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1 / 1)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雪恋1988 2000 汉字|14 英文 字 2个月前

国赶,三年下来,中山国的人口硬生生的增加了一倍,而在今年的时候,中山国已经到了人口承受的极限,不敢再多加接受流民。”

灵帝道:“原来如此!不过,现在爱卿总领幽冀二州军政,一定要在治内多行像爱卿在中山国时实行的政策,让二州的百姓早日摆脱饥饿的煎熬!”

曾炩心说:这还用得着你来说?不过,只要你把你捞钱的手段减轻一些,我大汉就有许多的百姓能够免遭流离失所了。

显然这样的话,曾炩最多也就是在心里面想想,是怎么也不敢说出来的。

灵帝道:“爱卿,还是继续解释一下袁司徒参你的那八罪吧!朕会秉公处理的。”

曾炩说道:“臣谢陛下厚恩!袁司徒说曾炩私通奸阉,卖官鬻爵,曾炩不敢苟同。中官们为天子做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曾炩不敢赞同司徒大人的看法。再说,曾炩的所有官职,都有陛下的任命令,何来的卖官鬻爵之说?难道司徒大人是怀疑天子?这还是身为人臣之人应该有的想法吗?”

袁隗大惊,连忙跪下,急声道:“陛下,臣没有这样的想法,这都是征北将军在构陷微臣。臣一家时代忠良,绝对对大汉,对陛下没有二心。”

灵帝冷冷的说道:“有没有这个想法,你自己最清澈。现在朕懒得和你争辩,且先听曾爱卿说完。”

曾炩说道:“乌桓族自我朝光武皇帝起,就依附于我大汉。他们生活在我大汉的土地上,那么就是我大汉的子民。曾炩身为幽州牧,安抚我治下之子民,这也有罪?难不成司徒大人是想将这些乌桓族人也逼成反贼?司徒大人处处想将我大汉搞的反贼四起,难不成是想颠覆我大汉四百年的江山?”

袁隗惊惧,再次跪倒,口中连称不敢。灵帝只是冷哼了一声,再也没有说话了。

曾炩说道:“衣食住行为所有人生活之必须,曾炩治下的中山国,以及曾炩家中产业所制造的物品,可曾有一件是脱离了这一范畴?司徒大人因此指责曾炩,难不成司徒大人是想将我大汉子民幽禁起来,不穿衣、不吃饭、不出行?司徒大人说曾炩助长奢侈之风,我看是司徒大人将曾炩所制造的物品用在了不正之途上了吧?心术不正,那么行为上就有差错,司徒大人是这样吗?”

------------

第三十八章 曾炩发飙

戴高帽子,曾炩自认不会比谁差。曾炩来自后世,更是有三世记忆的怪物,三世加起来一百六十多年的经历,早就是老奸巨猾了,袁隗想罗织一些罪名扳倒他,那肯定是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过,袁隗哪里知道,眼前这个不满二十岁的小家伙的身体里装着的是一个如此妖孽的灵魂呢?这个哑巴亏他是吃定了。

曾炩总结道:“司徒大人给曾炩罗织的罪名实在是太大太多了,曾炩诚惶诚恐,万不敢承担。还请陛下圣裁。”

灵帝叹道:“爱卿一心为我大汉着想,一心为朕的江山社稷着想,是我大汉最大的忠臣。要是曾爱卿这样的人都是奸佞了,我大汉的天下就不会有忠臣了。”

曾炩连忙跪下谢道:“臣感谢陛下的信任。”

灵帝笑道:“爱卿请起。不知爱卿可还有什么话要说?”

曾炩道:“启奏陛下,臣有几句话想问问司徒大人。”

灵帝道:“袁司徒就在这里,你问吧。”

曾炩对着袁隗躬身一礼,说道:“司徒大人,曾炩自忖没有得罪司徒大人的地方,不知司徒大人为什么一定要构陷曾炩?司徒大人费尽心机,给曾炩罗织了如此多的不赦之罪,其意图为何?曾炩名节事小,但要是因此而陷天子于不义,却是大事了。不知司徒大人作何解释?要不是天子明辨是非,对司徒大人为构陷曾炩而罗织的罪名洞若观火,那么,天子一定就听信了司徒大人进献的谗言了。那样可是让陛下北上了冤杀有功之臣的罪名了。在这件事里面,司徒大人是什么都没有损失,反倒还借陛下之手除掉了曾炩这个司徒大人不喜欢的人。陷天子于不义,这可不是身为人臣者该做的事情啊!”

袁隗再一次跪倒:“陛下,臣绝无此意啊!”

邓盛等人见曾炩紧紧相逼,明显是不想放过袁隗。他们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要是袁隗倒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于是,纷纷出列为袁隗求情申辩。

灵帝见出面的都是一些三公九卿,不好抓住不放,还是放过了袁隗。

曾炩却是不想就这样便宜了这几个老家伙,至少也要让他们吃尽苦头。这大半年来,这几个老家伙处处为难他,一直想将他置于死地。曾炩的度量是大,但是还没有到达能忍受一切的地步。今天袁隗更是过分,这就是相当于爬到曾炩的头上拉屎了,要是曾炩还能忍,他也不是曾炩了。

曾炩笑呵呵的问几个老臣:“曾炩听说几位老大人都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才,位高权重。曾炩想问问几位老大人,你们可知我大汉朝为何会有蚁贼之乱?”

曾炩不待几个老家伙开口说话,接着说道:“我知道几位老大人想说什么,不过是说什么奸阉祸国什么的陈词滥调而也。不过,曾炩却是有一点新鲜的说法,几位老大人可愿听上一听?”

虽然话是征求几个老家伙的意见,不过曾炩却是没有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各位都知道,我大汉朝百姓最是淳朴,不到生死关头,他们绝对不会起来造反的。现在,有了那么多的百姓起来造反了,岂不是说明他们到了生活不下去的地步了?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活不下去了呢?都有哪些地方的百姓起来造反了呢?曾炩想过这问题后,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蚁贼最是猖獗的地方,是冀州、豫州和兖州,这三州都是我大汉国最是富庶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也是我大汉朝门阀大族最多的地方,嗯,还有一个有趣的结论,那就是这些地方的官员,都是门阀大族的门生故吏在治理,也就是说,这些地方,主要是几位老大人的门生故吏在治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请问几位老大人,对此有什么要向天子解释一下吗?”

几人把头扭向一边,不理会曾炩。

曾炩不以为忤,继续笑着说:“还是小子来给几位老大人说说吧!诸位的那些门生故吏和家族的人,实在是太能治理地方了。在他们的治理下,当地的天都高了三尺!我听说这几个州有不少的官员都被黄巾贼烹杀了,不知是也不是?还听说这些被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