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1 / 1)

数字生命 格子里的夜晚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件与控制研究所只占据了整个研究所的一个很小的角落。在这里的实验室里,吕振羽看到了目前中国排名第二的超级计算机“银河22”,和各种各样的单机与服务器。这个实验室在设备上的奢华与丰富,甚至要超过了在研发上几乎不遗余力的数字图腾的实验室,至少数字图腾现在就供养不起一台真正的超级计算机,而是用蜂巢体系组接起来的服务器阵列在担负超级计算机的职责,而很多专用设备,恪于美国与其它国家的技术禁运,数字图腾是弄不到的,而就算弄到了,也不敢明目张胆摆出来,但在海军装备研究所内的这个软件与控制实验室里,吕振羽几乎看到了所有在禁运名单上的设备,着实让吕振羽打开眼界。

名义上,吕振羽是来进行中华神盾2的程序开发的,到达了实验室的他自然立刻就开始了工作,而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架设自己熟悉的,同时也被那些在数字图腾培训过的人所熟悉的数字图腾独家开发独家使用的基于任务规划与发布的流程管理软件。这种事情不用吕振羽亲自动手,带来的那些人早就熟悉了,而吕振羽则打开了配给他的那台电脑,启动了保密程序,输入自己的代码,浏览一下业已有军方的顶尖程序大师完成的整个控制软件的框架。

“这是什么东西?”看到边上一个大校级别的军官经过,吕振羽一把拽了过来,虽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吕振羽直到,负责这个实验室的应该就是个大校级别的人。

“什么叫这是什么东西?”那位大校不怀好意地反问。

“我是说,这些不是中华神盾2的框架啊,这个体系比中华神盾2夸张多了啊。”吕振羽的嘴里发出一阵惊呼。

大校瞥了他一眼,说:“吕振羽少校,你还是蛮有眼力的嘛。不过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之前,你是不是应该先站起来行个礼,以对待上级军官的方式对待我呢?最差,也至少放开我的衣服吧,我们这里一年发两套这个衣服,弄坏了很麻烦的啊。”

54.数据链

吕振羽恍然意识到,自己居然忘记了自己也是有军职的,他连忙跳了起来,行礼道:“非常抱歉,一时之间太吃惊了。”

虽然是行礼,但从来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吕振羽的礼绝对说不上标准。

“没关系,你看出什么来了?”大校好奇地看着吕振羽。

“新型的指挥系统的框架……尤其是当中的几个目标指示控制和分配的数据链,如果能开发出来,大概……大概会是现在世界上最有趣的作战指挥系统。”

“有趣?这个有趣从何说起?”大校说。

“控制方式吧,这个体系的控制方式比较特别一点,似乎在很多个小细节方面都有了突破,然后就形成了整体的换代。这个体系倒是建立得很完整,就是中间的控制和分配,在技术方面还需要琢磨一下。”吕振羽说出了自己对于这套体系的看法。

“这也就是这一次一定要让你到这里来的原因。”大校笑着说,“我是史达临,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

“史达临?”吕振羽愣了一下,记得以前港台地区将斯大林的名字就翻译成史达林什么,乍一听还真吓了一跳。

“等一下会有人给你送一份这段时间的工作计划,还有,下午3点开简报会。记得到时候准时到。基地里道路比较复杂,让你带来的人给你领路吧。”

到了简报会的时候,吕振羽和随同他一起来的人才知道,他们这次的任务是为正在设计中的中华神盾2基建建立一个简单的软件环境,用于对设计进行综合评估。

现在,对于军舰这种大型装备的研制,武器装备与侦查搜索装备方面的设计与配备固然不可少,而对于综合控制和软件系统的设计和评估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套好的指挥与控制系统,能让所有的硬件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但是,吕振羽还是觉得,现在建立起来的这套架构,明显是远远大于一艘驱逐舰的正常需要。按照已经规划出来的那套架构如果全部以软件配合硬件得以实现的话,那对于核心的几个指挥官而言,作战仿佛就如同一场战棋游戏。电子化和信息化的程度实在是太高了。但对于实际担负作战和巡逻任务的驱逐舰来说,似乎并不需要那么强劲的信息处理和管制能力,尤其是舰载的超级计算机,更是让吕振羽觉得实在够夸张。

但多想一下,吕振羽也就释然了。一方面,中华神盾虽然在各方面的指数上都可以和美国最新型号的宙斯盾相媲美,但在相控阵雷达的后台数据处理方面,国内积累的开发经验还很不足,对于冗余数据的处理和过滤就要占用相当大的资源,这一次的中华神盾2级舰,纯以相控阵雷达的能力来讲,想必中华神盾原始型号提高并不是很大,至少在吕振羽他拿到的资料上显示的数据是如此,是否是因为保密条例的需要而故意写成这个样子,那就不知道了。最大的改进在于后台控制程序和数据链的结合,尤其是被称为“鲲鹏11”的新型数据链系统,配合中华神盾无以伦比的侦查与监控能力,将成为海空作战的利器。这一次要研制的中华神盾2级舰的主控系统,要具有同时监控数千目标,并进行动态的有效分配的能力,而其中大部分的目标信息,都是通过数据链共享而得到的……对于如此之大的规模,吕振羽想到了另一个可能,那就是海军正在研制能作为舰队旗舰,具有强大指挥与打击能力的新一代舰只。而按照吕振羽的了解,最有可能的就是航空母舰。……

会后,吕振羽立即找史达临确认此事。因为史达临现在的职务是相当于旅长一级,吕振羽还故意使用了谐趣的称呼,“旅座,再要先进性,也不要把一个驱逐舰弄得和指挥舰一样吧?要不你给我透点底,这样工作起来我心里也有数。”

史达临看着吕振羽,说:“你发现什么了?”

“我怎么算都觉得这个数据链在这个驱逐舰系统上的设计要求比较奇怪,分享数据和分配数据占据太大比例了,如果不是为了更大型的战舰作预研的话,不是很好解释。一般的驱逐舰编队什么的,不需要那么大的信息处理量。”

史达临瞪着吕振羽,稍稍看了一会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