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超级补贴兜底计划(深夜福利更新,求票)】(1 / 1)

科技之全球垄断 昭灵驷玉 3632 汉字|62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561章【超级补贴兜底计划(深夜福利更新,求票)】

下午茶时间,国资办的钟元宏以及一批国家战略智囊团的人来到了罗晟的科技综合体大厦展开深入研讨。

此刻,罗晟与钟元宏等十几位人士共聚在一间会议室里。

一位与会的战略研究员说道:“新基建战略目前还远没到向外披露的时候,内部文件也处于起草阶段,但罗先生的公司在技术发展这一块远超预期,所以新基建前瞻布局也就应运而生。”

“所谓的新基建和传统意义上基建就是地产不同,地产只是基建的一部分,搞基建不等于搞地产,新基建主要以城市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5G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技术型基础设施建设,罗先生你和你企业必定要在新基建大战略的未来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目前研讨的内容都是高度保密的远景战略规划,还远远不到披露出来的那一天,因为时机还不是很成熟,准备的也不够充分。

但新基建的基调基本上已经被确认下来了,分别是:

5G技术研发与基站建设;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城市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

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

大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

特高压技术等这么几个大方向。

在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这几个板块,罗晟和他的企业是做的最好的,不仅仅是国内最好,还是世界领先,必然是头部企业的门面担当。

目前国家对原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严重依赖进口,这始终具备潜在隐患,而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带来的是资源消耗的需求暴涨,这始终是个大问题,必须要解决这个矛盾。

罗晟看着众人说道:“国家需要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来缓解资源尤其是石油等大宗商品的民需激增的压力,让更多纯电汽车上路,不说取代传统燃油车,起码也要占一定的大比重。”

众人缓缓点头,这就是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理由之一。

罗晟补充道:“充电桩免费使用二十年,说实话撑过这二十年后进行收费对我来说即便承担其中的20%也是巨大的负担,如果只是支撑一个蔚蓝纯电汽车品牌到没什么压力,但我要支撑的是整个平台生态系统所有的电动汽车品牌,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基数。简单说,我需要国家给予更大力度的扶持,不然我熬不过二十年后收费的那天就饿死了。”

与会的钟元宏看向罗晟说道:“罗老弟,你就直说了吧。”

罗晟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我打算让蔚蓝纯电汽车分拆独立出来,并且在A股融资上市,同时需要国家对其大规模的补贴,否则哪怕是20%我也撑不过20年连续为车主免费供电,这个单我埋不起。”

钟元宏笑道:“哈哈,没想到罗老弟你有哭穷的时候。”

众人也都是面带笑意,罗晟一脸无奈的摊手道:“按照现有的趋势来看,不出十年的时间,马路上就会有超过1亿辆各种品牌的电动汽车保有量,粗略算下假如我的充电站都养着为这些车辆出行提供免费电力消耗,一年的电费支出就不低于2500亿,二十年就是5万亿,这是保守估计,要是没有补贴扶持还没撑到收电费那一年就已经被耗死了。”

钟元宏干脆利落的问道:“你想要多少补贴?”

罗晟没有立刻说出数额,而是示意众人看向会议室里的墙板大屏幕,旋即列出一组统计数据。

“我这里提供了一个综合算法得出的数据结果,主要按新能源汽车普及带来的正效益以及为国家财政节省的综合成本,首先是环境治理成本的节约,去年2014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达到了9975.5亿元的高点,近1万亿元,投入占GDP比重1.21%左右。如果新能源车实现普及,超算验证的数据是至少能为国家节省1672亿元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同时改善了环境。”

与会的一位研究员问道:“可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废弃电池处理成本是新增的污染治理,这里也需要治理成本,包括其它相关污染治理。”

罗晟说道:“数据结果已经是把这部分的成本算进去了,蔚蓝海岸实验室也在投入资金大力研发新型电池技术,其中可回收率是一项核心指标,并且正在探索一条统一管理、回收和处理,在用户、回收商、再生产、电池企业之间逐步形成良性‘闭路’的循环模式。这个目标一旦达成,即可为国家节省至少3000亿元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连带着电池污染也给处理了。”

另一位研究员若有所思的点头道:“时下我国的蓄电池生产企业的确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品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众多中小型企业仍然在使用落后的工艺技术,由此导致了高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让电池产业的发展形势严峻。若是能有一套‘生产——销售——使用——再利用’的良性轨道闭环产业,这的确是有着重大的意义。”

罗晟微笑的说道:“其它效益就不说了,蔚蓝纯电汽车直接带动至少二十二个制造行业具备转型升级的能力,间接带动的原材料行业供应商更多,还有新增就业这些。起到经济发动机、火车头的作用,拉动的是软件、电子、冶炼、能源等核心产业以及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里的效益用‘万亿’单位来计数毫不为过。”

听到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钟元宏摇头失笑道:“我算是看出来了,你这是找了一堆非给你补贴不可的理由了。”

罗晟笑道:“就按每年能为国家节省1672亿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这个数吧,补贴10年就够了,同时这十年里分拆独立出来的蔚蓝电动汽车公司全额免税十年,十年时间应该能实现不靠国家补贴也能形成闭环造血能力开始赚钱了。”

钟元宏捂着嘴巴沉吟了片刻:“免税十年外加全额补贴1672亿元……我会报上去的,数额之大历史空前,但不出意外应该会给批了。”

罗晟之前说的那些都一点没错,也都是客观的事实,蔚蓝电动汽车公司是经济发动机、火车头,这个超强力的经济引擎绝对不能熄火,否则一切都白搭。

在整个大盘形成自我造血能力开始正循环之前,的确需要强有力的扶持。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买了新能源电动车,节省下来的电费钱就能去消费其它板块了,又能带动其它消费行业的发展,整个大盘经济环境就呈正相关了。

这里一点,那里一点,点点汇聚起来就是一股难以想象的能量,2016年全国GDP及其有望再次重回10%的恐怖增速。

要知道去年2014年全国GDP为71.9万亿元(Ps:现实数据63.6万亿),如果重回两位数的GDP增量,一年就增加一个墨西哥的GDP总量,而墨西哥去年的GDP排名世界第15位,这是相当恐怖的绝对数增量。

会议进入下一个讨论环节,钟元宏说道:“你要新能源车企在A股上市,这倒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罗晟笑道:“是不是觉得我会选择赴港上市?”

钟元宏点点头。

罗晟笑眯眯的说:“哈哈,我对大A还是有信心的,对新能源车企也有信心。”

听到这话的钟元宏也是会心一笑,亦是不必多言,这么一来罗晟要的补贴不批文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意外了。

而且,分拆出来的蔚蓝电动汽车公司一旦在大A上市,绝对是在众多上市公司中毫无疑问的一骑绝尘的存在,大A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是板上钉钉的了,就是不知道会冲到什么高位去。

国内的股民们要是知道了,估计也会兴奋到不行。

……

一周之后,批文就下来了,十年免税加每年1672亿元补贴给批了,不过补贴资金要等年后才可能到位,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蔚蓝海岸现在短期不缺这笔钱,只是长期耗不起。

而这又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新纪录,首次为一家私企提供如此恐怖规模的补贴,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补贴力度都要为之黯然失色。

消息一出惊掉了无数业内同行友商的眼球。

羡慕么?

羡慕到想死。

但又羡慕不来。

这下整个行业的形势也越来越明朗了,拥抱纯电汽车革命、拥抱蔚蓝海岸才有更大的几率能够在这次全行业大洗牌中生存下来,这个消息同样意味着许多信息。

其中有一条最为关键,那就是这次汽车行业的变革不仅仅是由一家头部公司在推动变革,而是注入了国家意志,这种力度又上了一个全新的档次了。

……

本章对近期剧情单独解构,剧情上有困惑的读者或可一阅。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看了第560章大家的留言对于免费策略的困惑,相信看这章的内容应该没有疑惑了,主角选择免费不是像现实中特斯拉那样宣布永久免费,另外特斯拉真这么干过,企图心真大,然后烧不起然后选择“真香”系列。所以文中选择免费20年,但文中的规模太大了,不是现实中特斯拉能比的,所以还是不行,得需要更合理的解决方案来解释。

这章的正文内容主要是解释了两个问题。

第一,补贴是需要天量资金的,主角拿不出来只能国家解决,但钱不能凭空出来,那国家从哪里拿钱补贴?两个方面,新能源车这个经济发动机带来的经济溢出,以及新能源车的普及减少了环境治理成本,节省出来的钱挪过来补贴。

这种大局统筹调度规划的能力就体现了我兔制度的优越性了,要是放在西方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光是议会提案就能给你耗几年,黄花菜都凉了。

第二,免费的目的是加速产业变革发展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快点让更多的电动车跑在马路上,才能盘活整个局面,然后这也是对第一个问题的补充,比如传统燃油车少了,尾气排放少了,减少污染源,环境治理成本自然会降下来,污染是发展的产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应该通过发展来解决,也就是可持续发展。

主角的事业庞大到这个层度不能用小商格局来看待,重大的布局都是会对经济大盘产生巨大影响,而经济学是一门复杂科学,辐射的广度、深度都是千丝万缕的。

所以站在更高的全局视野来看,免费与国家和主角都是利大于弊,也在理论具备可行性,粗略的算了一下,免费给车主供电消费20年下来平均每年总支出大约1.3万亿(主角原本应该要分摊2500亿/年,大约20%)

从全局经济效益带动来看,能贡献3%左右的GDP,超过2万亿以上,所以这买卖不亏,那就可以干。

更长远来看电力结算货币的铸币税,印一张百元纸币成本0.01%,等于99.99%铸币税,而未来的电子货币普及印钞成本都省了,理论上越往后几乎无限接近0成本。

现实行不行不知道,因为没有人做过,也不存在主角这种夸张的巨头集团,所以这是个伪命题,但也因为如此才有了这本小说。

这个单章算是对小说剧情内容解读的一个补充,让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

也许免费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至少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在逻辑上相对合理,不存在明显的弱智BUG。

写商业科技文就是这么麻烦,哪怕是小玉疯狂排除一些漏洞,除了一些不能过审而不得不留下的BUG,肯定还有漏洞,这点毋庸置疑,只能说尽个人最大努力写成相对好的故事吧。

这本书是打算按自己心中所设定的时间线从过去写到近未来,大约三四百万字的样子,完本之后不打算写商业科技文了,太折磨人,这不是Flag,绝对不会真香……e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