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1 / 1)

私人科技 路几层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话,全息投影就没有手动操作的意义了,精度则体现在手指移动范围,毕竟人不是机器,如果一个细小的颤抖都能让投影颤抖的话,那对操作者的要求太高了,高到没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点,那就是保密部分。

设备的量产化不可能依靠公司来达成,全世界几十亿人口,从贫富差距、年龄和需求上来说,千万级别的规模只是最基本的。

如此庞大的市场,或许在初期没有同类的产品竞争,但绝对会出现仿制产品,虽然管明早早就进行了专利申请,但法律也只是法律,能量产化的东西就代表可复制性,也就代表商品非唯一性。

硬件无法控制,管明只能从软件上下手。

首先是投影设备硬件在量产化结束,出厂之前,需要加载信息进行激活并进行内部参数设定,同时管明也依靠这个激活来确定产品数量以及检测硬件。

然后是通过硬件连接电脑,然后访问某一个软件来进行验证,取消掉随包的验证码,获取全息投影设备信息,通过了,则可以使用全息投影相应的应用软件,不通过就意味着全息投影功能缺陷或者说根本就是个仿制的,那就没办法了,至于说应用软件的保密性,管明表示并不担心。

而电脑换硬件什么的都无所谓,只有连接到管明旗下的全息投影硬件的电脑才能使用全息投影软件。

管明有考虑是否在其中增添一个信息反馈,或者是登录注册的功能,后来想想就算了,权当一个单机软件,软件的使用周期仅限电脑连接全息投影硬件的时间。

针对一个全球的高科技产品,首先就需要考虑国家安全方面,这里不是说中国,而是美国之类的国家,信息收集看起来很美妙,人家涉及到飞机导弹的内部展示,然后这边偷到数据,然后怎样怎样的,但实际上这根本不可能。

首先数据上传下载可以检测到的,即便管明克服万难,把总总难题都攻克了,人家还有物理断网,俗称拔网线,最重要的是,这种事情一旦被发现,那问题可不是一点半点了,都不用往大了说,窥视国家机密跑不了,国土安全、间谍什么的,人家都不需要考虑的好吧。

虽然想到的东西有很多,但管明不可能把所有想法都集中在第一款软件上,功能有需求,那就按照功能来做,没有这功能,加上也只是浪费计算机的计算量,管明想到一个坑钱的法子,就是软件和硬件的更新周期是同一个时间段,软件的使用周期只能用在同期硬件或往期硬件上,无法对下一代硬件进行操作。

比如说第一代硬件不支持投影动态投影画面,那第一代软件也没有制作动态投影的功能,同时如果电脑连接的是第一代硬件,那第N代软件无法使用,硬件限制软件,同时有向下覆盖的能力。

在第N代软件可以制作最基础的静态投影画面,前提是软件能用。

管明已经可以预期到,以后他会挨骂,但无所谓了,就好像用着小学毕业的笔记本电脑玩不转3D游戏一样,总不能因为自己电脑差劲而去埋怨游戏开发商把游戏搞大运算量一样。

而剩余的问题则比较常规化,语言方面管明只准备中英两个版本,国外市场毕竟要成倍数于国内市场。

最后一个是软件说明书,叫白皮书什么的也都可以,这部分管明不准备详细去写,只准备介绍一下功能和几个简单的例子。

人的创造是无限,详细的教材并不是调动开发人员的唯一动力,好吧,其实是管明比较懒。

PS:很抱歉才更新,尤其是在第100章的时候,真是日了哈士奇了,临到一百章,有很多想说的,甚至昨晚特意写了一个比章节数字还要多的纪念百章的话,但想来想去,还是直接在这里说一声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的鼓励,也谢谢大家的理解与谅解。

谢谢!

101 有些难以启齿的柔弱

干工作其实很少有具体的上下班时间,哪怕有定时下课的教师职业也是同样的,毕竟要备课、批改作业什么的,所以管明很人性化的表示,每周周六就休息一下吧,对于新的东西,需要的不只是当时的听讲和理解,更需要之后的归纳总结。

毕竟周六,对于管明来说也是不能缺少的休息日,泡妞最廉价的代价就是时间,同时也是最昂贵的代价,没有之一。

“不错嘛,总算及格了啊。”管明看着卷面,并不吝啬的夸奖。

150分的卷子,穆晓晓已经能达到及格线了,对于无论是穆晓晓本人还是穆妈穆爸来说,都是不小的鼓励和鼓舞,甚至穆妈想的更多,希望穆晓晓的成绩破百。

看过穆晓晓的成绩和卷面后,管明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奢望,从名次上来讲,穆晓晓已经是班级中上,或者可以用‘比较好的名次’来形容,去年录取分数来讲,211之类的学校已经达标了,但也只是211中的普通大学,想要向更高目标前进,首先数学要做到平均分以上,然后才是对其余科目的巩固加强。

穆晓晓成绩很好,如果不算数学,她的成绩可以在年纪里从前面数,但这并不意味着她门门功课满分或接近满分,同时,她的数学想要不低于平均分,需要走的路还很远,当成绩在50分的时候,提高10分很轻松,但成绩在140分的时候,想要提高10分则千难万难。

“嘿嘿。”挠头,傻笑,眼睛弯成一抹新月,看起来有点憨。

她没说什么,管明觉得是她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能明显感觉出来,她比最开始见到管明的时候有所改变,这里的改变不只是学习成绩,包括性格和对管明的态度。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性格之类的东西,其实能一点点推算过往的,当然只是个大概,哪怕是管明如此上心,也只能说推测出个大概而已。

具体而言,他觉得穆晓晓仿佛觉醒了活泼、自信之类的属性,当然也对管明充满信心,以及亲近。

摇了摇头,管明不去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开始给穆晓晓讲题。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重新焕发出对数学信心的穆晓晓,对于管明的教学更加上心了,因为很多时候人们不怕努力,而是怕没有成果的努力,怕没有方向的努力。

过程很美妙之类的话只是心灵鸡汤,也只应用在部分场合比较合适,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