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身就稀少到近乎于神话,再碰到管明这么有家底的人,同时又是这么‘开明’的父亲,管蒙雨如果不珍惜现在的机会,想必就算有下辈子,开局也不会这么顺利。
电梯运行速度很快,几秒钟的时间就到地下三层了。
地下三层一二三曾经扩建过,后来管明又给封口了,毕竟管明和管蒙雨也用不到那么大的地方。
“爸爸,爷爷,你们来了。”穿着合适的小白大褂,管蒙雨站在电梯门口,看着电梯里的俩男人,表情萌萌哒,之前双星有特意告知,所以她早就准备好了。
“刚才我还问你爸爸为什么你不上去呢,原来是躲在这里了啊。”弯腰,把管蒙雨抱起来,大佬低头,看着这个漂亮的小家伙。
其实从相貌上来看,目前已经能明显感觉出管蒙夕和管蒙雨相貌有差异,之前穆晓晓发现这一现象的时候还特么特惊恐地握着管明的手说她不记得当初在弯弯的时候有没有和人握手了,但她很肯定地说她没去泳池游泳。
管明当时听到后,真是想要把她塞进马桶里,不过看她那泫然欲泣的模样,管明也只能安慰她说这是正常现象。
当初管明为了测试双胞胎是不是自然人的时候,也提取过血液样本进行分析,顺带,双星也做过亲子鉴定。
倒不是管明不信任穆晓晓,而是双星自发性地对比数据,它需要杜绝所有可能性。
相对而言,同卵双胞胎是完全一样,异卵双胞胎相貌就长得不一样了,不过管明这辈子的身体技能实在强大,就算小姐妹相貌已经能看出区别了,但小姐妹依旧很漂亮,只是方向上稍微有些偏差而已,这种偏差大概会在初高中甚至是大学后,会表现得更明显。
管明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自己家俩闺女都是美女,还属于不同款的美女!
“上去没什么意思,所以我就下来玩了。”侧头,肉乎乎的小手挠挠脖子,表现得很孩子气。
没去揭穿小妹妹的话。
藏拙?
呵呵……
935 进度缓慢的反重力设备
“我去带路吧,咱们先去看看东西,不过很可能会让您失望。”管明这时候也感觉到,自己好像不经意间坑到管蒙雨了。
其实这都是习惯的问题。
管明早就知道并且习惯管蒙雨是穿越客的身份,或许她上辈子的年龄比管明还要大,所以聊起管蒙雨的时候,如果不是特别注意,那他都是从大人的角度去解读,或许里面还夹杂着喜爱与无奈的复杂心情。
但管蒙雨就算再早慧,也都是限度的。
家中小姐姐早慧,所以她尽量让自己表现的比管蒙夕要强那么一丢丢,同时也幸亏家里有个小姐姐,否则她还真不好把握中间平衡。
“行,那咱们就走吧。”弯腰,把管蒙雨放下。
大佬年岁也不小了,管蒙雨的体重和管蒙夕没太大差别,都是半袋大米的分量,不好抱。
没听到对自己有什么安排,不过管蒙雨觉得,现在她应该跟紧自己的便宜老爹才更符合小孩子的表现,索性爬上身边的小汽车,准备开车跟着走。
虽然是儿童玩具,但如果等比例放大的话,那还真能跑上公路。
跟在管明身旁,大佬频频侧头看着那个开车的小不点,实在忍不住,最后问道:“她这么小,你真放心她开车?”
大佬是会开车,自然知道管蒙雨扒拉方向盘不是随便扒拉的,甚至连车上的表盘都有清晰的数字来标识现在的车速,而且看她这架势,应该没少开这玩具车。
“我不擅长生物化学领域,所以我希望她能在这一领域上有卓越的表现,但开车什么的,我觉得她应该可以事先学一学,起码现在还能有人看护得了,算是圆了我不会开车的怨念。”管明说得理直气壮,一点都不觉得自己不会开车是什么糗事。
其实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管明都没有系统的学过开车,大概是和上辈子某次省道偷偷开车差点撞人的事有牵连,不过好在这辈子就算管明想开车也不怕,因为无论地上还是地下,都有很大的空间让他去野。
“就像晓晓一样,希望小夕去当明星?”大佬多少明白这小夫妻的不靠谱想法了。
因为自己没有,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算是另类的实现吧。
“大概吧,说起来我也有当明星的想法,我和晓晓都商量好了,等有合适的机会,我就上小夕的节目或者是电影电视剧之类的,推她一把的同时也过过瘾,毕竟对于这方面,我还是很好奇的。”管明侧头轻笑道。
谁人不想大富大贵?
谁人不想名垂千古?
谁人不想独享星光?
管明这辈子大富大贵了,也能名垂千古,就是这星光,还有待挖掘。
“你的想法可真多。”对于管明的想法,大佬隐晦地表示反对,毕竟时间对于一个巅峰期的科学家而言,是弥足珍贵的。
“好了,到地方了。”一扇金属门自动打开,管明指着里面的残骸说道。
没等大佬问话,管明就继续说:“虽然我人不在公司,但项目也正在有序进行中,因为没想到您会过来看这个,所以我没特意留样品,一般的试验品都是从更早之前的试验品上扒下来安装的,因为这样速度快点,对我而言,保留这些过度产品没有什么意义。”
房间的空间不算小,大概有两百平米左右吧,周边一堆设备组成一个空心圆,而空心圆中则是一堆已经被拆成零件的反重力设备。
“哦?那按照你现在的进度来看,你预期下一代产品的性能如何?”大佬对此倒是没什么怨念,而是饶有兴致地走到空心圆中,蹲下来摸着这些他看不懂的零件。
“根据现在的图纸来看,预期效果的话……嗯,简单来说,目前图纸如果全部实现的话,载重量是自身重量的一倍,不过我对下一阶段有一些想法,以我目前的思路来讲,极限的话应该是在地球上载重三到五倍,不过受限于设备自身的零件、功率、磨损、能耗等问题,这东西的重量是存在最大上限和最大下限的。”管明不想去解释太多数据上东西,可能他眼中0.1%的偏差就值得他重新思考整个思路的正确与否,但在大佬眼中,可能0.5%的偏差都属于可控范围内。
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个人能力上限的问题,管明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幸运的人,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所以也不想承受更多的压力。
“一倍自重?那在月球上的表现呢?”大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