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2 章(1 / 1)

天生韩信 牧江南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休矣。”

刘邦微微定神,想了想问道;“周勃需要守城,无暇分身,那只能是让周苛去了。”

陈平点了点头,又道;“还有,我们决不能让叛贼们和秦军连成一线,必须将他们隔离开来逐个击破。这也是我们唯一的翻盘的机会,若是再败,纵使孙武在世也是无济于事了。”

“关键是在博阳。”萧何沉声道,“只要守住了博阳,秦军绝不可能置后路于不顾孤军深入胶东。”

刘邦微微点头,脸色仍然有些发白。博阳是齐地大城,城高池深,又是周勃亲自带领五万大军驻守,想来不会有什么闪失。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这就让王卫带三万人前去支援。”

…….

再得知胶东、琅琊二郡的叛乱后,秦军下一片欢庆。士气大振的秦军接连发力攻克了几座城池。韩信亲自领军阵,大军直逼博阳。

博阳是济北郡的郡治所在,也是衔接齐国东西部的重要枢纽。若不攻克博阳,秦军就无法深入齐地腹地,否则一旦博阳守军出城反击,秦军就很可能后路被断,首尾不能相顾。

博阳既然是要冲之地,重要性仅次于都城临淄,所以刘邦才特意让周勃驻守此地。

面对着秦军的大兵压境,周勃倒是没有太多的担心,只是吩咐手下日夜巡防,防止被秦军偷袭得手。

攻城不比野战,野战大多依靠将帅的谋略取胜,而攻城更多的是堂正之师,依靠彼此的实力对比按部就班的攻取城池。孙子兵法有云:十而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围城所用兵力,大多数倍于守城兵力。然后城内汉军有八万大军,而攻城的秦军不过六万人马,非但没有数倍之反而远远不及。

这也是周勃自信满满的原因所在,就算秦军精锐悍勇,可守城方的优势也足以弥补兵员素质的不足。以六万之兵围八万之城,这韩信除非有通天之能,否则他只需要稳扎稳打,按部就班的按照守城方略来便可固若金汤。

尽管如此,周勃仍是谨慎为,这几日都是甲不离身,不辞辛苦的昼夜巡防城池,生恐有纰漏出现。

让他费解的是韩信并没有急于进攻,到达城下后反而扎营休整了一夜。当晚周勃派出了敢死之士试探性的夜袭,却被早有准备的秦军趁势掩杀过来,差点趁乱冲进了博阳。

见秦军早有防备,周勃便放弃了出城反击的念头,只是专心的想要放手城池。幸好博阳城高池深,又有足够大军用一年的粮草,城内又有活水可以取水,倒也不用担心秦军的围困。

到了第二日的清晨,入睡没多久的周勃便被他的亲兵给推醒了。

“什么事?”坐起来揉了揉太阳穴,周勃睁着满是血丝的眼睛沙哑的问道。昨晚他巡城到了深夜,这才躺下没多久就被唤醒,仍然觉得身心疲惫。

那亲兵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大人,城外秦军的动静有些奇怪,守夜的张将军不敢擅作主张,所以让喊醒了你,要您亲自去看看。”

“我这就去。”

周勃匆匆赶到城楼,放眼望去,却见对面秦军的营地已经斗罗了起来,大量的攻城器械被纷纷推了出来,一字排开堆放在营地前面。

周勃是见过攻城大阵仗的人,当初反秦联军围攻咸阳时,他就曾身先士卒的带过死士跃过咸阳城墙。所以对攻城守城的战术器械他并不陌生。

可是当他眯着眼睛远远看着秦军营地前停放的几十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时,心中生起了一丝不安。这些都是他没有见过的东西,那最后排的是一排巨大的战车拖拽,长长的木杆看去有些像在咸阳之战中大出风头的抛石机,但又不全像。前面的则看去更加奇,像是云梯,但其下又有托盘和车轮,倒是有些不伦不类。

而此时对面秦军营中的韩信,却正笑意十足的看着这些墨家新建出的工程利器。

“这是我按照最初定好的图纸造出的抛车,其射程远较普通抛车多了近一半,能打到二百步,高能逾过三丈高的博阳城墙,负重的石弹也多了许多。”一旁的工匠公羊谷微笑着解释道。

“真是好东西。”韩信忍不住抚了抚车,赞叹道。

原本秦国工匠技术也是领先于关东六国,像放置在咸阳城内的巨石机就威力巨大,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拆装十分不易,若要千里迢迢从咸阳运来,恐怕仗都已经打完了。

所以韩信才想着向墨家求助,昔日墨家师祖墨翟便是以机关术和攻城守城之法而闻名天下,和当时的公孙般并称为两大奇才。墨家虽然以消弭兵祸为己任,一直专研守城之术,但善守者必先善攻,若不能熟悉各种攻城战法,那谈何守城。”

公羊谷便是墨家中以机关术而闻名的门人之一。他性情孤僻,极少和外人联系,只是专心研究各种器械。当时天下已经归一,秦国多要面对的敌人都是南蛮北牧,这些敌人哪里会有像样的城池坚守,大多都是短兵相接,所以公羊谷便失去了将其发扬光大的机会。

所以当冉易将公羊谷推荐给韩信时,韩信没想到墨家竟然会有如此人才,不由喜出望外。而这些新式的攻城器械,正是公羊谷冥思苦想出的宝贵劳动成果。

二百五十八章 大风歌(三)

“此物能掷百斤石弹,声如霹雳,故名霹雳车。。&&”公羊谷面带得意,捋须微笑道。这是他毕生所学的杰作,谈起自然心怀激荡,得意十分。

公羊谷性情孤僻,虽是墨家中人却极少和同门来往,平时都是隐居深山专研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冉易年少时曾跟随师傅去拜访过一次他,对他的技艺倒是印象十分深刻。所以当初韩信问冉易墨家有无杰出的工匠时,冉易第一个便想到了公羊谷,并以钜子的名义向他引荐了韩信。

公羊谷本是魏人,对秦人自然没有好感,只是碍于钜子元宗的面子,这才不得不答应见韩信一面。毕竟他就算再遗世独立也是墨家门人,钜子的命令仍要尊崇。

公羊谷本想尽量不说话,然后找个借口就打发韩信走的,却不料韩信一见到他所设计之物便大发意见,一下说这里不对一下说那里不妥,这倒激起了这个老头子的好胜心理,立刻出言反驳。两人就在那争执起来,公羊谷自然不用说,一生浸淫机关术自然通晓极深,而韩信却有着二千年后的耳濡目染,虽然想法看似天马行空荒诞不经,但细细一想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