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5 章(1 / 1)

私人科技 路几层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管明办公室当初建造的时候,是以酒店总统套为模版设计的,当初是准备吃住都在公司的,但从使用率上来看,那只是当初管明对自己的一种期望而已,他无数的缺点中有一个就是没耐心。

也幸亏这辈子是天胡开局,否则他混得可能会和上辈子一样凉凉。

“请坐。”示意了一下对方,管明坐在他对面的单人沙发上,双星控制着机器人端来两杯刚冲泡好的咖啡。

“这就是上次战争中的机器人原型?”拜登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大头圆锥形的机器人问道。

国外也有机器人研发,不过在拜登印象中,那些可以自由活动的机器人大多都是犬型,即四肢着地保持平衡并且前进的机器人,目前美方对那款机器人的定位是辅助以及负重用品,像是枪支弹药啊、RPG什么的,都可以挂在机器人身上,然后跟着战士后屁股。

“原型机不是这个,而且战争用机器人我也不熟。”管明抿了一口双星冲泡的咖啡,没感觉有多浓郁香醇,大概他这辈子也进化不成波波口中的文化人了。

“这东西有售卖的渠道吗?看到你这种高科技的生活方式,我倒是很期待啊。”拜登尝试性地问了一下。

他这么问也想试探一下管明今天的态度,无论之前管明怎么态度不友好,但起码见面大家说的都是英文,没故意用中文对话,在拜登看来,这是管明在释放友好的信号。

其实真实情况是管明懒得找小翻译然后再费劲巴拉地来回翻译,很累的好吧。

“很抱歉,这是非卖品。”管明毫不迟疑地拒绝,他很清楚,哪怕现在美国没有人工智能三件套,但得到这种机器人后,也一定会在很多领域上有所突破的。

管明现在还记得当初那场战争,事后的时候各方都派人争着命打扫战场,就希望能得到机器人的半条腿或者一个胳膊,只可惜当初印度不只是防御弱鸡,攻击端可能都打不过同等数量的大白鹅,所以那些打扫战场的雇佣兵啥都没得到,除了佣金以外……

“好吧,我们来谈谈正事吧,之前你公司的刘总说了一些对美中两国友好不利的言论,我希望你能出面发个声明,在现在这个时刻,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引起两国之间的摩擦,我想你也不愿意见到更坏的局面,毕竟你现在的话,是有资格去左右目前的局势。”能感觉出管明的冷淡,拜登果断地掐掉寒暄。

PS:求订阅,你们的订阅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啊,多谢提醒,我不炒股,以为全球故事都是绿跌红涨,抱歉抱歉!!

这就回头修改前文。

1192 油盐不进(求订阅)

资本主义国家的台上人物都是要为身后利益集团考虑的,这才能保证他们下台后有一个优厚的生活环境并且能顺利加入这个集团中。

日前刘蒙蒙的一番话,打得美国股市连连下挫,什么商务部、华尔街的,谁出来说话都没卵用,该跌的还是跌,而且还跌得一泻千里!

不是刘蒙蒙的嘴开过光,是投资人们怕刘蒙蒙那番言语是管明授意的,毕竟这种事儿对吧,刘蒙蒙根本不可能擅自发表这么过激的言论。

人造岛项目牵连的东西太多了,美方的直接、间接合作单位总计上千家,如果放在今年之前,管明出面说刘蒙蒙的话美方压力都没现在这么大,而现在嘛……

拜登都特意上门了,那边的压力可想而知。

“中美友好不是我司刘总能破坏的,她人言轻微,并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哪怕对方没有录音设备,管明也不想留下任何口实和可解读的余地。

再说了,刘蒙蒙说那些话本质上就是替管明说的,他根本没意愿去订正什么。

“话也不能这么说,刘蒙蒙的话对股市的影响还是很严重的,三大交易所在最近一个礼拜都集体下挫,连带各国股市都暴跌,如果这股风潮再不制止的话,很容易会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进而会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这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人的事了,这是全球几十亿人口都要面对的大危机,所以我希望管先生能站在大局的角度看待问题。”拜登放下咖啡杯,看着管明,很认真地说着。

“我只是一个……科学家,这方面的东西我不懂,所以我没办法给出什么专业性的建议和意见。”摊手,管明表示无能为力。

国外爱咋滴咋滴,和管明没半毛钱关系的好吧。

真想让管明怂得自打嘴巴也没问题,上面开口了,管明怎么样都好说。

但上面要是不开口,那就意味着管明真就怎么样都好说了。

“你还是太谦虚了,来之前我国就在讨论如何应对这次可能存在的金融危机,目前正策划对人造岛项目所合作的美企公司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让这些公司可以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就业率,当然了,这也能加快相应的订单完成时间,同时也能增加明年订单的竞争力。”拜登继续诱惑管明。

正常来说,这是互惠互利的政策,但问题是管明不这么认为啊。

老子的人造岛项目稳得一逼啊,少了你那千百家公司问题真不大,哪怕是人造岛出厂时间晚了无所谓,因为这东西并非是以赚钱为目的去建造的。

好几年都能等了,不怕再多等个一两年。

祖国大好河山近千万平方公里,等周游全国后再去人造岛玩岂不是美滋滋。

矜持地笑了笑,管明说:“这是好事啊,失业率降低会让人们更加支持你们这一届政府,然后企业税、个税之类的也能更多,这是个很不错的想法。”

管明也就是怕这老胖子跳起来坐他,否则他会更直接地点明这是一种救市行为。

只要那些相关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上升,那些投资人才会放心,大家才不会各种不看好。

目前恐慌是因为那些公司把所有资金都压在扩大生产上了,万一管明这边拖几个月甚至是黄了,那些企业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立马凉凉。

“之前听说管先生女儿明年要上大学,我这边可以运作一下,无论是哈佛、斯坦福还是电影方向的南加州都没问题,我想这些学校足以满足一个天才儿童的各种知识上的需求。”

拜登的想法很简单,管明这边嘴上说说是表态,实际行动也是表态,而且后者比前者更有用。

如果管明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书,那中间意味着什么,除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