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算全部占领了这块蛮荒之地,在那里设立了闽中、桂林、南海、象郡四郡,可大秦也此付出了尽二十万士卒的死伤。为了支撑起这么一支规模庞大的军团,秦国不得不征召了近百万民夫开凿灵渠,运送粮草,这也让疲惫不堪的秦帝国陷入了灭顶之灾。
若说始皇帝当年穷兵黩武,所犯最大的一个错误无疑是冒然对百越开战。北驱匈奴尚可以保住北部边疆的安宁,有利于秦国巩固统治,可南征百越无疑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面子工程,最终秦帝国为了他的面子苦尝恶果。
赵佗遵照任嚣的遗命,在听说中原大luàn后果然的封锁北上的道路,同时封锁来自中原的消息,一面引起士卒们的惶恐。另一方面,他设计连连诛杀了桂林、南海、象郡三郡的秦吏,换成了自己的心腹之臣,将岭南三郡牢牢掌握在手中。
后钜鹿之战秦军大败的消息传来,随即项羽叩关而入,胡亥被赵高所杀,赵佗在收到这些消息后便断定秦国已经灭亡了。于是向全军公布了秦国灭亡的消息,他自己则在亲信的拥戴下即位称王,建国号为南越。
流落在岭南的秦人和秦卒听闻秦国灭亡,皆悲歌祭之,以秦礼朝北拜祭故国。因为相隔数千里,又道路断绝,秦人便也死了归国之心,安心在岭南生存了下来。赵佗见此也渐渐放下心来,不再过于苛刻的限制士卒的自由。
可之后的事情却出乎了赵佗的意料之外,秦国非但没有灭亡,反而在咸阳城下大胜项羽,重新夺回了关中之地。赵佗生怕手下的士卒知道了会军心浮动,人人思归,所以才下严令禁止消息传播,敢有犯者杀无赦。同时将北上的栈道全部烧毁,断绝了和楚地的联系。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将士们无法回归故国,那也只能死心塌地的跟着他混到底。他手中掌有四十万进可攻退可守,完全可以割据岭南,做个逍遥王爷。
即便是称帝,也未尝不可!
PS:这段时间工作真的很忙很忙,经常加班到晚上六七点,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电脑前码字,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
呵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就是一边打字一边打瞌睡,都不知道自己手中打出来的是什么东西,我真的就是这种感觉。老是打着盹醒过来时,看见自己手中打出来的是莫名其妙的东西,
很累,可是我还是在坚持,为了自己的理想。
也希望你们能感觉到我的坚持,您的每一个点击,每一张红票,每一个收藏,每一个订阅,都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天道酬勤,但愿吧!
此书是纵横,希望大家能支撑正版,谢谢!
[..]
..
第二百章 南征大军
空气中弥漫着cháo湿的气味,即使是用上好的熏香熏烤,也难以覆盖的住这种挥之不散的霉味。!
百越之地大多属于未开发的地方,多雨林山泽,土人多以渔猎为生。到了chūn夏雨季之时,丛林间便是湿气密布,稍微动弹一下就浑身黏答答的难受。
这也让赵佗感到十分难受,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他年青时受过的刀伤就会隐隐作痛,让他夜不能寐,食不得安。只有用艾草熏之才能稍减疼痛。
赵佗虽为秦将,但并非秦人,他出身于赵地的恒山郡真定县,父辈曾经数代为赵军将领,是个不折不扣的赵人。
少年时代的赵佗刚毅勇猛,武艺高强,深得始皇帝的宠爱。十九岁便获赐护驾御剑随始皇帝出巡,为羽林校尉。羽林军是一支以秦国良家子弟为主的jīng锐之师,赵佗能以赵人的身份而获封校尉,始皇帝对他的喜爱可见一斑。
果不出其然,二年之后,年仅二十一岁的赵佗就被任命为南征军副帅,成为了帝国最具权势的将军之一。当年始皇帝颁布这道任命时朝堂哗然,在秦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年轻就担当如此重任的将军,即使是白起王翦,成为一方大将也是三十岁之后的事情。
面对群臣们的议论纷纷,始皇帝却视若无物。他之所以对赵佗宠幸至此,一方面知道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深层的原因是始皇帝在赵佗身上看见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年轻时候的秦王政喜好击剑之术,一直渴望着能成为赵武灵王那样“集明主和良将为一身”的君主。之后他却不得不放弃年少时不切实际的想法,转而专心待在宫中做一位成功的君主帝王。虽然如今他拥有了整个天下,可心中仍然有着一些遗憾。
而赵佗的出现就变相满足了他对军功的渴望,他想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通过赵佗来实现,所以才将赵佗破格提拔成了五十万南征军的副帅,宠幸如此令满朝大臣动容。
事实也证明始皇帝的眼光并不差,赵佗为将后一直恪尽职守,每逢作战便身先士卒,亲例行为士卒表率。最初的南征军统帅屠睢因为肆意屠杀当地人,激起了越人对秦国激烈的反抗,他本人也在一次伏击中中毒箭身死。
随后越人趁着屠睢的死大举反攻,一时间竟将秦军打的连连倒退,损失惨重。这时候也是赵佗站出来接掌了南征军大局,杀伐果断,迅速集结散布的秦军主力进行反击。这才险险的稳住了南越的局面,击退了越人的反击。后始皇帝遣任嚣为主帅,重新率增援大军南下和赵佗会合,经过十年的经营,这才彻底的平定了岭南。
平心而论,赵佗并不是个不懂知恩图报的人,他对始皇帝的知遇之恩感激无比,只要嬴政一声令下,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去做任何事情,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可惜他的忠心仅仅是对嬴政一人而已,而非对整个大秦。除了任嚣之外,他并不喜欢其他的秦人,对秦国的感情更加无从谈起。
他的父亲曾是李牧麾下的一名都尉,在邯郸之战中北秦军所杀,母亲也死在luàn军之中。他从未对任何人说起过他的身世,包括视若父亲的任嚣。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个孤儿,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孤儿而已。
在得到始皇帝器重后,赵佗曾经将心中对秦国的仇恨深深的埋了起来,士为知己者死,他决心效忠始皇帝,效忠秦国,以此来报答始皇帝对他的器重。但始皇帝的突然去世让他失去了效忠的目标,任嚣临终前的那番话更是让他茫然不知所措。
他一直在犹