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1 / 1)

码农修真 维度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抢座位,就是因为,前面的几个大殿,授课的都是经年的老师兄,甚至师叔,巅峰学徒甚至太极修士,执教不知道多少年。

  不止有经验,而且在其课堂领悟的人,比例也高不少,完全是成绩证明了一切的。

  因此,为了抢到前面几个大殿的座位,不少人老早就来了。

  张德明来到时,虽然不算晚,但也绝对不早。

  别说前一二号了,前五号的大殿都已经全满员了。

  传功殿座位只有一千个,每次开启后,门口阵法会自动的扫描身份卡开启计数,一旦满员,可别想进去站着蹭课。

  站着听,那是不存在的。

  当时间快到时,大殿一共坐满了二十一个,十多个是小回峰外门弟子,还有一些是杂役,剩下多出来的是周围能赶来的杂役。

  公开课,只要你能赶来,管你是哪个地方的,是杂役还是外门弟子,都可以听。

  随着时间到,大殿触发了阵法,分配了授课老师。

  几分钟后,张德明所在的十号大殿,进来一个中年师兄,巅峰学徒。

  他显然已经不知道讲了多少次的公开课了,非常的熟稔,看了看下面,直接开口道: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是来学习术法的,我就直接开门见山吧。

  今日,我们讲本月第一堂公开课,术法-敏捷术。

  敏捷术,作为通用术法系列,最基础最完善的术法,是非常值得学习,并且一直专研下去的。

  因为它拥有完整的进阶体系。

  敏捷术--迅疾术--落羽术--飞行术。

  因此它能作为战斗三大必修术法之一的移动术法,一直精研下去。

  这也是宗门为什么选择它,作为所有外门弟子的第一个移动术法修行的原因。

  所谓敏捷术,施展可以分两个方向入门,它们分别为:风,体。

  以灵风方向入手,是术师术法路子。

  以灵体方向入手,是近技,技艺的路子。

  虽然初期没什么区别,但是随着精研,逐渐会出现显著差别。

  所以我们开始就需要明确,自己需要什么,以后走什么……”

  作为一个名列前茅的经年老师兄,授课能力不仅强,他往往还不单单只是给你授课,还会带着选择修行路子认知的启蒙。

  而张德明却没有怎么听师兄授课,不是讲的不好,是他不需要。

  他这次的目的,根本不是来听课。

  他的目的,是来抄课桌上的术法的。

  每一个课桌,都有一个固定光屏,此刻上面显示的课本,正是敏捷术术法内容。

  在这里,可以免费的手抄,算是一种传统。

  要是去藏经阁,就需要用贡献换入门令才行了。

  或许有人会奇怪,既然公开课讲这个术法,为嘛不把敏捷术,灵力护盾印出来,和小云雨术一样,作为入门派发。

  这样在上课时,至少已经熟读了课本,揣摩良久,不是更容易学成不是么?

  至少不用两费前几节课,来抄课本熟悉课本了不是?

  事情并不是这样的简单。

  因为这涉及到了历史遗留问题,传功殿工作问题,部门间的倾轧等众多宗门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不发这两术的功法,每个人蹭课的时间会加长,而且至少加长一两个月。

  毕竟前几节课,大多在熟悉课本。

  从而这会衍生出,很多的传功讲师位置。

  扩大传功殿在宗门的影响力,增加传功殿与众多弟子间的相互熟悉的。

  加上历史遗留,就形成这样的学习进程。

  因此看着只是多发一个入门小本本,影响的却是宗门最巨大势力部门之一的传功殿。

  作为历史悠久,数十万人的天灵门。

  内部相互倾轧,许多看着简单的东西却非常的复杂。

第二十七章 陆则

  这些东西可不是说改就能改,说动就能动的,这涉及到高层博弈,部门倾轧的宗门政治。

  总之一句话,不出意外的话,上课抄书这个传统,会是每一代天灵门弟子刚入外门上公开课的习俗。

  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会持续。

  张德明心中虽然吐槽,但是能节约贡献点,他不介意抄书。

  而且前后不到万字,在他极限手速下,也不是什么要赌咒发誓的事情。

  时间匆匆来到中午,上午授课完成时,张德明已经抄了一小半书了,并且还同时听了小半截的课程。

  “好了,今日上午的课就讲到这里。

  不方便来回的,请去大食堂吃饭。

  午饭后,休息一小时,将继续开课。

  下午我将仔细讲解如何入手,如何领悟,如何摸索敏捷术。

  对敏捷术进行全方位的解刨,尽可能的帮你们深入感悟敏捷术。

  那么下课!”

  随着讲师话语响起的还有钟声,不愧是老手,时间点都掐的这么好,完全是踩点讲完。

  瞬间,整个大殿嘈杂了起来,有三三两两交谈的,有飞奔去食堂的,有继续埋头抄书,打算肝下去的。

  “第一次来?”

  张德明刚起身,身旁传来一个声音。

  张德明转头看去,同样是个二十来岁的外门弟子,此刻对方看着张德明手中的本子,开口道。

  张德明扬了扬手中的抄本,道:“是啊,第一次来,这不,正在尊重传统得嘛。”

  “呵呵,是啊,进门就抄书,令人蛋疼的传统。”青年笑着道。

  “你好,我叫张德明,入门十年。”张德明开口道。

  “张师弟好,在下薛肃,入门十三年。”薛肃开口道。

  “薛师兄是去食堂还是……?”

  “我离这里有些远,只能去大食堂蹭饭了,张师弟你呢?”

  “呵,我也是,一起?”

  薛肃点了点头,笑道:“好啊。”

  随即,两人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出门。

  张德明开始找着话题:“薛师兄进小回峰外门几年了?”

  薛肃回答道:“说来惭愧,天赋不行,八年才挤进外门,本来运气不错分到了小回峰。

  不成想,一混就是五年。

  除了入门的心眼数术,敏捷术揣摩也有五年了,各个讲师师兄都逛遍了,依旧一点头绪也没有。”

  “薛师兄八年就惭愧了,我十年岂不是该上吊了?”张德明自嘲道。

  “呵呵,张师弟是个风趣的人。”薛肃笑道。

  “薛师兄入门是学的心眼数术,你是走的阵法师?”张德明问道。

  “嗨,什么阵法师啊,一个打杂的都算不上。”薛肃嘴上虽然如此说,但是言语间的那丝自豪还是难掩。

  如今杂艺中,阵法道,器道极致的繁荣,特别是阵法道,几乎能兼容杂艺绝大部分道路。

  而心眼数术,是阵器道的入门法术,众多基础法术中,最为难修的法术之一。

  因此有点自得,是正常的。

  张德明微笑着,说道:“薛师兄可别妄自菲薄,心眼数术,可是最难修的基础术法之一,师兄能八年修成,可见其天赋非同一般。

  想来,敏捷术揣摩五年,距离修成,也只差临门一脚了吧。”

  “哪有张师弟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