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1 / 1)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雪恋1988 2000 汉字|14 英文 字 2个月前

遗命。

征北军中军帐里面,曾炩和几员大将以及军师贾诩正在商量军情。

这一次元氏城下的大战,征北军完全的打爆了张牛角。

张牛角带出城的三万黄巾军,战死一万两千人,其余的全成为了颜良和文丑的俘虏。另外,黄巾军大帅张牛角战死,这才是征北军的最大收获。

当文丑提着张牛角的级进帐的时候,吕布和太史慈的眼睛都闪现着红红的光芒,那表情,就像是提在文丑手里的头颅是世间最好的美味一般。

曾炩笑道:“俊逸厉害啊,这才多久啊,就真的把张牛角的人头给我带来了。”

文丑也是大笑着说道:“这还不是托主公洪福,文某才得以建此功劳。另外,嗯,这个张牛角不是文某杀死的。”文丑说到后面,有一些不好意思。

曾炩奇怪了,问道:“俊逸,你给我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文丑说道:“当时,我正带着兄弟们冲杀,张牛角看见了我,也向我冲杀过来。可是,他在距离我大约二十步远的地方,被后面的兄弟们乱箭射死了。我只不过是顺手搁下了他的脑袋。这功劳,还得算是兄弟们大家的。”

曾炩说道:“还有这回事?”

文丑说道:“文某不敢贪功。”

贾诩笑道:“俊逸,你的功劳还是有的,我想,要是张牛角不被乱箭射死,他肯定就死在你的手里了。”

文丑笑道:“军师过誉了。”

曾炩对贾诩说道:“军师,现在我们一战而杀死张牛角,黄巾军大帅战死,内部毕生大乱。此种情形,与我们原先的预计已经有了不小的改变,不知军师可有对策?”

贾诩说道:“贾诩也认为黄巾军内部肯定会因此生动荡,所以,此时我们不宜将他们逼得太紧。如果我们逼得太紧,黄巾军在我们的压力下,必将联手应付我们的威胁。但是要是我们主动后撤,减轻元氏城黄巾军的压力,那么,在黄巾军大帅帅位的诱惑下,他们生内斗的可能性非常大。”

曾炩疑惑的问道:“那么,要是黄巾军趁我们后撤的机会,出城逃跑了呢?”

贾诩笑道:“要是他们出城逃走,那就是最好的了。我们挡住了他们西去的路,他们往别的几个方向走,先不说能不能逃脱我们的追杀,即使他们逃过了,也同样会撞上我们的刀口。再说,在茫茫的大平原上面,是我军铁骑的天堂,我们六万铁骑。必将其杀的片甲不留。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更能轻松的赢得战役的胜利?”

曾炩想说什么,贾诩却打住了他。贾诩继续说道:“我知道主公仁厚,不忍多造杀孽。但是,现在情况有变,我们原先的策略已经不适合了,必须跟着改变。在我们原先的计划里,是将张牛角困在元氏城。但是,现在张牛角死了,黄巾军下面的人还会有那样的眼光吗?我们不能再指望能够迫降黄巾军。现在的元氏城里面,没有谁有张牛角那样的威望,他们不可能统御得了所有的三十余万黄巾军。只要我们放松对元氏城的军事压力,黄巾军生内乱已经是不可避免。”

------------

第八章 张燕降

(本书读者群:692o4216,欢迎各位读者加入,多提意见,帮助雪恋把本书写的更好。雪恋这里给大力支持本书的读者们鞠躬了。另外,雪恋还要感谢书友小南海精灵、ppppppppppppp、会飞的馒头、没有馨的夜、流·竜馬、·小良子·等人的打赏和评价,大家握一个,谢谢。)

张燕这几天很头痛。

虽然大家一致推举他做黄巾军的大帅,但是他自己也明白,现在的这个黄巾军大帅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嗯,那时候应该没有这个说法,不过就这意思吧),可是,有大师兄的遗这个位置难做,他也必须得将它担起来。

但是,现在大家又起分歧了。

对于大贤良师和大帅的遗书里面,让黄巾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靠曾炩,大家都很不理解。这里面,很多人都不认为黄巾军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了,因为他们手里还有三十余万士兵。

张燕很受伤,难道他们忘记了生在巨鹿城下的事情了吗?难道,他们认为他们比大贤良师更有智慧、更有能力吗?大贤良师以二十三万黄巾军精锐,尚且没有打得过曾炩的五万骑兵,他们以为他们就能够了吗?

现在的元氏城里面,名义上是有三十二万大军,可是,他们也不看看这些士兵的素质。这里面,差不多有一半都是老弱病残,根本上没有什么战力。真正能上战场打战的不过就二十万不到的样子。

再看看前些天生在元氏城下的事情,张牛角大帅带领三万黄巾军精锐,可是却硬生生的被六千征北军骑兵全歼。而他们对征北军造成的伤害,不过就是两千不到的阵亡,伤亡不过就三千出头的样子。

这是一个如何惊人的数字?而且,征北军派出的不过就是他们的普通骑兵。在他们的阵容里,还有两万多乌桓骑兵,还有一万无极卫。这三万多骑兵,才是曾炩带来的征北军的真正精锐,才是元氏城外六万征北军的真正战力。

对骑兵而言,其冲击力是和规模有很大的联系的。前些天,他见识了六千铁骑冲锋的场面。但是,他没用见识过六万铁骑冲锋的场面。不过,张燕很清楚,对骑兵而言,冲击力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六万铁骑,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其冲击力绝对不止是六千铁骑的十倍。

如果曾炩没有占据他们向西撤入太行山的道路,他们还可以安排部分兵力阻挡曾炩军铁骑的冲击,为大部分的士兵争取撤入太行山的时间。因为元氏城距离太行山很近,步兵如果全前进的话,也就不到一天的样子。而他们要是能够撤入太行山,那么,他们不是没有一搏的实力。

可是,这些黄巾军的将领意见不一,造成了曾炩火南下,扼住了他们向西去的大路,他们已经失去了快撤进太行山的机会了。

很明显,曾炩没有围住元氏城,只不过是不给黄巾军也搏命的勇气。张燕知道,一个人在未陷入绝境之前,是很难百分之百的挥自己的潜力的。

虽然现在的黄巾军已经陷入了绝境,但是并没有黄巾军的将士能看出这一点,他们甚至还在做着击败曾炩的美梦。

就在这个时候,张燕得到禀报,曾炩率军后撤,在距离元氏城二十里的地方扎下大营,并派遣游骑不间断的监视元氏城的动静。

张燕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巾军最后的希望也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