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我们自己是没有解决……。”
吕莳和吕璇听着吕振羽寥寥几句话里就基本上没什么保留地向他们解释了如此可怕的技术,背上都一阵阵发冷……。
“林容海……他现在还在主持这个项目吗?”吕莳问道。
吕振羽摇了摇头,说:“不……林容海在一次实验里,因为实验出现了失误,过大的电流将林堂明的大脑烧毁了。林堂明脑死亡,而且,由于是整个大脑出了问题,由于身体机能紊乱,身体活动也很快停止咯俄。林容海将自己进行秘密实验的笔记作完之后,将实验笔记寄给了我,然后,自杀了……除了是一个疯子之外,他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要知道他才30多岁啊,假以时日,他在技术方面的成就将是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仅仅神经计算理论的那种创意,就足够确认他一代宗师的地位了。可是他太着急了,要是他按照当时我所说的,进行稳步的保守实验,或许成就不会很快,但是十年八年也可以有很好的成果了。他的孩子,哪怕从那个时候起步也来得及,可是……唉……”
吕振羽叹着气。顺着吕振羽的目光,吕璇注意到在这个小小的办公区域的一侧,在一个文件柜的上面,放着一个金属镜框,里面是一张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的合影。金属镜框的边缘刻着“林容海,林堂明,2029年4月19日”。
吕振羽站了起来,说:“来,我带你们来看看我们这里的动物实验的结果。没有了林容海来主持项目,这个项目的进度至少要落后有他在的时候一半……”
吕振羽带着吕莳和吕璇行走在光线有些幽暗的实验室的空间里。整个实验室的大部分空间都是那些有机玻璃板材搭建起来的一个个的独立的空间,用于实验操作的设备和材料反而被推到了一个角落里。对于这个项目来说,可能最为重要的并不是实验的操作难度,而是这样一个理论究竟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吕莳和吕璇都是很喜欢动物的,有机玻璃监牢里的那些实验动物让他们看了颇有几分不忍心。为了避免灯光刺激这些动物,整个空间里都采用了淡蓝色的冷光照明。在这种灯光下,那些动物的脸色更显得苍凉而眼神也越发凄楚起来。
吕莳忽然趴在一个有机玻璃隔间上,睁大了眼睛朝着里面看去。
在这个隔间里,有一只猴子,正在聚精会神地将一副扑克牌搭建成一个建筑的模样……在这个隔间的另一侧,不透明的那面墙上,则贴着这个用扑克牌搭建起来的教堂模样的东西的完成图……
“小家伙几乎就要成功了。……”吕振羽凑在吕莳的耳边,轻声说,“每次小家伙有进步,它就能得到奖励。这个实验项目大概开始了两周了,这个教堂就快完成了。很神奇吧?动物的本能加上人为对它的神经系统的调整……”
吕莳拼命点头,这一幕给她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不要将这些想得太美好了。在这个小家伙成功之前,还是有些……牺牲的。”吕振羽轻轻叹气道。无论实验多么标榜人道主义,用动物进行实验本身就是不人道的,这一点从古至今从来没有过更改。
吕振羽站直了身体,在那一刹那好像他是鼓足了勇气,身形显得异常高大了起来。吕振羽的右手搭在了吕璇的肩膀上,说:“你们自己走一圈看看吧。我把这个领域的故事告诉你们,然后,到底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就看你们了。”
说完,吕振羽双手插进了裤兜,像是摆脱了什么似地,显得非常轻松地朝着自己的办公桌走去。
14. 俄罗斯轮盘赌
14. 俄罗斯轮盘赌
时隔多年之后,吕振羽再次像是一个布道者一般,说出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话。站在会议室的讲台前面,吕振羽的双手支撑着讲台。在他的背后是用12个巨大的70寸液晶屏搭建起来的电子黑板,在黑板上堆叠着各种各样的文件资料,大量的图片和不断在闪现的视频……只有在数字图腾研发中心的核心区域,才有如此奢华的装备来给吕振羽来进行展示,而吕振羽的言辞也配得上这奢华的场合。
他说:“人类的未来就像是被放在了一次上了5颗子弹的俄罗斯轮盘赌上……”
吕振羽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我们让自己这样一个族群不断完美的尝试从来没有中断过,而现在……显然我们的手里有着很多方法。很多……我说的……子弹。”
“首先,第一颗被装进这支左轮的子弹是我们弄出来的……电子义肢。虽然我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景象,但是,实际上在全世界的范围里,我们无法控制这种事情不断发生。自从第一批的对外技术授权开始,我们实际上就在逐渐丧失对这些事情的控制权……当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呃……纵容的。虽然我们努力控制,但是,实际上还是有相当不少的人选择了这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来替换掉自己的……不健全的,或者是觉得不够好的四肢之一,乃至半个身体。……狙击手和安全保卫人员,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更稳定和更强有力的手臂,更快的奔跑速度,和更强的耐力。……我们目前所知的其它通过电子义肢改装来获得更强能力的人还包括钻石切削工,精密电工,和一些对稳定性,对耐力,对输出功率有特别要求的工种。近年来,还有不少人,普通人,通过这种技术来满足自己具有更强能力的虚荣感。……当然,由于电子义肢项目本身的特点,目前我们只能对成年人进行专门的制造和设定。不过,这种改造无论如何都只是身体的物理特性上的。”
“第二颗子弹,是人体克隆技术。……在克服了各种各样的技术难关和对于克隆人的再生殖的技术难关,之后……实际上,虽然无法进行具体的情报确认,但是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克隆人进入了我们的世界了。能够进行这类研究的机构只有很少几个,可惜,至少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情报人员还没有能够成功打入,获得关于克隆人的准确消息,而只有一些周边的线索。毕竟,在技术领域,一个成功的情报人员是极难被培养出来的。更不用说让这样一个技术尖子在别人的实验机构里做出贡献和送出情报这样很难权衡其中轻重的悖论了。……但是,克隆人无论如何,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成长时间的,纵然基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