴叛军主力过河的三千骑兵俘虏了以外,其他一无所获。征北军将士只能望着滔滔黄河水仰天长叹,徒呼奈何。

匈奴叛军突然北撤,打乱了汉军的既定策略,太史慈和赵云十分担心鲜卑的局势会不会因为匈奴叛军过河而生改变。

征北军收复美稷的消息接着送到了洛阳。天子大喜,下旨赐封赵云。正在洛阳做客的大单于于夫罗更是惊喜万分,但等他听完手下的禀报后,他就高兴不起来了。

美稷城和黄河以南的居住地虽然收复了,但现在黄河以南的匈奴人只剩下单于庭和左部落的七八万族众,叛军连同黄河以南的右部落族众统统过河北上了。三十多万南匈奴人竟然一分为二再分南北,隶属两个不同的单于庭了。

其实,早在八月下旬,汉军退守长城以后,须卜骨都侯就悄悄命令大军把居住在黄河以南的匈奴右部落族众强行迁往黄河以北。这个事大单于于夫罗知道,护匈奴中郎将赵云也知道。当时于夫罗就警告过赵云,说须卜骨都侯迁移族众,很可能要率军北撤黄河,据黄河之险以阻汉军,从而达到分裂匈奴,自建单于庭的目的。赵云也有这种担心,但他的军队数量有限,无法在长城以北黄河以南的区域长期游戈以阻止匈奴叛军迁移人口,所以他也很无奈,只能听之任之。

于夫罗不能容忍匈奴再次分裂,他匆忙要求觐见大汉国的天子,恳求大汉国的天子出兵北渡黄河,剿平匈奴叛乱,以维护匈奴单于庭的完整。

天子听了于夫罗的诉说和恳求后,笑着说,朕答应你,一定帮你剿杀叛逆,匈奴的大单于庭只有一个,朕绝不允许长城以北再出现第二个单于庭。

有了大汉国天子的承诺,于夫罗安心了许多,他随即要求回到美稷城主持单于庭,帮助汉军北渡黄河平叛。天子稍加挽留之后,也就答应了,并且赠送了大量的贵重礼物。

但是,现在的天子,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孩子,他的话全部是照着董卓所说的来说,怎么可能当真?

此时,撤到黄河北岸的匈奴各部领也在头疼。

北疆四郡如果被汉军收复,匈奴人就失去了生存的领土,他们的族众虽然可以投降大汉国继续在这片草原上活下去,但他们这些贵族领未必能得到大汉皇帝的赦免,尤其是那些匈奴叛军。

须卜骨都侯和白马铜心里都很清楚。如果他们仅仅带着几万铁骑撤过阴山,势必要沦落为檀石槐的部属,而他们的士卒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纷纷逃回家园,等待他们的结局将非常悲惨。除非他们马上再打回来,但他们失败之后,财产族众尽失,已经无力再打回来了。

同样的,北疆四郡丢失,匈奴人和鲜卑人战败,鲜卑人檀石槐随即也就失去了匈奴人这个盟友,他也就完了。他现在实力亏损巨大根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